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玉律师
㈠ 山东志城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山东志城律师事务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山东志城律师事务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急求有关修志的名言!
志当存高远。
君子忧道不忧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㈢ 修志是什么样的志,有什么影响没有
你好;你是说地方上的县志办公室吧,那是专门记载本地方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历史上的记载,有时经过调查有些事件要从新修订。好吧。
㈣ 有修志任务的部门是哪些部门
很多地方成立了地方志办公室。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条例。
㈤ 北京津志律师事务所电话
可以查询一下北京律师协会问询津志律师事务所电话或者拨打北京114查询一下!
㈥ 律师事务所挂什么字画 励志对联
上联:懂程序释条文擅长分辨是非
下联:讲法律助诉讼拿手冤案昭雪
横批:法理纵横
㈦ 高志胜律师今出狱是真的吗 他回到家里了嘛 身体状况如何
高智晟律师,金厨余是真的吗?他回到家里了吗?身体状况怎么样?我觉得高智晟律师如果真的出狱的话,他一定是会回到家里,他的身体状况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㈧ 陈光武的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光武 1952年生于山东省郯城县,汉族。中国当代知名刑事辩护律师。现任山东晨浩律师事务所主任,山东临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08年入编《中国刑辨大律师》 。陈光武律师读初中时文化革命开始,学业中断,便随父学医。1972年参加山东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兵团撤销后留兵团所在的国营苍山农场子弟学校任教。1982年参加中央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5年毕业。1983年自修法律,1986年通过山东大学自学考试法律专科毕业。同年,参加全国首届律师资格统一考试获律师资格,后续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本科学历。1983年调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分校任教。先后从事哲学、逻辑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
1983年开始从事兼职律师工作。1990年辞去电大教师工作,从事以刑事辩护为主的专职律师工作至今。
陈光武律师早年工作的山东省苍山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1987年,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县领导片面提倡、扶植大蒜的种植,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忽视了市场的调查和调控,从而导致蒜苔大量滞销。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成百上千的农民冲击了县政府的苍山蒜苔事件。陈光武律师参加了数名被告人的辩护。庭审中,陈律师不仅为被告人提供了全面、深刻的辩护,而且指出县领导的官僚主义是导致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此观点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农民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评论,指出官僚主义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国务院因此发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教育活动。在此事件中,县委县政府数名主要领导受处理。从而引发了政府职能、作用如何调整以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讨论,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陈光武律师对蒜苔事件的辩护,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998年6月,中央电视台两次曝光山东省临沂市种子站出售假玉米种子,导致大面积玉米减产的“假种子事件”。引起当时的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总理关注。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的吴官正同志亲自过问。之后,临沂市种子站两名主要领导被抓,检察机关以销售伪劣产品罪提起公诉。一审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陈光武律师在该案的辩护中,为了弄清假种子的范畴和新陈种子是否可以混掺销售问题,先后走访了山东省农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等单位,咨询了众多专家学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件。广泛的调查后,陈光武律师向中级法院提出了“临沂市种子站经营的玉米种是将新陈种子混掺后的种子,与假种子、伪劣种子不是同一概念,新陈种子混掺只要达到《种子管理条例》规定的标准,即可以销售,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最终临沂市中级人法院采纳了陈光武律师的辩护意见,对两位被告人宣告无罪。该案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制定和种子管理法规的完善。
陈光武律师先后在国内有影响的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论涉林案件的司法避让》一文在《山东首届律师论坛》获奖,被收入《中国当代思想宝库—法律卷》。《息诉止争 律师岗位接访大有作为》获“第二届山东律师论坛”二等奖。多件经典案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㈨ 在“玉斧修玉”这个成语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典故呢
㈩ 古代哪些人才能修志
一般是地方官员组织文人编写,因为对于地方行政官吏来说,志书是施政必备之书,正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所以古代地方官吏很重视修志,另一方面修志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也只有官府有这样的人力物力
主体类型主要是按行政区划而定,全国性的叫“一统志”,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省的叫“通志”,如《河南通志》等;州、府、县、乡、镇也各有州志、府志、县志、乡志和里镇志;此外还有卫志。关志。盐井志、土司志等。支流类型就自然对象分,则有山志、水志、湖志、塘志、河阐志等;就人文对象而分,则有书院志、古迹志、寺观志、游览志、路桥志等,另外记一方之琐闻、轶事,也兼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杂志也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