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律师
❶ 关于医疗事故委托律师事务所
律师是为委托人的利益
一般不会损害委托人
律师是法律工作者,如果担心有不妥之处,你可以请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律师
需要先做医疗事故鉴定,到法院就要做医院是否存在过错的鉴定
❷ 医疗事故处理请律师费用是多少
我国为方便当事人诉讼,降低诉讼费用,重新出台了版《诉讼费缴纳办法》,医疗纠纷案权件根据诉讼请求的赔偿数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❸ 好律师—哪些情况属于严重医疗事故
1、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是经过卫生机关考核、批准和承认的,有相应原资内格、职称和职容务。
2、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必须犯有医疗过失。
3、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服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
4、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必须符合国务院1987年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
5、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❹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擅长这类的律师有哪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事故赔偿范围及标准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第五十条)
❺ 有没有专门打医疗事故,医疗过错官司的律师
医疗官司并不是一定要请律师的,如果案件简单的话就不需要聘请律师了,当事人自己内应诉也可容以。
对于医疗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法律并没有专门规定,只要有律师执业证的律师都可以接这类案件,只不过医疗纠纷涉及到专业性知识比较强,有些律师比较擅长这方面的案件处理。
❻ 北京最好的医疗事故律师
北京打医疗官司最好的律师是谁
❼ 寻找医疗事故方面的律师(急)
医疗事故,每年涉案的不在少数,且这方面的律师很少,因此,专业主攻医疗方面的律师,前景非常的好。
你是从事医疗的,对这方面更擅长。
❽ 医疗事故律师咨询
既然来人没了,就抓紧时间复印病自历。然后拿着病历找专业医疗过错鉴定机构的专家先看一下病历,初步判断一下院方是否构成医疗过错,如果构成医疗过错,再拿着医院的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等到法院立案,起诉医院医疗过错。嫌起诉一部分,然后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待出来鉴定结过后,根据鉴定结果变更诉讼请求。
只要医院有过错,按照正常法律程序走,胜诉的可能性很大。
❾ 发生了医疗事故 想找资深的律师
医疗事故必须是治疗结束后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根据病员受损害的程度和《侵回权答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条规,进行医疗过错参与责任度鉴定和因果关系等级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