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分类的依据

刑法分类的依据

发布时间: 2021-03-05 17:42:40

❶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每类犯罪划分的依据是犯罪的什么分

十种分类罪名即犯罪行为侵犯的类罪客体即是划分的依据。

❷ 刑法中直接客体分类的依据

把犯罪客体区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是从社会关系的不同层次而言的,他们三者不是并列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般与特殊、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一般客体是从总体上揭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同类客体反映的是某一类犯罪与另一类犯罪的差别,而直接客体则是反映具体个罪的特点。例如,无论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还是盗窃罪、抢劫罪,他们都侵犯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关 系,这是他们的共同的本质。但他们的同类客体不一样,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而盗窃、抢劫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这就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同盗窃、抢劫这一类犯罪区别开来了,而在同一类犯罪中,他们的直接客体又可能不一样,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权,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人的健康权,盗窃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抢劫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还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这些直接客体的不同,就把各个罪区别开来了。所以,认识犯罪客体的分类,就在不同层次上把握了犯罪的区别。不过,有些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直接客体和同类客体是一致的,例如,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都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这些犯罪的区分不是直接客体,而是借助于各自独特的行为方式,即犯罪客观方面的差别。

❸ 1. 我国刑法对犯罪分类和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分类主要是根据侵犯客体的不同。也就是 犯罪行为侵犯的是 同一类的 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比如 危害公共安全罪, 其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之安全. 因此凡是这类罪都归入本章. 如交通肇事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爆炸罪等 。 此为同类客体

再如 侵犯财产罪 盗窃、诈骗都是侵犯的财产的合法占有和使用。

下面给你介绍下 刑法分则的犯罪 分类《刑法》分则一共分为十章来,根据侵害的同类客体来划分。十章分别是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秩序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走私罪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

序罪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

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

权利罪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节妨害司法

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渎职罪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下面给你个

❹ 我国刑法典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刑法分来则对犯罪进行源分类的依据即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根据此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往往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以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罪种逻辑联系为辅,对犯罪进行排列。

❺ 刑法分则将犯罪行为分成10类分类的依据是

更正下:应该是犯罪客观方面 D应该是犯罪主观方面个人认为选A ,刑法分则包括十章: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九章渎职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下面列出四要件的概念以便理解: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它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它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及目的等因素。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刑法分则十类分类标准:依照犯罪客体不同,即依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不同分的类。故选A

❻ 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什么

我们为什么称来一些行为时犯罪行为,自是因为这些行为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相关权益,侵犯了不同的法益,构成不同的罪名。所以,对犯罪的分类也是依据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不同而做出不同划分的。换句话说,法益是划分犯罪类别的根本依据。

❼ 什么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即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版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权辅,根据此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往往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以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罪种逻辑联系为辅,对犯罪进行排列。

❽ 刑法的解释,依据解释的效力所做的分类有哪些

依据解释的效力所做的分类: 有权解释:依据解释的主体不同又可分为 (1)立法解专释:是指属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第二,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作出的解释; 第三,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 (2)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司法解释的权力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无权解释:又叫学理解释,是指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术理论角度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相对于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称“无权解释”。

❾ 刑法的分类

(1). 具有外国国籍抄和无国籍的外国人袭,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规定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3).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❿ 犯罪的什么是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基本依据

我国刑法对犯罪分为以下十一类: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职工劳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拐卖妇女儿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五、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侵犯财产罪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设施勒索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 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 ( 边 ) 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法律、法规,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危害国防利益罪包括: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事行动罪,破坏武器装备、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八、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公共财物以及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十二种罪名。
九、渎职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公务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职能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环境监管失职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失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十一、刑法修正案(八)罪名增删变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第133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
危险驾驶罪
第143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24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第164条第2款
(《刑法修正案(八)》第29条第2款)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第205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33条)
虚开发票罪
第210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35条)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第234条之一第1款
(《刑法修正案(八)》第37条第1款)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第244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
强迫劳动罪
(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
第276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第338条
(《刑法修正案(八)》第46条)
污染环境罪
(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
第408条之一
(《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食品监管渎职罪

热点内容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
从法的产生对诉讼法进行定义 发布:2025-09-13 19:17:56 浏览:420
为什么说婚姻法不保护女性 发布:2025-09-13 19:14:05 浏览:71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 发布:2025-09-13 19:08:36 浏览: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发布:2025-09-13 18:57:47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