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的保护属于商号权
㈠ 如何更好利用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相互结合维护企业利益
商号是一个商事主体与同类商事主体相区别的标志,还代表着商事主体在特定区域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权利,是商事主体在市场中信誉的载体,是商事主体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各国法律都要对其加以特别调整,把它作为一种权利加以保护,这就是商号权。商号权,包括商号的使用权和商号的专用权。商号使用权是指权利主体使用经登记的商号,他人负有不得妨害的义务。商号专用权是指权利人排斥他人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商号的权利,其实质就是商事主体对其商号的独占权、垄断权。
一、商号权的性质
商号经登记后便产生商号的专用权。学理上一般认为,商号权属绝对权,而非相对权。但这种权利到底是人格权,还是财产权,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商号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财产,商号权具有财产权的可转让性。所以应划入财产权的范畴,属于知识产权。
二、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我国的《民法通则》、《公司法》对企业名称作了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第二款规定:“法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民法在人身权一章确认商事主体拥有商号权,对其侵犯构成侵权行为。我国也制定有《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商号的登记和保护制度。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也有原则性的规定。在国际保护方面,我国已加入《巴黎公约》,作为成员国,我国有义务保护国内、国外的公司名称。《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第2条将厂商名称与专利、商标等并列为工业产权的保护范围;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5条对商标的定义:“任何一种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或标记的组合均为商标。”依此规定,商事名称可作为商标使用,并通过申请注册而受到商标法的保护,从而能够实现对同一标示多层次,多角度的保护。
对侵犯商号权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制裁措施,要求其承担不同的责任。(1)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2)行政责任: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对侵犯商号权的行为施以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吊销执照等行政制裁措施。另外对情节严重者,还可以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按照《巴黎公约》的规定,侵犯商号权的商事企业的商品可以禁止出口、扪押或查封。
三、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
所谓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是指不同的商标权人与商号权人因使用了相同或相近似的商品代表符号而使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了混淆,使其误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特定联系,从而误购商品或接受服务,造成两者权利冲突。
商标注册在先,商号登记在后时,如两者有冲突,则法律应保护商标权人的权利与利益;但若企业商号登记在先,商标注册在后,如果商号权能够对抗商标权,受法律保护的则应是商号权;如果商号权不能对抗商标权,且商标权合法有效,商号权人则在其相应范围内仍然享有企业商号专用权。
㈡ 商号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
商号与商标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商标法规定条件的商号也可以作为商标注册,例如:中国的“海尔”,美国的“可口可乐”,日本的“索尼”等。
但是商号与商标的不同之处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号是区别和辨认不同商事主体的标志而商标是区别和辨认不同商事主体所生产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标志,因此,一个商事主体只能拥有一个商号,但却可以拥有许多表示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商标。如“上海联合利华联合有限公司”只有“联合利华”一个商号,却拥有“力士”、“飘柔”、“中华”等许多商标。二是,商号是每个商事主体都具有的标志[8],而商标或注册商标并不是每个商事主体都拥有。三是商号权的拥有无时间限制,与商事主体的存亡共存亡,没有时间限制,而注册商标是有期限的,如果在规定期限中不进行续展,注册商标的持有人就不再拥有此商标的所有权。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商标和商号还有几项不同,一是,商事主体只在注册登记机关辖区内对商号行使专用权,而注册商标在全国范围内受法律保护。二是,在我国,商标权有专门的商标法保护;而商号权仅比照《民法通则》关于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方法保护。
当有些企业将自己的商号注册成商标使用,或者将已注册的商标变更登记为企业的商号,商标和商号就成为同一内容或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都是《商标法》、《公司法》及《企业登记管理条例》所允许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号不具有显著特征,所以不宜也不能注册成商标。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商标和商号可以互为注册或登记的特点,一些用心不纯者利用了这一点,将与他人的知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等登记为企业的商号使用,或者将与他人知名企业商号相同或近似的文字等注册为商标使用。企图混淆商品和企业的出处,使人们误认为是同一来源或有相关联系,借用别人的信誉和影响赚取利润。这就是近时期来国内经常出现的所谓“傍名牌”现象。
㈢ 论述题:商号权的性质及法律保护
商法课本上都有啊,直接网络一下也有
商号权是指商业主体对其注册取得的商版业名称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权。我国法律对商号权未有明确规定,但民法通则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有具体规定。商号权具有人身权属性,与特定的商业主体的人格与身份密切联系,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商号权又具有精神财产权属性。
看看这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ke..com/view/378866.htm
㈣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区别是什么
商标权是来指商标所有人在法源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独占、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只有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并依法予以保护。 在法律意义上,没有商号权,只有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商誉意义。商号是一种俗称,其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为企业名称,因此,商号权应当与企业名称权是同一概念,同样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商誉意义。 商标主要以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可视性标志于商品及其外包装上印制,以实现与他人商品的区别;商号则主要以文字、声音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企业名称,以实现与其他企业的区别。
㈤ 民商法都包括什么
民商法是指民法复与商法制,民法又包括财产法和人身法,商法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证券法。
民法是商法的母法,指导和统帅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别法,如瑞士、意大利等国;所谓民商分立,是指民法与商法属两个并存的独立的部门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还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国、德国等国。
(5)民商法的保护属于商号权扩展阅读
民法与商法共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同属私法,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商法使用的一切原则也不断为民法所吸收。众所周知,民法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它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指财产归属和流转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个人非财产关系。民法所保护的利益是个人利益,而商法主要则是与商事交易习惯形成的商品交易规则,它所保护的利益也是个人利益。
民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古罗马时期,商品交换十分频繁。从事交易的人们渐渐需要一个共同遵守的交易规则来维护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