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法律服务方案
㈠ 房地产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
房地产行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2014年是房地产服务金融的开局之年年。房地产从来和金融紧密关联,但是在这之前,房地产金融跟买房人投资人相隔甚远,所有的金融都是为开发商的投融资服务,各种私募、基金的解决对象都是开发商,没有普惠到更为广阔的普通人。如果严格区分的话,此前一直都是开发商金融,不足以称为房地产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服务业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世联地产、搜房网、乐居、平安好房,甚至包括链家、我爱我家等地产中介都开始研发了针对买房人的金融产品。首付贷、房金所等更为灵活的资金筹集方式将金融服务更为落地。据说2014年7月成立的以P2P方式解决购房消费需求的“房金所”截至目前累计成交总额突破1.4亿元,为用户累计赚取总金额近300万元。
以前以“高富帅”为服务对象的金融行业,也更加平民化、普惠化。这是未来金融行业的趋势,也是房地产金融领域的方向——解决行业的所有链条的需求,既要TO B,也要TO C;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可以服务高净值人群,也可以服务中低净值人群。
行业内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从业者一直认为房地产是个一次性的行业,买房人买完房,服务宣告结束。周忻的房产服务大局,为所有的房产服务者诠释了另外一个可能——房产服务是终身的,五年前买房的人,五年后有换房需求,换房之后他们的财富积累会加速增加,他们的房产和财务增值需求增强。牢牢把握这些人,可以做一辈子的生意。
据说周忻的下一步,将会把金融服务引入到他的社区互联产品“实惠”当中。这也就意味着,从买房服务到生活服务,易居的金融产业链似乎很完整,未来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可能是一个服务行业的“易居帝国”。
房产行业的一致观点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黄金十年过去,在即将到来的白银十年,房地产从卖方需求变为买方需求。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服务的价值会更加凸显,而金融说到底也是一种服务。这个服务,未来面对的是越来越广的受众群体。
数天前,平安好房针对二手房推出新产品“e房钱”。背靠财大气粗的平安集团,平安好房的“e房钱”业务可谓无法敢模仿——二手房卖家将房子挂牌给平安好房,经过审核后卖房者在挂牌当天就可以拿到最高30%的总房款。马明哲为这个新产品给平安好房投入了两百亿元。
平安好房页面显示,e房贷目前已经批复136起申请。传统的房产网站的二手房业务产品大多将产品针对二手房买家和经纪人,e房贷则将产品对准有换房需求的卖家,而在一线城市,这类人群基数很庞大。目前该产品尚在上海试点,未推行开来。
平安好房的模式实际上是个典型的金融产品。通过解决二手房卖家的资金需求,以获得电商的服务费为回报。在整个环节中,从经济利益上来看,最为受益的是未成交卖家,相当于免息使用了90天的房款资金。
实际上,如果按照正常成交来算,0.9%的服务费对于卖家来说也不菲。以一套成交价400万元的房源计算,这个费用为3.6万。使用e房钱产品能优先获得最多120万元90天的无息房款,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卖家以3.6万元换取120万元90天的贷款,相当于以年息12%获得了一笔贷款。这对于急换房的卖房人来说,这笔成本不算高,但也不低。而对于平安好房来说,相当于做了一个12%的固定收益的投资。
当然,获得可预见的投资收益并非真正目的。在其他房产互联产品争夺经纪人的时候,平安好房争夺的是真实的买房人和卖房人。牢牢把握了这个人群,相当于把握了产业链条的最基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