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2016
刑法:韩友谊,他的课程把刑法讲活了,讲透了。嘿嘿,真不是盖的,我答刑法都是上手就选,对了答案感觉也是这几门错的最好的,再说谁让他与两个出题人关系好呢!
⑵ 2016年司法考试教材
最好使用2016年的教材,可以看下独角兽出版的《名师讲义》《2016年司法考试应试指南》
⑶ 急需2012-2016年 【刑法分论】司考选择题真题。有一部分也行。谢谢。
下载一个兽题库
⑷ 司考刑法复习怎么开始准备
司法考试的理论性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这几年,考查理论的题目较内多,即使考法条,也是考查法容条背后的规范。刑法、民法等,甚至法理和民诉法、刑诉法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考试的方式则主要是分析案例。
2、苦背法条。我们的考试内容其实就是刑法解释学,就是对法条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对重点法条一定要逐字掌握。
3、细读理论。法条来源于理论。不掌握理论,就不能记住法条。即使记住了,也做不了题目。
4、精做真题。司法考试就是用法条和理论分析案例。这些案例,每年考试的重复率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说,精做历年真题就是相当于做今年的考题。
5、详究本质。要想直接看透知识点,只有一个方法:重复、多次重复。
⑸ 2016年司法考试华旭名师课堂 刑法怎么样
刑法方面,刘凤科讲的不错,号称凤科大帝,不过教材编写的不咋地。
柏浪涛的书写的挺好,不过讲的不是很细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⑹ 一道司考刑法题
定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专用暴力、胁迫或其属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判断是否为抢劫罪,注意三个关键:一是当面;二是采用使财物脱离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控制的方法;三是非法占有为目的。本题中,张三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在客观上,张在被害人面前假装手机信号不好,往外打电话并趁机逃跑,属于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符合抢劫罪的主客观要件,应定抢劫罪。
⑺ 司考刑法老师哪个讲得好
首推柏浪涛,去年听的刘凤科的,他太过推崇张明楷的观点,而否定他人观点。专但这与司属考的考察方式不合,司考重点考观点展示。今年也去试着听了他两节,太过啰嗦,本来他的课就出得晚,还讲半天抓不到重点,司考生是耗不起的。至于蔡雅奇,课没听过,不评价,但做了他今年出的刑法实务卷,个人感觉很一般。做了一点已放弃,不想浪费时间,和刘凤科的题比起来有较大差距。综上,建议听柏的课,可以做刘的题。蔡放弃。
⑻ 2016年修改的法律有哪些(司法考试)
宪法:新增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修订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经济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国际私法:
新增法律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的规定。
司法制度:
新增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
修订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刑法:
新增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行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民法:
新增法律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民事诉讼法:
新增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⑼ 司考题 刑法
第一题
法理上的依据:首先,故意伤人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有杀人故意,故意分两种,一种为直接故意,一种为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而积极追求该后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会产生危害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本题中,该行人被撞倒后,题干并没有交代其伤势如何,某甲将其抬上车后抛弃的行为属于明知该被害人被抛弃在荒野会导致其死亡而放任,最终导致该被害人死亡之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至于为什么没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是因为有法律上的依据,即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属于法条竞合。本案由于造成被害人死亡后果,因而适用故意杀人罪。(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第二题。
看似与第一题一样,其实有本质区别,甲的行为更为恶劣,肇事后,甲发现乙甚至清醒,再起犯意,行故意杀人之犯罪,应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此种情形并不属于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之情形。该第六条规定的法条竞合的情形是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而本案中甲实行的是再次碾轧乙的行为,同时先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后又故意杀人,应当并罚。
希望我解释明白了。。
⑽ 司考刑法问题 请问这构成什么罪名
您好!
请您把问题说的详细一些。便于解答。
另我的网站有刑法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