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有啥
① 什么叫民法
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内。容依据《民法总则》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② 民法有哪些
民事通则,民事通则解释,合同法,婚姻法,劳动法,知识财产权法,我国商法也包含在民法里面,
③ 中国的《民法》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内得利、侵权行容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④ 什么是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
在民法慈母般地眼神下,每一个公民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含义:
2.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2.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3.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3.2民法为文明法;
3.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3.4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3.5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3.6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3.7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4、分类: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之分。
4.1实质意义的民法
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实质意义的民法又有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之分。
4.1.1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私法的全部。因此,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不论其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均属于民法的范畴。
4.1.2狭义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指商法以外的私法。
在我国由于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例,商法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4.2形式意义的民法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以一定体例编纂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由于我国民法典尚未编纂,所以严格地说,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但因我国《民法通则》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规范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民法通则》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⑤ 民法是什么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组版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我国现行立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民法这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⑥ 民法有什么作用
核心内容:民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等。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相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自己直接支配其权利客体
2、并有权排除他人妨碍其支配的权利。
3、请求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4、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5、抗辩权是指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
6、绝对权是指效力及于一切人的权利,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人,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切人。
7、相对权是指其效力仅及于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是特定的人。
8、主权利是指在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
9、从权利是指在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10、既得权是指其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
11、期待权是指其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会实现,也有可能不会实现的权利。
12、原权利是指在合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权利。
13、救济权是指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时,或有受到侵害危险时而发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