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何洋
1. 中国和西方古代酷刑的不同
十四世纪-蒙昧期酷刑不分中西
14世纪英格兰对小偷和流氓无赖之类的罪犯所处的刑罚非
常严厉。他们被绑在柱杆或磐石上,脖子上排上几十公斤重的石
头之类的东西。时间一久,链条会勒破脖子,稍微一动便剧痛难
忍。因为挂着的重物是圆墩状的,犯人无法把它放到地上倚托以
休息片刻。这种刑罚,只要持续几个小时就够受的了。释刑取下
重物后,犯人几天内仍然感到疼痛不堪,数周内无法伸直腰背。
最恐怖的处决方式,也许是在一种名叫“金牛”或“火盘牛
”的死刑器具上处死。它用金属制成,外表像只公牛,里面可以
塞纳好几个人。牛体侧面有扇铁门,囚徒被从此处推入,锁上门
盖受刑。在火盘牛的正下方,安置着一只燃烧着熊熊烈焰的大火
盘,闷烤着火盘牛里面的犯人。美少女杀人不眨眼
几乎所有有关刑具的书籍都会提到14世纪初发明于纽伦堡
的“铁少女”。这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用于处决叛国贼
。“铁少女”的挂袍一拉开,狰狞可怖的脸孔便露出,躯体内壁
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长钉,叛国贼被推到里面站好,狱卒慢慢掩上
挂袍似的两扇门,内壁上的长钉便会对准人的某些要害部位刺入
。濒死的惨叫嚎哭声被壳体密封起来,不会无遮挡地给外面听到
,人们看到的依然是一尊亭亭玉立的少女雕像。
另一类刑械名为“胸甲”,它由三四条连着金属纽带的链条
组成,使用时,整个套在囚犯身上,然后再牢牢地锁到一根较低
的铁链上。这些“绷带”形成一个紧固的囚笼,囚犯得不到片刻
休息:胳膊被紧紧地压夹在身体的两侧;大腿同时也有铁条挤压
,不能移动;头顶上的器械亦固定了头部。直到释刑,他不得不
保持这个固定的姿势,只要身体稍为放松,铁条即刻勒痛他,所
以也不能睡觉。一个怵目惊心的统计数字表明,被锁在胸甲里一
周以上的许多人,释放后不久便一个个发疯自杀了。明初重刑堪
比欧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多有严刑酷法,相传纣有“炮烙”、“蛊
池”。前者是以火柱烤人,后者是将人投入毒蛇坑。周秦至汉的
惨刑是“鼎烹”,即地狱里的“下油锅”。
中古以后见于律条的最残酷的处死法是“凌迟”,俗称千刀
万剐,将犯人一块一块的零剁碎割。这种刑法够吓人的。明朝的
处死法更奇,令人叹为观止。浙东乡间至今对恨入骨髓的人咒骂
曰:“你这个剥皮楦草的”,就是明朝极刑的一种,至今尚留于
口语,可见那“圣泽”之深。
但剥皮楦草还不算是惨刑之最,明初的沈文《圣君初政记》
载:
国初重辟,凌迟处死外,有“刷洗”:裸置铁床,沃以沸汤
,以铁帚刷去皮肉;有“枭令”:以钩钩脊悬之;有“称竿”:
缚置秆梢,彼末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
钩肠出,却放彼端石,尸起肠出……凡以上,大憝之辟也。
中国文化十四世纪传入欧洲
火器征服弓箭
在元代,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欧洲,为推动欧洲各国
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欧洲人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英国、法国也相继使用火瓶
、火罐。1388年,英法交战时,法国人在卢昂使用了由一磅
硝,半磅活硫磺当火药的铁罐,相当于金人的轰天雷。此后,在
欧洲战场上进入了使用管形火器的时代。14世纪,几乎和元末
明初在中国战场上大量使用铜制火铳的同时,欧洲也迅速采用了
这种新颖的管形火器。
中国式网格地图的绘制和航海罗盘的作用,促使欧洲在13
世纪末向绘制精密的实用航海地图大大迈进了一步。
在元代,最后一股从中国推向欧洲的文化潮在方兴未艾的油
画中留下它的踪迹。锡耶纳画派的画家西蒙尼·马尔蒂尼在13
28年为锡耶纳市政厅会议室所作壁画《基多里西奥·达·福格
利安诺》中,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而在此之前,在欧洲绘
画中很难发现相仿的实例。
诉状有规定酷刑够残忍
族诛凌迟挑筋斩趾刖足阉割应有尽有
元代诉讼制度已经成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元代法律规
定,告状人必须在抬头注明姓名,署明写状年、月、日,写明所
告事由。明确了书写诉状的格式,使法律文书规范化。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开始出现分离趋势,如对民事诉讼的当
事人一般不许羁押,一般婚姻、家财、田宅、债负案件,听任社
长调解处理。同时又规定在不妨农时的月份,由正官受理民事案
件,而由各级推官专治刑狱。
代讼在元代也开始制度化。元代法律规定:老、少、残疾人
可请他人代诉。此外,闲居官若与百姓发生婚姻、田宅、债负之
类民事纠纷,可令子孙、弟侄或家人代诉。
《明大诰》列大量族诛、凌迟、枭首的案例,和墨面文身、
挑筋去指、挑筋去膝盖、断手、斩趾、刖足、枷令、枷项游历、
阉割为奴等种种酷刑。
中世纪骑士也讲女士优先
这时的社会崇尚骑士的英勇、勇气、忠诚、慷慨和谦恭(尤
其是同女士在一起时),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世界。人们期望中
的完美贵族不但要是一名勇士和猎手,而且应该是一名优秀的音
乐家、优雅的舞者、会讲几种语言的善辩又机智的演说家,还要
拥有优雅的风度。所谓“全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绅士”。
骑士精神这一套行为规范规定了男人在宫廷中或在比武时应
该如何做。但是,在战争中,骑士精神这一时尚的倡导者同所有
士兵一样职业化而且无情。对于使用诸如12世纪的弩和14世
纪的枪等新式武器,他们绝无骑士风度式的反对意见。荒唐的寡
妇守节成了光荣象征
贞节牌坊乃中国特产,是官府为一些贞女烈妇修的贞节牌坊
,这种情况早在明太祖时就开始了。洪武元年,太祖有这样一个
诏令:
“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
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寡妇守节,不但是本身旌表的光荣,本家的差役还可以免除
,这样哪家不希望寡妇守节?太祖还令巡方督学,岁上其事,著
为规条,大者赐祠祀,次者亦树牌坊表。这种奖励寡妇守节的措
施,远是前代所没有的。后来许多家庭为了贪图荣利,都把寡妇
的年纪冒填,所以宪宗成化元年奏准:是节烈妇女最多的年代。
贞与节分得一清二楚。清人修明史时发现当时的节烈传记“不下
万余人”。即掇其尤者,也还有三百零八人。
流行葬后灭迹
元代蒙古族的丧葬习俗
当病人死后,如果他官居上品,便把他秘密地埋葬于田野中
人们所乐意的地方,届时还要用他的幕帐陪葬,使死者端坐幕帐
中央,在他面前摆一张桌子、一大盆肉和一杯马奶。同时还要用
一匹母马及其马驹、一匹带缰绳和备鞍的牡马等陪葬。
蒙古人对死者尸体的处理,庶断为崇为迹。及茶毗,刀断手
足肢体为三四段,刀破搅腹肠,使无滞恋之魂。若葬,亦以刀破
腹翻涤肠胃,水银和盐纳腹中,刀断手足肢体,垒小
2. 太平天国女将谁被凌迟,比凌迟更凶残的古代酷刑
小刀会女将周秀英。
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武装抗粮,同年9月,击退青浦知县和内苏州知府所部的容进攻;次年春,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与小刀会刘丽川举行嘉定起义,占领嘉定,先后攻下上海、南汇等县城,清军血腥镇压,周立春战死,
周秀英与部分义军投奔上海的刘丽川,小刀会坚守16个月后,在清军和洋军夹击下弹尽粮绝,周秀英在突围中被清军杀死(一说周秀英被清军生擒活捉后在上海被凌迟处死,死时年仅19岁,民间至今流传她被活剐及掏心活祭过程的故事)。
(2)刑法何洋扩展阅读
小刀会的女将并不止周秀英一人,她只是其中名气较大的一个,所以在突围的过程中有数名女将战死也是很正常的事。
周秀英首级的悬赏价格非常高,据称有500两白银,因此清军每杀死一名女将都希望她是周秀英,这一点从刘丽川的牺牲过程可以得到旁证:当时刘丽川被杀的消息不断传来,不断有人将“刘丽川”的首级送至清军大营领功。
3. 什么是受洋罪
不知道什么是受洋罪?
洋罪是指特别的痛苦。(见欧阳山 《苦斗》回五八:"死了倒也自在,免得受答这洋罪。这样的鬼病,能治好的,万中都无一呢。")
受洋罪,是一种俗语,是指承受了不寻常,与众不同的痛苦,多数是心里感受的一种语言表达。比如:让一个人倒立两小时,或在大雪天、大雨天,大风天……去从事了某一工作,与正常天气,平常条件下所承受的不一样的苦衷,就是“受洋罪”了。
4. 清代有哪些刑法制度
清朝初期及中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1616年,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在关外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1636年,皇太极改元“崇德”,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满清入关。1911年,满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走向终结。
满清王朝在继承前代法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尤其是少数民族立法的发展,是清朝法制最为显著的成就。
一、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1、法律思想-“参汉酌金”,由大臣宁完我提出。
2、立法概况-《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蒙古律例》《钦定西藏章程》等少数民族法规。
二、刑事法律
1、犯罪
(1)维护君主专制集权统治,严厉打击反逆等侵犯皇权的犯罪。
反逆罪,包含“谋反”、“谋叛”、“谋大逆”三种罪名。规定:凡犯谋反、谋大逆者,只要是共谋的,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其父子、祖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以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十六岁以上,不论笃疾废残,皆斩;十五岁以下的男性亲属及所有的女性亲属,给付功臣为家奴,财产入官。即使子孙确不知情,十一岁以上,也要阉割发往新疆给官为奴。凡犯谋叛者,只要是共谋,不分首从皆斩,妻妾、子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
奸党罪,清朝除了沿用明朝奸党罪的条款外,还扩大了奸党罪的适用范围,严禁内外官员私相结交。
异端思想罪。
(2)调整新的社会关系,确立新罪名。
江洋大盗罪,乾隆时首次规定,指在滨海、沿江行劫客船点对点的行为。
兴贩与吸食鸦片罪: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第一次颁布了禁烟令,规定:兴贩鸦片者照收买违禁货物例,枷号一个月,发近边充军;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绞监候;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户、地保、邻佑人等,俱杖一百,徒三年。
嘉庆时,先后颁布了十余道禁烟法令,规定:凡吸食鸦片者,杖一百,枷号两个月。
道光十九年(1839年),颁行《严禁鸦片烟章程》39条。该章程将走私鸦片行为作为首要打击对象;对兴贩鸦片行为、开设烟馆行为、栽种罂粟、制造鸦片行为均予以严惩;对于吸食鸦片的,亦予以惩治。
2、刑罚
(1)刑罚的发展变化
笞刑、杖刑,在刑具上统一为竹板,同时减少了刑数。
迁徙、充军、发遣。
死刑,继续分为绞斩两等外,每等又分”立决”和“监候”两类。
附加刑,刺字刑的适用范围扩大,刺字的部位,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三犯刺面。刺字的内容包括事由和管束地方,并分别刺满汉两种文字。
(2)维护满人的刑罚特权
清朝末期的刑事法律制度 受西方列强的影响和逼迫,以及国内政治现实的考量,清末开始对《大清例律》等刑事法律进行修订。
1、修律的指导思想
(1)西法与中法结合,务期中外通行。
在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中,刑法最为发达。而在传统的法观念中,刑、法、律三者的含义一般是相通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仅限于刑法而言;同时,列强对中国法律的指责,首当其冲的也是刑法。修律大臣沈家本认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为切要,乃先从事编辑”。因此,刑律的修订是整个清末修律的核心部分。
1902年,清廷下诏对《大清律例》进行修订:“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我朝《大清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总期切实平允,中外通行,用示通变宜民之至意”。
(2)修律与研核法理结合
沈家本“法之修也,不可不审,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审,法之明,不可不穷其理”。
(3)修律与促进法制文明结合
修律过程中,沈家本奏请删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减少死刑条款,禁革买卖人口和蓄养奴婢等恶习,改良监狱,以感化教育为宗旨,力图通过修律改变清廷法律落后与野蛮的现状,促进法制文明。
2、《大清现行刑律》
1904年5月15日,修订法律馆开始对《大清律例》进行删改与修订。1909年编撰完成《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颁行。为过渡性刑法典。
3、《大清刑律》(《钦定大清刑律》)
1906年开始起草,聘请了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协助起草。1907年8月编纂完成,1910年11月宪政编查馆完成审核。由于受到礼教派强烈反对和攻击,修订法律馆不得不将草案收回,再行修订。经修订后的《大清刑律》增加“附则”5条(即《暂行章程》)。1911年1月公布,并定于1912年正式实施。
5. 古代刑法的刑法的来源
你好 根据题主的题意 有以下回答
我国刑法成文法典源于夏朝的“禹刑”,以后各代均有刑律。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不但有了刑法,而且有了司法结构,设置了监狱,使用了刑具,并有了专门的司法人员。
《书、泰誓》:“罪人以族。”即一人有罪,刑及其家族。
《史记、殷本纪》:“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即炮烙之刑。足见商代刑罚之残酷。周朝制定了“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杜预注:“周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春秋时期,郑晋等国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称之为“铸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后来邓析又用竹简造刑法书,称为“竹刑”。
《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杜预注:“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
战国时期,成文法典进一步增多。魏相李悝集各国法典之大成,制定了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篇章的《法经》六篇。商鞅在秦变法时,在《法经》的基础上制定了《秦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律》补充修订,刑法内容相当丰富,刑罚相当残酷,颁行全国。汉承秦制,成文法典洋洋大观,总称《汉律》。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序》:“汉萧何作《九章律》,益以叔孙通《傍章》十八篇及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晋、北齐、北周、梁、隋各朝代都有统一法典,虽原文佚亡,但篇目有史籍为证,斑斑可考。
以上为我对于题主关于“古代刑法的刑法的来源“的回答与归纳
有不对的地方其他答主可以进行补充与修改 题主觉得满意请采纳 谢谢
6. 张达斌触犯什么刑法而被判刑刑期多少年
本报讯 (记者练情情)广州著名的足球解说员张达斌未公开露面已有半年多。此内前,网络传言其因组容织和参与赌球被“双规”。昨日,张达斌出现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被告席上。张达斌被指控受贿20多万元,该指控与赌球毫无关联。张达斌今年5月16日经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昨日在法院受审。案件并未当庭宣判。据悉,该案与赌球无关。
越秀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达斌在2003年至2011年2月间,利用其担任广州人民广播电台金曲广播编辑部副主任、副总监,主管广告业务的职务便利,在与广告业务代理商的来往中,共收受对方贿赠的207500元人民币。
张达斌说,这么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直以为拉广告拿代理费是合法的。
2011-10-19 04:14:00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广州)
7. 中国史上被当众施裸刑的6位女人,都是因何承受这么羞辱的惩罚
中国历史上被当众施裸刑的六位女人都有毛皇后,陈硕贞,邱二娘,廖不雅观不雅观音,黄富群和丁佑君。
廖不雅观不雅观音是清红灯教起义首级之一,与曾阿义在简阳石板滩率众起义,以灭清剿洋为主旨,直扑总督府,寡不敌众,失败被捕。廖不雅观不雅观音被剥光了衣服,赤裸着上身游街示众。黄富群因为被叛徒出卖在清流被抓捕。黄富群几乎天天都承受着抽鞭子的酷刑。丁佑君1950年5月,被机构单位分配到西昌工作,担任女子中学军的代表。后来因为匪徒的兵变,丁佑君在王正中家被匪徒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