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网考案例选择题
⑴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题,考试要用的!紧急!感谢!
(一)(1) 8月1日传真是:要约
(2) 8月10日回电是:反要约
(3) 11月5日提货通知是:就是提货通知
(4) 11月8日电传是:要约拒绝
(5)成立合同的要约是8月10日(回电)
(6)成立合同的承诺是11月8日
(7)接(5),A公司应支付的合同价格是每吨800美元(反要约时的价格)
(二)变更为非实质性变更,根据《公约》规定:“若受盘人在表示接受时,对发盘内容提出某些非实质性的添加、限制和更改(如要求增加重量单、装箱单、原产地证明或某些单据的份数),除非发盘人再不过分延迟的时间内表示反对期间的差异外,仍可构成有效的接受,在此情况下,合同的条件就以该想法盘的条件以及接受中所提出的某些更改为准”因此合同仍然成立。(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四)(1)《海牙规则》要求承运人在整个航程过程中是否均应该尽到使船舶适航的责任?为什么?
是。《海牙规则》第三条规定:1.承运人须在开航前和开航时克尽职责:
(a)使船舶适于航行;
(b)适当地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供应船舶;
(c)使货舱、冷藏舱和该船其他载货处所能适宜和安全地收受、运送和保管 货物。
2.除遵照第四条规定外,承运人应适当和谨慎地装卸、搬运、配载、运送、 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货物。
不可以,承运人没有可尽职责使船舶适航。
⑵ 商法案例题
在第四抄卷。
国家司法考试袭主要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
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在民族自治地方组织国家司法考试,可以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试卷进行考试。
试卷一
综合知识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
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
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
民商事法律制度
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
实例(案例)分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⑶ 两道关于商法的案例题,求大神详细解答
依照1993年公司法合同有效,损害赔偿难,无明确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该法律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没有规定。因此这个案件按照93的公司法,依照民法通则第43条,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李振东和银行之间设定的抵押担保是合法有效的。
其他股东的赔偿只能通过民法通则第66条按照类推适用原则来确定李振东对其他股东的损害赔偿。
根据2005年的公司法该抵押合同仍然有效。损害赔偿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 50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由于公司法第105条,公司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就上述事项进行表决。李振东没有通过股东大会擅自签订抵押担保。银行作为第三人很难知道对方是否有权限,在这里作为善意相对人。所以合同仍然有效。但是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第20条第1款和第2款要求李振东个人承担滥用权利而带来的损害赔偿。
参见:2005公司法
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二,依照上面的提供的分析方式自己试一试。只要答案可能对您的考试并无裨益。
⑷ 商法案例题,请教大家!!!
以该车出资肯定是符合规定的.
如果是现状,即车辆还在股东名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向法院申请保全该财产的,因为该财产从登记情形看是在第三人名下.
公司股东的辩解无依据.因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以实物出资后除了交付使用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办理相关财产转移手续,即变更登记手续的(如房产,车辆等).股东未办理过户手续本身就违反了公司法规定,不可能再以此作为理由抗辩.
至于股东所称只承担有限责任是要以出资到位为前提条件啊,出资都不到位,何谈股东有限责任之说?债权人可以将股东追加为案件的被告人,这样就可以保全该车辆了.这个依据是新公司中才有的规定.即新公司二十条,国外也称揭开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
下面是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新公司法的相应规定: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⑸ 商法案例分析题
1.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回额显著低于公司答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董事会决议是正确的。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一)对内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二)对外转让
1、有约定按约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没有约定按法定:
(1)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大于1/2)同意。
【注意】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股权无需经过股东会作出决议。
(2)表示同意的方式
①明确表示同意。
②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③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优先购买权(顺序:协商——出资比例)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你第二问的转让对象表述不清,具体转让是否有效可参考上文规定。
⑹ 商法考试,老师说要在《破产法》考一个案例分析题,估计会考什么内容
破产法对破产债权优先性,或者说是清偿顺序是如何规定的,测试灵活掌握的程度!
参见破产法第109、113、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