诉讼法中的程序规则
『壹』 刑事诉讼法程序价值
程序性正义:认为有三种程序正义。
1. 纯粹的程序正义:
不存在关于结果正当与否的任何标准,一切取决于程序要件的满足,只要游戏规则公正,且被严格守,无论结果如何,都被认为是公正的。如赌博。
2. 完全的程序正义:
存在结果正当与否的独立标准,并且合理的程序总是导致正当的结果。如分蛋糕理论。
3. 不完全的程序正义:
无论程序怎样设计,都可能出现不公正的结果。如刑事诉讼。我们的任务是设计合理的程序,一方面使案件事实通过该程序进能尽可能地查明,另一方面即使事实难以查明,只要该程序本身公正且被严格遵守,控辩双方仍都可以接受。案件事实查明(实体真实实现)之艰难,要求严格遵循合理之程序以消解败诉者的不满,同时使判决得到公众的接受,使法院获得信赖和权威。
这样,程序就具有了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外在价值,即功利价值,作为手段、工具的价值。表现为通过程序惩罚犯罪、释放无辜。一是内在价值,即程序本身是不是善的、理性的,是不是尊重了个体的基本人格尊严。程序正义主要指的就是程序是内在价值。
一旦确立程序规则,就应当遵守,否则应负不利后果(程序法也是法,应当遵守)。美国的《量刑阶段》,我国的重实体轻程序。
“诉讼法乃实体法发展之母体”。早期英国采取“诉讼方式”的程序、罗马法中的“诉权”理论、现在法官实际上的解释法律创制法律都说明程序法具有实体法形成之功能。
事诉讼:私力救济、血亲复仇——国家介入(从消极到积极,从自诉到公诉,由国家暴力取代个人暴力)。
刑事诉讼法: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与宪法联系最紧密。犯罪是个别的、特殊的,而国家的暴政,国家对个人权利的干预和侵犯却可能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不仅背后有国家资源的支持,还难以救济。因此自由主义哲学认为,国家权力的滥用才是最可怕的。宁可遭受犯罪的侵害,也不愿遭受国家的暴政。由此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陪审团制度。
『贰』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包括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包括以下六种:
1、选民资格案件;内
2、宣告失踪或容者宣告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拓展资料: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与此对应的是概念是通常诉讼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与普通程序相对。
普通程序即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一般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即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审理某些类型案件另行规定的程序,案件类型不同,审理的程序也不相同。
『叁』 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管辖程序的规定有哪些
刑诉法中的涉外管辖程序有:
1、中国人在我境内对外国人的犯罪案件,其审判管辖,应当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章“管辖”的各项规定办理。
2、外国人在我境内犯罪,依据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管辖的规定办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犯罪发生后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由犯罪发生后该航空器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
中国公民在驻外的中国使领馆内的犯罪,由该公民主管单位所在地或者他的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由该公民离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三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肆』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回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答第十条 规定,执行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被执行人、利害关系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停止相应处分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申请执行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应当继续执行。
本解释的目的是因为执行异议和申请复议的范围较宽,如果异议审查和复议期间一律停止执行,势必影响正常的执行程序,也难以防止滥用异议和申请复议权。
『伍』 在民法通则中哪些是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
你好,大律师网 相关律师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回序法。
实答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刑法、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等等。
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作为实体法的对称,不能简单地把程序法与诉讼法或者审判法相等同,因为程序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选举规则、议事规则等非诉讼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实体法是规范实体权利义务的., 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权利义务如何实现的程序规范。
『陆』 我国的各项法律中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依据和标准是怎样的
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是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对法的分类。实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权利和答义务或职权和职责为主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指以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者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类是就其主要方面的内容而言,它们之间也有一些交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柒』 简述民法刑法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他们所规定的法律规范有哪些
太多了。民法有,民法总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
刑法有刑法及其修正案。
诉讼法包含三大诉讼法,即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
非讼程序法包含仲裁法
『捌』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是程序规定还是实体规定
一、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是程序规定
二、《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玖』 三大诉讼法关于证据程序规则的比较
在我国,有三大程序法。分别是关于民事,刑事,行政的。他们的名称一般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我国的诉讼程序与广大的中外诉讼程序基本套路都相差无几,仅仅是在一些地方为了适合本国的国情,而约有一些差异。
请看链接
『拾』 我国法律规定的基本诉讼程序
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程序是立案、侦查、起诉、审理、判决、执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起诉、立案、审理、判决、执行。行政诉讼的程序是起诉、审理、判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