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渊源是指

民法的渊源是指

发布时间: 2021-03-05 16:57:23

民法的渊源有哪些我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

我国民法抄渊源有以下几种: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民事法律的立法依据。

2、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以及民事单行法: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生活的共通原则和制度。

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国务院制定的民事法律规范,也是民法的重要渊源,但其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有些属于民事规范。

5、规章: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规章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规章中有些是民事规范,规章也是民法的主要渊源。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民事法律的系统性解释文件和对法律适用的说明,对法院审判有约束力,故也有法律规范的性质。

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我国政府签署并经人大批准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具有与国内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渊源之一。

拓展资料: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

㈡ 民法的渊源的种类

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专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属:①宪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2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法律的意见、适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批复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渊源。5国家政策和习惯。

㈢ 民法的渊源的概念

其实就是民法的表现形式。

民法典、单行法(如物权法、婚姻法)、地方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最高院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及惯例

㈣ 中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法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版法》《权担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规;如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4、地方性法规;即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6、民事习惯。

㈤ 名词解释:法律渊源。如何理解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表现形式

法的渊源,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法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在实际中它总得以各种具体的东西为载体,来表现出来,以什么为载体表现呢,那就是法的渊源了!

㈥ 简述民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表现形式。民法的渊源有两种体制,一元体制和多元体制。前者仅承认制定法为民法的唯一渊源。后者在确认制定法为民法的直接渊源的同时,也承认习惯和法理为间接渊源。
我国《民法通则》既未规定制定法为民法的唯一渊源,也未将习惯与法理采为民法的间接渊源。但是习惯和法理对民事审判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成了补充我国成文民法之漏洞的渊源。
一、民法的直接渊源——制定法
制定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的、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编篡的成文性法律规范。
1、法律
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法命名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立法文件。包含有民法规范的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
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根本大法。其中关于各种基本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的规定,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民法规范。
(2)民事基本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规范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民法典。我国现在还没有制定民法典,发挥民事基本法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民事单行法
民事单行法,是针对某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而特别制定的法律。目前,我国形成了一个由《民法通则》统率各单行民事法律的体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4)综合性单行法
综合性单行法,是针对特定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或特殊问题而制定的既有民法规范又有行政法规范甚至刑法规范的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准法律
准法律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国家地方机关制定的,以条例、办法、细则等名目出现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1)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法规、规章
(2)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
(3)地方性法规
二、民法的间接渊源:习惯与法理
1、习惯
习惯是民法的最初形式。习惯是是对制定法的补充和完善,因而是制定法进步的动力。
我国司法实践有采纳习惯作为制定法之补充的做法。但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民间习惯”代表与现代化理念格格不入的观念。苏力教授认为:“制定法是轻视习惯的,且民商法更极少强调要遵从习惯”。
法规链接:《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以案说法:
1、从“禁放令”到“限放令”;
2、订婚对双方是否具有约束力;
2、法理
法理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学者的学说,二是法官的判例。在我国,专家学者的学说直接地影响着法院的审判活动。至于判例,最高审判机关所公布、出版的典型案例也直接地影响着各级地方法院对有关案件的处理。

㈦ 什么是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

㈧ 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表现形式是对还是错

你好,是对的!
民法的渊源即是民法的表现形式,指正式载有民法规范的公开文件。在法律效力上,民法渊源是指一切有效民事法律,包括制定法和习惯。

热点内容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
从法的产生对诉讼法进行定义 发布:2025-09-13 19:17:56 浏览:420
为什么说婚姻法不保护女性 发布:2025-09-13 19:14:05 浏览:71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 发布:2025-09-13 19:08:36 浏览: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发布:2025-09-13 18:57:47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