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

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2-18 23:35:03

1. 民法通则 不可抗力

民法通则
第一百来五十三条自 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而对于不可抗力的解释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2. 诉讼时效规定的不可抗力具体指什么

不可抗力抄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袭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 所谓不可抗力,在我国《民法通则》上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3. 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处理不可抗力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一、不可抗力的含义 何谓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各国解释不尽一致。我国法律认为,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解释,是指非当事人所能控制,而且没有理由预期其在订立合同时所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它或它的后果而使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障碍。据此,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所发生的,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对其发生以及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控制、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 引起不可抗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如洪水、暴风、地震、干旱、暴风雪等人类无法控制的大自然力量所引起的灾害事故;二是社会原因,如战争、罢工、政府禁止令等引起的。在实践中,对不可抗力的认定是很严格的,要与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正常的贸易风险区别开来。 举例:基金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定义——指任何无法预见、无法克服、无法避免的事件和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洪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战争、疫情、骚乱、火灾、政府征用、没收、法律变化、突发停电或其他突发事件、证券交易场所非正常暂停或停止交易等。

《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法》司法解释(一)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

我国法律规定,当不可抗力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因不能按规定履约要取得免责权利,必须及时通知另一方,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如果当事人一方未及时通知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仍应负赔偿责任。在实践中,为防止争议发生,不可抗力条款中应明确规定具体的通知和提交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 关于不可抗力的出证机构,在我国,一般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出具;如由对方提供时,则大多数由当地的商会或登记注册的公证机构出具。另一方当事人收到不可抗力的通知及证明文件后,无论同意与否,都应及时回复。 1)必须及时通知另一方,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如果当事人一方未及时通知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仍应负赔偿责任。 2)不可抗力条款中应明确规定具体的通知和提交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 3)收到不可抗力的通知及证明文件后,无论同意与否,都应及时回复。

4. 法律上关于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版并不能克权服的客观情况 ;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般来讲,不可抗力包括: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等;

(2)政府行为(国家政策调整):如征收、征用等;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

(4)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地震属不可抗力 旅行社不担责

九寨沟地震,不少游客受伤、身亡。旅游中遇地震受伤害,旅行社要不要承担责任呢?

西城法院法官介绍,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而地震属于不可抗力,因地震造成伤亡的,景区和旅行社没有过错,不承担责任。

但法官提醒,游客应仔细核对投保的具体保单情况,即是否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即免赔条款)。一般情况下,旅行社责任保险、家庭财产险、大部分车险因地震免赔条款而不赔付,而人身险,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个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等,因地震产生的地陷、地裂或高空坠物致损害的,可依保单进行保险赔付。

5.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可抗力的判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哪些条件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因回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答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实际上,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未将意外事件作为免责条件。因此,多数学者主张意外事件不应该作为免责事由。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5)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这类事件仍然属于不可预见的事件。

6. 最高人民法院有对民事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吗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不回能避免并不答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沿袭了此规定。理论上通常认为不可抗力包括:(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7.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内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容情况。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沿袭了此规定。理论上通常认为不可抗力包括:(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 、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8. 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原则是什么

不可抗力的含义:何谓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各国解释不尽一致。我国法律认为,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合同法有直接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内响,部分或者容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热点内容
上海电子商务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16 11:03:10 浏览:730
煤矿需要建立哪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1:03:09 浏览:819
合同法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6 11:03:07 浏览:433
小区公共秩序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1:01:37 浏览:852
法治合同 发布:2025-09-16 10:47:10 浏览:538
物业公司内部管理规章 发布:2025-09-16 10:46:28 浏览:667
刑法有趣问题 发布:2025-09-16 10:45:05 浏览:307
法律和道德的结合 发布:2025-09-16 10:44:52 浏览:496
旅游管理学中的社会矛盾法 发布:2025-09-16 10:42:43 浏览:881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 发布:2025-09-16 10:19:11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