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办法

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办法

发布时间: 2025-05-13 18:16:07

㈠ 重庆市司法鉴定条例(2007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以及诉讼需要进行的会计、事故、资产、价格、产品质量、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等鉴定。

本条例所称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是指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条件,经向市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并获得登记,有资格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第三条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市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登记管理和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

侦查机关因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其监督管理由侦查机关自行负责,但其设立情况应向市司法行政部门备案。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为全市司法机关的鉴定技术顾问,对司法鉴定中的重大疑难技术问题和鉴定争议提供咨询意见。

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经验丰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

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管理、运行规则等,由市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五条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第六条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开展司法鉴定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第七条司法鉴定活动实行回避、时限、责任追究制度。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提供所持司法鉴定资料。

与司法鉴定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司法鉴定工作。第九条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实行司法鉴定援助。

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需要司法鉴定援助的,由市司法行政部门参照《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二章鉴定管理第十条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登记、备案、名册编制和公告工作,负责对登记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资质和诚信评估、教育培训等项管理工作。

前款规定的有关工作,市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区县(自治县)司法行政部门办理。第十一条司法行政部门对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就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的投诉举报,应当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第十二条司法鉴定实行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市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市司法鉴定行业协会依法开展活动。第十三条市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市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关于司法鉴定的收费规定制订实施办法和具体标准。第三章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第十四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设立鉴定机构,或者本条例第三条第三款规定以外的鉴定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范的名称和鉴定场所;

(二)有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的资金;

(三)有明确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四)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仪器、设备;

(五)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六)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鉴定机构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第十五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登记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一)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二)受过开除公职处分;

(三)被司法行政部门撤销司法鉴定人登记;

(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㈡ 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2015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依法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和其他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活动。
法律服务机构是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机构。
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法律援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建设,加强法律援助基础设施、工作站点和队伍建设,建立法律援助责任考核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管理和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法律援助机构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做好与法律援助有关的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法律援助社会公益宣传。第五条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专线咨询电话、网上受理等工作平台,建立异地协作机制,为受援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接受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的监督、指导。第六条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考核机制,通过案卷评查、质量评估和受援人回访等方式,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第七条依法设立的法律援助基金会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法律援助事业的捐助,向社会公开捐助资金使用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法律援助事业。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围和形式第九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劳动争议请求给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
(六)因见义勇为或者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依法主张民事权益的;
(七)因交通、工伤、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八)因婚姻、财产纠纷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十)因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等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律援助事项。
公民可以就前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代书、公证、司法鉴定。第十条在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二)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三)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四)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第十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下列情形之一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自发现该情形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所属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聋、哑人;
(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㈢ 法律免费咨询电话

法律分析:123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是司法行政部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措施。 群众只要在各地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辖区内任何法律援助机构,进行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监督等法律服务。使各地分散 的法律援助电话升级为统一的法律援助热线,真正实现法律援助就在群众身边。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12348中国法网建设指南》第三条第四款: 办事服务,社会公众可根据需求在线提交申请,获得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可实现在线办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服务、律师服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服务事项。(1)法律援助。社会公众在注册登陆后,填写真实身份信息、地址信息、有效联系方式、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核实申请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的给予答复并说明理由。(2)人民调解。网上预约人民调解,通过网络提交调解申请,人民调解组织收到申请后,可对适宜调解的申请事项进一步调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上或线下调解。(3)司法鉴定。网上预约司法鉴定服务,司法鉴定机构收到申请后,联系申请人按规范流程委托开展司法鉴定。(4)公证服务。网上预约公证服务,在线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等,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事项,对证据材料等进行初步鉴别,联系申请人约定时间在公证机构进行办理。(5)律师服务。通过在线法律咨询,用户可根据律师的解答情况及信誉情况,在线选择合适的律师进行委托。(6)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现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线报名、打印准考证、查询成绩、网上申请法律职业资格、预约领取证书及证书信息查询等功能。

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法律援助条例》办法

第一条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确定的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专门机构。

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公民依法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第四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法律援助提供组织保证,并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五条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予以协助。第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捐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第七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三)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请求维护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请求享受工伤待遇的;

(八)请求维护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九)请求维护因家庭暴力导致家庭婚姻纠纷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十)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

(十一)与公民基本生存条件密切相关且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确需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第八条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经济困难:

(一)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五保户、贫困户以及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接受生活救济的;

(三)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其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应当载明申请人家庭人口、劳动能力、就业状况、家庭财产、家庭月(年)人均纯收入和来源、生活变故及社区居委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对其经济困难是否认可等详细情况。第九条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三)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代理;

(四)行政复议、仲裁;

(五)办理公证证明、司法鉴定;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第十条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经济困难的证明;

(三)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第十一条公民就本办法第七条第(一)、(二)、(三)、(四)、(五)、(六)项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提出申请;就第(七)、(八)、(九)、(十)、(十一)项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向有关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第十二条刑事诉讼中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和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刑事诉讼中符合《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情形的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第十三条法律援助机构自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说明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第十四条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和审查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近亲属;

(二)与申请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受理和审查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的回避,由本人或者申请人提出,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决定。

㈤ 工伤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怎样申请

法律分析:当事人需根据鉴定意见决定是否通过诉讼主张权益,且该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受援人在主张权益过程中,确需通过司法鉴定取得相关证据的,可以向同一法律援助机构另行申请司法鉴定法律援助。

实践中工伤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还没有打官司,准备鉴定了伤残程度之后,确定赔偿标的额,为之后通过法律援助打官司找个依据的;另一种是,已经在维权过程中了,但之前没有做过鉴定,或者需要重新鉴定的。

法律依据:《法律援助条例》

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第十一条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㈥ 如何申请司法鉴定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条件

1、符合《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公民,如有法律上的需要,可以申请司法鉴定援助,并获取免费的司法鉴定法律咨询服务。
2、如果受援人通过公、检、法等机关、仲裁机构或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委托进行司法鉴定,并且无法承担鉴定费用,且符合《条例》规定,就有资格申请司法鉴定援助。
3、司法鉴定援助的具体范围,应以《国家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名册》及司法鉴定业务项目《公告》为准。
4、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情况,援助人应填写《司法鉴定援助审批表》,通知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安排预约时间,并提交必要的司法鉴定材料。
5、对于某些虽然不符合援助条件,但涉及社会稳定且情况紧急的案件,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科、司法鉴定人协会联络处可以上报给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经核准同意后,也可以提供援助。
6、司法鉴定援助工作由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科、司法鉴定人协会联络处负责,实行统一受理和审批流程。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如果被告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被告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热点内容
投诉法官有啥后果 发布:2025-05-13 21:44:51 浏览:725
法理学属于法社会学 发布:2025-05-13 21:44:49 浏览:240
洪山区人民法院彭法官 发布:2025-05-13 21:30:44 浏览:204
社会与法荒唐的七年 发布:2025-05-13 21:29:13 浏览:524
2014最新行政诉讼法 发布:2025-05-13 21:27:55 浏览:744
北京陈磊律师 发布:2025-05-13 21:25:43 浏览:839
园林绿化与养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3 21:23:33 浏览:145
法律援助是那个部门管辖 发布:2025-05-13 21:13:44 浏览:372
最新版劳动法下载 发布:2025-05-13 21:09:15 浏览:711
法律援助指派函 发布:2025-05-13 20:50:18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