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达律师事务所
⑴ 网站大虾擅自关闭网民邮箱是否涉嫌违法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姓名、年龄、职业、收入,甚至血型、医疗记录等个人信息,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商家而言,谁掌握了更多的个人信息,谁就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于是,就有商家不遗余力地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一些靠出卖个人资料赢利的公司或个人也应运而生,买卖个人资料竟然也成了一种新兴行业。
2005年年底,国内多家媒体都报道了“9000万个人信息网上泄露事件”。
在一个自称拥有9000万个人信息、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人引擎”的网站上,只要输入你想搜索的人的名字,用鼠标轻击“搜索”二字,就很可能会查
到这个人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家庭及工作地址、MSN、QQ等联系方式;如果你还想看到更详细的资料,例如婚姻状况、犯罪记录、银行借贷记录、个人财产记录等个人信息,只需再经过手机短信付费一元。
消息传出,网民一片哗然,普遍质疑:“要是有人利用这些私人信息做不法勾当,损害我们的个人利益怎么办?”也有网民说:“这太恐怖了!简直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人群中一样!”
其实,这样的事件并非孤立的个案。网上曾经有个“笑话”,有网友说,只要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登记过你的电话号码,那么这个号码从此就摇身变成“公共资源”了。
2006年8月,一个名为“名片网”的网站在开通不足4个月后就积累了200多万张名片,月点击率在500万次左右,其中收录量高居榜首的是微软公司,多达2500多名员工的联系方式赫然在列,当事人大多数毫不知情。而网友免费查询名片的条件是“上传一张名片可查阅两张名片”。
为鼓励网友上传名片,该网站甚至每月都对当月上传名片数量最大
的网友进行物质奖励,网名为“龙先生”的网友是最近一个月的上传冠军,他上传的名片数量是3317张,为此网站奖给他价值500元的瑞士军刀一把或同等价值时尚SWATCH手表一只。网站负责人表示这种“滚雪球”的方式,将会使“商务沟通零距离”。但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此举实为侵犯个人隐私,不过网民要想维权难度很大,因为不仅受损害程度难以界定,而且很难找到相关证据。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已经刻不容缓
个人信息“失窃”,根本原因在于获取者和倒卖者都有利可图。对于倒卖者而言,这样的生意是“小成本、高利润”;对于获取者而言,信息就意味着客源和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将越来越大,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采取各种正当或者不正当方式获取他人信息,并无所顾忌地使用这些信息。
但是,“我国目前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并不完备,没有一部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实际操作起来也很困难。”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樊迎祥律师说,“像《民法通则》,只直接规定名誉权的保护;《治安管理处罚法》只对发送垃圾短信等类似行为作出处罚;《电信法》中只有涉及电信用户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等。”通过专门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已刻不容缓。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 “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提出要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步伐,通过建立民事补偿机制、实行商家承诺制度等,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加快立法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于2006年就已完成,至今仍未正式颁行。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管理体系,为个人信息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设立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对使用私人信息的社会团体或个人进行严密监管。政府部门、企业或个人要搜集他人信息资源,必须向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获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使用私人信息只能用于某种特定需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更不能用于非法牟利。
——建立民事补偿机制。对因透露隐私信息损害他人声誉的,执法机关可采取包括扣押、查封等措施,以阻止或终止这种不法行为;同时,受害者还可以要求赔偿。
——实行商家承诺制度。设定强制商家服务条款,商家要求个人提供私人信息时,必须在信息表中签字作出保护承诺。
——推行通讯实名制。目前发送垃圾短信主要是通过预付费号码发出的。实行手机、短信实名,可以使接收者清楚谁是发信人。
——对通讯运营商加强监管。促销电子邮件、录音电话、手机短信等要注明来源,并提供“拒绝接收”选项供手机用户选择。
——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民众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提高防范意识。⑤3
相关链接之一
个人信息泄露的三大途径
一是日常登记的信息泄密。市民买车、买房、看病、购买保险、办理证件、进行求职等,都要填写翔实的私人信息。拥有这些信息的单位,是信息“猎手”的重要目标。信息“猎手”或通过人脉关系,或利用对方保密措施不力,甚至采取出钱购买的方式,从信息所有者手中获取私人信息。
二是被各种“圈套”套取。比如有人故意在网上发布求租求购等信息,诱惑人们留下详细资料。另外,以各种名义在街头做问卷调查,以各类中奖骗局套取私人信息等,也是人们应提防的事情。
三是申请邮箱、图片铃声下载、注册进入聊天室时填写的个人信息有可能被泄露。网络上的一些“间谍”病毒,不仅可以收集用户访问过的网站等信息,甚至还可以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⑤3
相关链接之二
国外的相关立法状态
据统计,目前已有近20个国家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把严重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已成为世界性的立法倾向。
美国
美国国会早在1974年就通过了《隐私权法》,这是美国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之后,又有《财务隐私权法》、《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权法》等不断补充进来。除此之外,美国各州还制定了一些保护本州公民隐私的细化法律。
针对信息安全事故的增多,美国近年来也开始从技术规范上强化个人信息的监管和保护。2008年1月1日生效的马里兰州《个人信息保护法》就作出明确规定,那些持有消费者或客户信息的商业机构或非营利机构,必须维持“适当水平的安全措施”,以防信息泄露。所谓“适当水平”,是指视机构规模和信息类型而应该具备的不同级别的安全措施。例如,大型公司储存大量消费者金融信息,就必须设置最高级别的安全系统。
德国
德国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0年德国黑森州就颁布了德国首部地方性《数据保护法》,从而也在全球开辟了一个新的立法领域。1977年和1981年,适用于德国联邦政府层面的《联邦数据保护法》和所有州政府层面的《州数据保护法》先后出台。1983年,立法机关又全面修订了当时的《数据保护法》,提出了"信息自决权"概念,即个人原则上有权自主决定个人信息的透露和使用。进入新世纪后,德国立法机关为适应时代变化,又相继于2001年和2006年根据欧盟的新规定再次修订了《联邦数据保护法》。
英国
198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数据保护法》,并于1998年对该法案进行修订。此后,英国陆续通过了《调查权法案》、《通信管理条例》和《通信数据保护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此外,英国贸工部和计算机协会还制订了专门的信息安全认证计划,得到了全球主要软件商的承认。
日本
作为日本保护个人信息的根本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05年4月生效。这部法律将保有5000份以上个人信息以备业务所需的企业或团体称为个人信息处理单位,规定这些单位必须通过正当手段获取个人信息;而且,在获取个人信息时要告知当事人收集信息的目的。个人信息处理单位有义务采取必要且适当的措施,防止掌握的个人信息泄露、流失或毁损。一旦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故,个人信息处理单位必须采取适当的对策,否则将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日本国家行政机关、独立行政法人和地方公共团体还制定了多项法律和条例,为个人信息保护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如:对无正当理由或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提供、盗用、滥用以及为业务以外目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必须处以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⑵ 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与河南力天律师事务所哪个好的
河南省律师事务所规模排名:1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省直) 2 河南金博大律师内事务容所(省直) 3 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省直) 4 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省直) 5 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市直) 6 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市直) 7 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市直) 8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市直) 9 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省直) 10 河南世纪通律师事务所(省直)
选择律所首先看规模,律所的性质,只有聚得住人才的律所才是好律所,其次看专业领域,你案子是哪方面的,然后看律师水平,例如:职称和办案经验。
⑶ 河南律师事务所排名,做企业服务的,企业重组并购,股权风控等方面的。
郑州市 最好的律师事务所:千业律师所 千问律师所 天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