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322条
① 刑法第322条并处罚金为多少
这个我来回答你,刑法第322条,偷越国边境罪,违反国边境法规,偷越边境,情版节严重的,处一年权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根据公安部,的立案标准,读他人偷越边境,一次组织20人到50呀!读他人偷越边境3到4次的,造成重伤1-2人的,违法所得5到20万的,将成为有严重情节?至于罚金是多少?根据你的,违法所得,来定性,没有具体的确定
② 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一定要死吗为什么有的杀了人就判了几年就出来了啊!
根据刑法第322条规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下有回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答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只有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或有期严重情节的才会判死刑,至于那些判几年的,是情节轻的,如防卫过当杀人、帮助自杀等!
③ 非法越境罪怎么定罪
我国刑法没有“非法越境罪”,只有“偷越国(边)境罪”。我国刑法规内定,偷越国(边)境情况严容重的才构成偷越国(边)境罪。构不成犯罪的会被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一、《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偷越国(边)境罪】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 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偷越国(边)境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④ 刑法修正案8第322条
该条没有修订。
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偷越国(边)境罪】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共计451个。
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1次会内议讨论容,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确定了413个罪名,并于12月16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刑法经过八次修正,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罪名达到451个。
⑥ 中国普通工民偷度到外国打工被遗送回国要受到处罚吗
情节严重,偷复越国(边)境罪制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322条:偷越国(边)境罪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根据2002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运输他人偷越国(边)境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结实》中第5条,偷越国(边)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322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1.在境外实施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的;
2.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的;
3.拉拢、引诱他人一起偷越国(边)境的;
4.因偷越国(边)境被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偷越国(边)境的;
5.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只要不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不会很重,但如果是组织者,那就很重了刑法第321条是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其中处罚是5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偷越国(边)境罪只是1年以下。
⑦ 请问,办理假护照被海关抓了,是什么罪
对违法获取和使用护照,情节较轻的,会受到行政处罚。我国护照法和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对护照的颁发、管理、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相关违法行为也规定了详细的罚则: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的;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或者出售护照的;持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护照或者冒用他人护照出入国(边)境的;伪造、涂改、冒用、转让出境、入境证件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依据相应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根据不同的行为方式,可以没收所持有的护照、罚款直至行政拘留。
对违法获取和使用护照,情节较严重的,分不同情况,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1、以非法手段获取相关机关颁发的合法护照的:因在办理签证过程中需要提供部分证件或材料,一些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提供,为了能够顺利办理签证,采用伪造的手段,可构成刑法第280条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第177条的伪造金融票证罪等罪名。
2、获取非法护照后进行使用的:个人不管以何种途径获得非法(如他人遗失、被盗或伪造的)护照,只要有证据证明其冒用他人护照或使用虚假护照出境的,可构成刑法第322条的偷越国(边)境罪。
3、向他人提供非法护照和出售护照的: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向他人出售出入境证件的,可构成刑法第320条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出售出入境证件罪。
4、个人购买非法护照的:个人购买伪造的护照的,即便没有使用,也构成刑法第280条的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⑧ 俄罗斯联邦刑法第2部第322条是什么内容
禁止在食堂内喝格瓦斯。
⑨ 偷渡到澳门什么罪名带的钱怎么处理会被没收吗
被禁止入境肯定犯过事。被抓到要上法院罪加一等。
⑩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十三条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5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7次会议、2012年8月2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2年12月26日
法释〔2012〕22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2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7次会议、2012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7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第四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
(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五条多次行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行贿数额处罚。
第六条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与行贿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第七条因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而破获相关受贿案件的,对行贿人不适用刑法第六十八条关于立功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单位行贿的,在被追诉前,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主动交待单位行贿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受委托直接办理单位行贿事项的直接责任人员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自己知道的单位行贿行为的,对该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八条行贿人被追诉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九条行贿人揭发受贿人与其行贿无关的其他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依照刑法第六十八条关于立功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十条实施行贿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因行贿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
(三)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而行贿的;
(四)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五)其他不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具有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十一条行贿犯罪取得的不正当财产性利益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予以追缴、责令退赔或者返还被害人。
因行贿犯罪取得财产性利益以外的经营资格、资质或者职务晋升等其他不正当利益,建议有关部门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二条行贿犯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的,应当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三条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被追诉前”,是指检察机关对行贿人的行贿行为刑事立案前。 法国刑法典对行贿罪和受贿罪规定的刑罚就完全相同;意大利刑法规定:对受贿者的刑法,同时也适用于向公务员或受委托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给予或者许诺给予钱款或其他利益的人。
《西班牙刑法典》第四百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任何以赠品、礼品、承诺或者应答等方式腐化或者试图腐化当局或者公务员者,除不给予停职处分外,与受贿公务员者的处罚相同。”
意大利对于贿赂罪的解释和处罚在刑法中作了一些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第317条:索贿罪,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滥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或者第三者索取金钱或其他利益,将被判处4至10年徒刑。
第319条:受贿罪,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反职责规定或失职渎职,为自己或第三者收受不应该的金钱或其他利益,或已经接受许诺,将被判处2至5年徒刑,情节严重的,还可处以更长的刑期。
第321条:行贿罪,符合第319条规定的情形,向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和受委托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的任何行贿者,也将处以刑罚。
第322条:教唆行贿罪,符合第319条规定的情形,如果行贿者的贿赂未被接受,行贿者也将被处以刑罚。
第322条再补充条款:第317至322条有关规定也适用驻意大利或在意大利工作的国际组织、欧盟机构及成员国和其他国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