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师法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抄律师法》是为了完善律师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Ⅱ 新《律师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内容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十八条第三项修改为:“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原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
(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十八条第三项修改为:“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原规定:
第二十八条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小结:增加了对律师代理权限来源的规定,这本来是实践中通行的做法,只是技术上的完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二、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原规定:
第三十一条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小结:这一修改体现了司法理念的进步,强调了程序权利的重要。律师真正的专长其实就是的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方面,不仅是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也是如此。
三、将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有权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原规定:
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
小结:此处修改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律师工作的位置前移是有关的。后一处修改强调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技术性完善,也是理念进步。
四、将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律师担任辩护人的,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原规定:
第三十四条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小结:此处的修改让人担心,相比修改前,修改后的法条似乎是律师的权利似乎是萎缩了,曾有人担心,法检的人员可能会以此不让律师复印有关诉讼文书。但是如果不对照的话,这种的修改的问题似乎并不是太大,对于律师来说,完全可以主张说只要是案卷中有的材料就可以依法调取。
五、将第三十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律师在参与诉讼活动中涉嫌犯罪的,侦查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被依法拘留、逮捕的,侦查机关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该律师的家属。”
原规定:
第三十七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
律师在参与诉讼活动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拘留、逮捕的,拘留、逮捕机关应当在拘留、逮捕实施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该律师的家属、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以及所属的律师协会。
小结:是技术性的完善,也是对律师的保护措施的完善。这意味着当司法机关认为律师涉嫌犯罪时应首先通知律师和律协,先斩后奏的做法不合法了,律师多了层保护膜。
六、将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原规定:
第三十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小结:此处修改是一种进步。律师在代理民事案件中的很多做法都要危及其他主体的财产,能说这是犯罪吗?但按照旧条文的字面规定,这可是涉嫌犯罪了。旧条文实质是把律师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规定得过度机械化了,律师当然维护社会的公正正义,我们每个公民也都有义务维护,但是这种维护是通过以合法方式维护己方的合法权利来实现的。如果律师拿着自己委托人的代理费,心理却总是想维护相对方的利益,这只会带来社会的更大混乱。
Ⅲ 中国哪些职业有它的代表法律比如律师法对应律师职业。
公务员有公务员法、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有八项禁令、
Ⅳ 中国律师从法律系毕业后,要经过怎样才能成为具有独立能力的律师
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考试,考过法考后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还必须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才能拿到证。实习必须有师傅带,因为拿律师职业资格证前还要考核,其中一项就是跟师傅做过几个案子,师傅还要给你签字
Ⅳ 律师是都要把中国法律都背下来吗
每个律师都有他擅长的方面,譬如说,一个案子牵扯到刑事案件,精通刑法的小王就会被派出去接这个案子;一个案子牵扯到民事诉讼,那么精通民法的小刘就去接这个案子……
Ⅵ 新中国第一部律师法于哪一年开始施行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是为了完善律师制度,规范版律师执业行权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由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后经过三次修订,分别是:
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第1次修正;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第2次修订通过,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6号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4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第3次修正)。
Ⅶ 中国的律师有分类吗
1、当然有非讼和诉讼之分啊~
2、律所对学历的要求要因所而异,有的所重视能力不重文凭,只要本科就行了,有的所为了有更多的优秀人员所以会对学历有一定的限制,但一般都是在刚进的时候吧,进去以后就无所谓学历了,都是看能力的,而且客户请律师的时候也是首先考虑能力吧,如果非常有本事,人家还管你什么文凭么。。。
3、非诉的律师有啊,有很多~有的律所专门做非讼的,有的律所非讼和诉讼都有~
4、非讼的律师从事的工作就多了去了,通俗一点讲,不用上庭的食物都是非讼事务,但大家现在所讲的非讼事务一般是指企业上市啊投资啊并购啊等,具体说起来的话就更多了,我把你下一个问题回答完了以后贴在后面哈~供你参考~
5、一般来说,对非讼律师没有通过司法考试、拿律师执业证等要求,但是现在做非讼业务的越来越多,竞争也蛮激烈的,所以如果你想做非讼律师的话,还是给自己几个硬一点的加分项,司考通过,在律所实习过,在学校的时候参加过相关项目,等等。想毕业的时候进律所或者好一点的公司做非讼业务的话,至少要在大学期间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去律所或公司法务实习,或者你在学校里做这方面的项目,等你毕业的时候简历上有很漂亮的关于非讼的经历,那应该还是蛮有竞争力的,就可以去律所或者企业就业啦~
附:非诉讼律师事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及私人法律顾问事务。
(一)企业常见法律问题的咨询和建议。
(二)企业员工个人涉及法律问题的咨询和建议。
(三)参与起草、修订企业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的管理与使用。
(四)参与合同谈判,制定谈判策略与方案,起草和审定商务合同。
(五)参与起草、修订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招聘、培训、福利等劳动人事管理。 (六)参与起草、修订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杜绝财务管理的漏洞。
(七)参与起草、修订企业仓储、物流管理制度,压缩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八)为企业起草其他规章制度、条例或法律性文书,以起到增强企业本身素质、使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要求、内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的作用。
(九)为企业起草、审查经济合同、劳动用工合同,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
(十)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法律辅导,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十一)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律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保障企业规章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十二)对新注册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企业章程等法律文件进行起草、审核。
(十三)对企业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核,为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律师建议。
(十四)对涉及企业工商管理和税收法规等法律事务提供指导。
(十五)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重大项目进行法律分析论证。
(十六)列席企业董事会,对董事会议议题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十七)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包括董事会结构、股东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的合法性提供律师建议。
(十八)参与企业的合并与分立活动,对其法律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论证,具体的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订,参与整个活动的谈判和监督执行;
(十九)参与企业招标投标活动,参加项目谈判,对招标投标活动出具法律意见书以及制作项目标书;
(二十)参与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资产重组,出具法律意见书和起草、审核相关法律文件; (二十一)参与企业收购与反收购,配合企业进行法律论证分析,起草审核相关法律文件并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二十二)参与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设计投资方案,协助寻找投资机会和投资伙伴; (二十三)参与融资租赁、资产转让等其他重要经济活动,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二十四)业务企业的资信调查;
二、提供法律咨询。
三、代写法律文书。
(一)代写民事诉讼类各种文书:如民事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民事上诉状等等法律文书。 (二)代写刑事诉讼类各种文书:如辩护词、刑事申诉状、刑事自诉状等等法律文书。 (三)代写行政诉讼类各种文书:如行政起诉状、代理词、行政上诉状等等法律文书。 (四)代写非诉讼法律事务所涉及的各类文书:如起草合同、起草公司章程、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等法律文书。
四、对某项法律事件或行为进行见证。
(一)起草、审查公司在合并、分立、破产、投资、租赁、资产转让及招标、投标、商务仲裁等事务有关的法律文件,并根据需要出具律师见证书。
(二)为借贷合同、赠与合同等双方签订合同的真实性予以证明,并根据需要出具律师见证书。 (三)为委托人立遗嘱的真实性予以证明,并出具律师见证书。
五、代理商标法律事务。
(一)接受公民或法人的委托,代理公民或者法人向商标事务所申请注册商标、认定驰名标等。 (二)接受公民或法人的委托,代理办理商标转让、商标买卖。
(三)接受公民或法人的委托,代理相关商标权属争议,协商解决纠纷。
六、代理企业设立法律事务。
(一)为新成立的法人提供法律师咨询,代理起草、审核工商登记资料。
(二)代理新成立的法人起草公司章程、公司管理条例等内部规定制度等材料。
(三)为新成立的法人提供其他法律服务,规避风险。
八、代理合同谈判与签订。
为公民或者法人在签订合同或商务谈判时提供法律帮助,预防风险。包括起草相关合同、磋商相关争议、审查相关合同等法律事务。
九、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出具法律意见书或法律建议书。
(一)审查当事人提供的合同或者协议书,并提供书面的审查意见。
(二)审查当事人提供的法律文书(如:民事起诉状等),并提供书面的审查意见。
(三)审查当事人提供的其他涉及法律知识的材料(如:遗嘱、标书等),并提供书面的审查意见。
十、代理陪购买楼、转让房产。
接受当事人的委托陪当事人购买房屋、审查房屋购买合同,及代理当事人办理过户、办理产权证、交纳税费等相关事宜。
十一、其他适合律师代理的无争议的非诉讼法律事务。
当然还有一些陪同客户谈判啦之类的,只要涉及法律,不用上庭的,都可以算是非讼吧~这种一般不需要律师证,但其中牵扯到一些调资料啊之类的事情还是要有律师证的,所以还是有律师证比较好~
Ⅷ 新中国第一部律师法于哪一年开始施行
1997 1996年5月15日 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律师法典——《中华人民共版和国权律师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是为了完善律师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由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