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法立法进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了却从来执行不下去,几乎高达99.9%的企业都无视该法律,而劳动者则大
梁慧星说过,目前的劳动法并不适合当今中国社会。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工厂立法 )的形式出现的。
C. 中国劳动法是哪一年成立的
1994年7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内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容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劳动关系调整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和有关安全生产执法主体的法律规定,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执行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时由于《劳动法》颁布时间早,在其后颁布的有关劳动保障法规中的许多规定与《劳动法》冲突,在法律适用上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于两难境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不能落实。因此,急需对《劳动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以适应劳动保障工作发展的需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立法理念完成了什么的转变
摘要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E.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结构 具体颁布时间
你好!深圳市广东维强律师事务所婚姻家庭李浩律师为你解惑:
劳动法律的立法结构: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于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三.地方法规:
四.部门规章:
五.与劳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制订的与劳动有关的且不以部令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文件;
2.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制订的与劳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的与劳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订的与劳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制订的与劳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F. 劳动法立法目的
我国劳动法把保护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回会进步作为立法目的。答
我国《劳动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
G. 中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