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一带一路海商法

一带一路海商法

发布时间: 2021-11-15 12:56:27

A. 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学海商法或国经法的毕业生有哪些工作种类可供选择?它们之间的比较及工作地点的比较?
从同学和上下届校友的情况来看,上述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下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的当然也有,但因系个别情况,在此不提及):
律师(海事律师及其它方向律师);
公、检、法、海关、税务局、工商局、海事局、航道局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海事仲裁委员会;
船东互保协会;
拥有或经营船舶的船东公司(国企、私企、外企);
为船舶揽货及提供陆运通关提货服务等的货代公司;
为船舶进出港提供服务的船代公司;
散杂货的租船中介公司;
大的货主或贸易公司;
负责货运险或负责船舶险的保险公司;
留校。
律师是体会最多的一类,因为我从实习到毕业之后5年一直在从事着这项工作。对这一行目前的体会有:
海事律师在各种专业律师中收入并不是最高的,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收入的发展是缓慢但持续的,只要坚持做下去,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职位方面谈不上太大的变化,一般就是先做助理,考下证的话开始实习,实习1年后可以执业,但此时能力不一定足,所以还要做一段时间的助理,再之后可以基本独立执业,但这时因案源并不一定很多而且案件层次不是很高,所以往往还是要受律师事务所的雇佣服务于合伙人,再之后到一定时间,如果合伙人会议认为你达到条件了,则有可能升为合伙人。当然你也可以有执业证后便自己揽案件自己做,可能要辛苦一些,效果好坏因人而异,无法定论;
学校的同学毕业后做海事业务的可能更适合一些,因为人脉关系很广,对于案件的来源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大帮助。当然也有不利的方面,因为毕业之后到法院的少,在这方面获得的帮助小一些;
一定要多了解多打听,选择一个正规整体层次高老板为人好一些的所,这对于个人发展会有好处;
除了要继续学习,维持和提高专业能力以及英语能力以外,要与人多交往,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人品(坦诚,诚信,尽力,不小气不世俗等)一定要好,当然做任何行业都是这样要求的。但这一行尤其如此,人品不好,会逐步丧失人们的信任,之后便很难发展了。
其它几种工作我不是都有体会,只是和同学和朋友聊天获得的一些信息。有这样几点可供借鉴:
近年来,航运整体形势比较不错,因此从事航运业务的人们收入比较好,其中以从事散货的船公司和租船公司为甚。
带中字头的大国企一直是受欢迎的,这种企业可以提供给新人很好的锻炼机会,我想在短期内,大国企的这种优势会一直存在。
国家机关是比较稳定的,也比较舒服和省心。但对一般人而言收入方面和职位晋升方面不会有特别大的突破。因此希望在金钱方面需求高的,要少考虑一些,除非干一段时间后便辞职,而可以想象,这实际上很困难的,因为要克服已有的惰性是不容易的。
在仲裁委员会、互保协会、船公司的商务保赔部门以及保险公司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出来做律师也是很可行的,很多做律师做的比较成功的都是这样一条路。
货代公司事务比较繁杂,知识含量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自己比较愿意在社会上打拼,而且善于人际交往的话,这一行也是赚钱较快的方向之一。据说,我上届已有一位师兄在青岛自己做了一个不小的货代企业。
船代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也是事务繁杂,知识含量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比较难有所好的发展。不过做一段船代之后,再做别的也是挺好的。
在校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在校期间应该多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宏观的框架性的东西,比如你应该学习到目前世界上整体的海运业务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各国之间的比较,都有什么样的相关行业(除了我上面提到的,还有别的好多的),你学的海商法(包括其中的细分)在整个的航运行业之中是什么样的位置,是什么作用,你学的海商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之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你对哪个行业方向哪个法律方向更为感兴趣,你更适合哪个方向。等等。
同时,应该在学校期间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这是之后工作时一直适用和受益的。
虽然学校有不足之处,但客观的说,逐步认识到在学校中的所学对工作是绝对有用的。
找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首先,要了解这个公司的企业性质、规模、所从事的行业分工、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地点,如果这几项指标都还不错的话,那么这个企业一般来说都会不错的。
在面试时要思路敏捷,并很重要的是要给人以坦诚的感觉。
加入这个公司后,综合别人的评价以及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并不好的话,要及时调整。

B. 交通事故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一般的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构成交通肇事罪才是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由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事故各方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以在3日内申请复核一次。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一般属于民事案件。构成交通肇事罪才是刑事案件。

(2)一带一路海商法扩展阅读: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是指发生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当事人心理状态处于故意,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C. 航海技术专业考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问题是考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海商法硕士还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我建议海商法~

D. 海商法专业怎样

海商法是小众群体,总的来说属于航运大圈子里的一员。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为你解答海商法专业的收入、前景。1、人脉就法律专业而言,开设民法等普通法学专业的学校成百上千,但开设海商法本科的学校就只有三个: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其中前两个学校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笔记比较高,也就是说你在行业内遇到的人几乎都是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工作中随时随地都可见师哥师姐、师弟师妹。就航运行业来说,海商法接触的客户、人群主要有:船公司、船员、货代、外贸企业、海事局、海事法官等,这些人群里面,船员、船公司管理人员、船公司法务、货代/外贸企业员工、海事局/海事法院领导等大多数是来自于两所海事大学,就船公司、海事局、海事法院等单位而言,甚至很难碰到不是海事大学毕业的人,用业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圈子真的很小。
2、专业性上文提到海商法是小众群体,普通民商法律师提到海商法就头疼,因为海商法知识体系与我国普通民商法有较大差异,来源、沿袭于传统的国际海事实践,与英国法有较大关联,因此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一定是少数经营一类的。在航运行业整个生态圈内,法律专业术语中上层,相较货代、船员群体而言,如果你是船公司法务、海事律师、海事法官,那么在行业内也算是过得去了。但凡学习海商法都会接触英国法、劳氏法律报告、英国合同法保险法、涉外仲裁,接触的文书很多都是英文,不时需要检索英国案例、与国外律师沟通,沾了英伦气息,也算是高大上了。像上面的两个海事大学都有劳氏案例的分析课程,这在其他法学院是根本不可能开设这种的,包括多没接触过海商法的法学专业的人都连劳氏法律报告是啥都不知道。
3、收入少数人一定不会太差,一个船公司法务就那么一两个,全国海事法院也就十个,如果耐心统计,全国那些海事律师、海事法官、海商海事法务人员是数的过来的,但他们接触、处理的都是大案,随便一艘船的标的动则几千万上亿,货损也是几十万几百万计算,一条船一天的租金就是几千几万美金,你的工作可能会给公司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工资也不会太低,相较公司其他普通岗位而言会略有优势。从海事律师的角度看,比一般民商律师的待遇要优厚得多。
4、前景海商法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比较多,主要也是去英国——南安或西旺斯,国内海商法硕士上海海事大学每年招收一百人左右,大连海事每年招收五十人左右,而上海每年报名人数上千人,录取分数线也较高,因此考研难度也不小,至于读海商法博士的人就真的不多。但学历不是这个专业的关键,英语水平可能更关键。甚至前几年有人还说是否通过司法考试也不是关键,但这几年普遍认为海商法专业学生也最好是通过司考,毕竟要说的过去。海事法院就那么几个,做法官的难度是很大的,又不太可能去一般的法院,所以这条路比较难走,就算进了法院也难得往上提升。也有大把放弃法律专业的,比如到船公司做操作,也有的进了银行,近几年进保险公司的人比较多,人保、平安、太保等等都有,待遇也还不奈,都是大国企啊!还有就是考海事局的公务员,里面不少有要求专业是学海商法的,总的来说,海商法和普通法就业相对容易,单位比较NICE,选择面也很广,可海可普。

E. 我国海商法该从哪些方面修订

没有官方结论,都是学者观点

F. 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到底全国排名如何,能和哪些知名大学法学院抗衡

你想进国航,不如呆在海商法。跟你说,海商法本来就是从国航系分出去的。原来国航国法都是一家的。SMU的海商法是业内的顶级水平,一般都认我们这块牌子的。客观的说,把SMU的法学放在所有的法学专业里,那是不能跟名校相比的。但海商法是非常非常专业,而有特色的。你航运业务不好,这个法你也学不好。更何况不是海大的其他法学想吃这块肉,难的很~
国航虽是SMU的王牌专业,你也能转专业进来,年级排名前10%的你可以进来。不过你要想好,读国航是相当苦的,除了法学的东西你都要学会,还要读金融的,航运业务当然也比法学的专一点,他们其他的法律比我们多学一些(什么知识产权法这种。。。要我说就是鸡肋)。也算是各有所长。
出来工作,当然是法学的进的地方漂亮点,律所,各大航企的商务部等等,其实吧出来工作还是看个人的。
我们海大新校的环境那是一个鼎~没办法,刚建成,又是拨巨款造的。住宿条件硬件设施优良,不过芦潮港那边风大~在海边嘛~
大一进来直接去新校了,呵呵,我们就没这么幸福,我们要做老校区最后一届咯~~笔记本随便带~~海大就2点不爽,出早操跟晚点名~~哈哈 不过你会习惯的。
你们海商法专业的老师,还是一个顶~好多老师我都去听过课,相当不错,经验丰富,学术力量强。你想你们就1个海商法专业,就有一个法学院。呵呵~~海商法的学生可是我们SMU的宝贝~
就你们法学和国外大学合作的么,斯旺西大学的海商法,也是业界有名的学府。还有南安普顿大学海商法,说是海商法的鼻祖学校。怎么说呢~中国,海商法学术力量最雄厚的,就是我们海大的海商法,我们还有海商法研究生专业对吧。
好了。。。不说了~~欢迎你早点来~~当然你要是喜欢国航~~我们国航的大门也为你敞开~~哈哈~~

G. 上海海事大学 海商法 就业前景

法学是中国就业最难专业之一,难是大势所趋,复旦法学毕业都很多改行的回,华东政法就业问题也不是一答年两年了,这两所学校法律都比海事好吧,上海海事大学生海商法硕士研究生杨元元被逼自杀案件让此学校,此专业名扬海内外,我同学是里面学生,这专业除非有门路才能混进海事局等(也在里面做个小职员),否则也只有“被就业”的份了,考研嘛给自己多点信心,都只有越考越好的,哪有原来国家211,现在屈尊到二本普通学校的,至少也填个国家211 ,这样也不枉费自己读4年本科,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H. 我们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帮厂里运输了一批货物,由于装运不当,导致一件价值为10000元的货物全损,现厂里要

物流公司运送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货物运输日益频繁。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郑州的物流公司以其迅捷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成为促进郑州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也应当看到,作为托运方的物流公司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给社会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因货物运输合同与作为承运方的客户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双方尤其是对货物损失(指货物毁损、灭失,下同)赔偿额公平性的认识存在原则性差异,对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有不同的认识。

一、基层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处理

1、法律依据

司法实践中,基层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依据的是《合同法》分则中运输合同部分的规定以及相关的特别法律法规的规定。

2、裁判结果:

(1)一般情形:

对物流公司运输过程中造成货物的毁损、灭失的,基层法院一般是判决物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基层法院认为:作为客户托运人将货物交付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公司后,物流公司应当按合同的约定将托运人交付的货物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在运送过程中,物流公司实际上已成为货物的实际保管人,保证货物的安全也是物流公司的基本义务。

(2)特别情形:

基层法院在物流公司能够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发生的原因属如下法定情形之一的(不可抗力、货物的自然属性货、货物自身的合理损耗、托运人或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则可作出物流公司免责的判决。基层法院认为:一方面,只有上述四种情形属法律规定的免责情形,《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法律规定的上述四种免责情形是物流公司的能力范围之外的,让物流公司履行其能力范围之外的义务,不符合公平理念。物流公司在其能力范围内尽到了货物的妥善保管义务后,对该货物的损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物流公司在货物运输中的不同运输方式及相关法规规定

按照运输方式不同,物流公司的货物运输分为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水路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五大类。签订不同运输方式的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相关的赔偿条款也有所区别:

(一)铁路运输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1年5月1日施行)第17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对承运的货物、包裹、行李自接受承运时起到交付时止发生的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或者损坏,承担赔偿责任:

(1)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申请办理保价运输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保价额。

(2)未按保价运输承运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的赔偿限额;如果损失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不适用赔偿限额的规定,按照实际损失赔偿。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托运人或者旅客根据自愿,可以办理保价运输,也可以办理货物运输保险;还可以既不办理保价运输,也不办理货物运输保险。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办理保价运输或者货物运输保险。”

(二)汽车货物运输合同:适用《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实施)第312条:“货物的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法律、行政法规对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和赔偿限额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水路运输合同:适用《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21条:“ 托运人托运货物,可以办理保价运输。货物发生损坏、灭失,承运人应当按照货物的声明价值进行赔偿,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实际价值低于声明价值的,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赔偿。”第48条:“ 承运人对运输合同履行过程中货物的损坏、灭失或者迟延交付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四)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优先适用我国已经参加或者批准的国际公约、《海商法》(1993年7月1日实施)。对货物损失的赔偿,《海商法》规定有:

1、货物灭失的赔偿额,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计算(第55条);

2、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赔偿限额,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二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但是,托运人在货物装运前已经申报其性质和价值,并在提单中载明的,或者承运人与托运人已经另行约定高于本条规定的赔偿限额的除外(第56条)。

3、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和迟延交付同时发生的,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适用本法第56条规定的限额(第57条)。

(五)航空货物运输合同:

1、国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6年3月1日实施)(1)因发生在航空运输期间的事件,造成货物毁灭、遗失或者损坏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第125条);

(2)对运输的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每公斤人民币100 元(《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第3条2006 年3月28日起施行)。

2、国际货物运输合同:适用《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我国于2005年2月28日加入)

(1)对于因货物毁灭、遗失或者损坏而产生的损失,只要造成损失的事件是在航空运输期间发生的,承运人就应当承担责任(第18条);

(2)在货物运输中造成毁灭、遗失、损坏或者延误的,承运人的责任以每公斤17特别提款权为限,除非托运人在向承运人交运包件时,特别声明在目的地点交付时的利益,并在必要时支付附加费。在此种情况下,除承运人证明托运人声明的金额高于在目的地点交付时托运人的实际利益外,承运人在声明金额范围内承担责任(第22第3款)。

(3)就第22条第3款而言,承运人的责任以每公斤250货币单位为限。此种货币单位相当于含有千分之九百纯度的六十五点五毫克的黄金。各项金额可换算为有关国家货币,取其整数。各项金额与国家货币的换算,应当按照该有关国家的法律进行(第23条)。

综上所述,铁路货物运输及国内航空货物运输适用主管部分的限价赔偿;海上货物运输及国际货物航空运输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然后是《海商法》、《民用航空法》,基本也是限价赔偿。汽车货物运输及水路货物运输过程货物损失赔偿,适用《合同法》规定。多式联运货物损失发生的运输区段不能确定的,也适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赔偿。

三、《合同法》分则中运输合同的适用范围

(一)《合同法》适用的几大类的运输合同。

《合同法》分则中的运输合同条款对适用范围并没有具体规定,根据合同法第2条 规定,《合同法》分则中的运输合同条款的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签订的货物运输合同”。把《合同法》分则的运输合同条款理解为只适用于汽车货物运输没有法律依据。

(二)《合同法》与其他法律不一致情况下的适用。

《合同法》第123条规定:“ 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笔者认为,“其他法律”包括我国已参加或者批准的国际公约,而且要优先适用该国际公约。铁路运输合同优先适用《铁路法》;海上运输合同优先适用我国已参加或者批准的国际公约、《海商法》;航空运输合同国内运输优先适用《民用航空法》、国际货物航空运输优先适用《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上述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合同法》。汽车货物运输合同适用《合同法》。《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汽车货物运输规则》为交通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故水路货物运输与汽车货物运输应当优先适用《合同法》。

四、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中货物损失赔偿限额约定条款的效力

货物运输合同中,作为承运人的物流公司一般提供格式合同,预先对货物损失赔偿限额作出规定,这也是物流公司迅捷的优势之一,但这种赔偿限额与货物实际价值太大差距的规定往往成为货物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争议焦点。

货物运输合同中货物损失的赔偿额应区分不同予以确定:一是法律明确规定赔偿限额的,当事人双方约定货物损失赔偿额的两种情形,一种是约定低于法律规定的情形,应当适用法律的规定,因为法律对货物损失赔偿规定是最低限额的赔偿规定,低于该规定的当然无效;另一种是约定高于法律规定的情形,适用约定,因为法律虽然对货物损失赔偿作出了规定,但该规定是最低限额的赔偿规定,法律并没有禁止合同各方高于限额的约定,故应当确认该约定的效力。二是法律未对货物损害赔偿作出规定,当事人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应当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如果依照该条仍不能按照确定的,应当按照交付或者应当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计算赔偿数额。三是法律未对货物损害赔偿作出规定,当事人虽作出约定,但约定明显低于货物损害的实际价值发生的纠纷。此时要注意该货物赔偿限额条款的确认,是否属于格式条款。如果约定的该赔偿条款不属于格式条款,则托运人可依据《合同法》114条第二款的规定要求予以增加;如果该赔偿条款的“约定”属于格式条款,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应作出对承运方不利的解释,既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认定货物赔偿条款是否属格式条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认定:(1)是该条款的是否可以协商。对运输合同中格式赔偿条款的无协商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即要么接受,要么走开,从而排除了一般双务合同的平等协商(要约与承诺)过程,这是格式合同的最主要特征。(2)货物损害赔偿额的条款是否由一方预先拟定。一般而言,普通合同的条款都是由双方在平等协商过程中确定的,每个条款都体现了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和缔约目的。而在格式合同中,条款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由使用人预先确定和设置好的,并未与相对人能进行平等的协商。(3)运输合同中作为承运方的物流公司和作为托运方的发货人双方地位是否明显不平等。在格式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明显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既有双方缔结合同背景中经济实力与地位的差异(通常表现为一方为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益企业),也有在定合同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如条款由一方预先拟定,另一方要么接受要么走开。应该说,这种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是格式合同产生的直接根源。(4)该货物运输合同的要约是否具有广泛性、持续性和细节性 。广泛性是指格式合同的使用人是针对不特定多数的相对人发出邀约的,而非针对某一特定相对人。持续性是指格式合同是为就同种或同类情况的反复使用而制定的,并非一次使用便告终结。细节性是指格式合同的要约中一般都包括了合同的全部条款,内容详尽具体,直接可结合实际应用。

从审判实际结果来看,在没有法律对最低赔偿额作出规定时,对当事人明显低于货物价值的损害赔偿约定,法院一般认定为格式条款,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处理。

适用格式条款,在节约订约费用、时间,简化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过程,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显失公平的格式条款,而合同的相对方由于其自身地位的原因,对格式条款只能表示“要么接受,要么走(take it or leave it)。因此我国《合同法》加强对格式条款的规范,第40条明确作出对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的规定。并在第四十一条有进一步作出应对格式条款提供方作出不利解释的规定。

五、从公平角度看运输合同中的货物损害赔偿以及承运方可以采取的对策

关于运输合同中货物损害的赔偿,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立法上存在社会价值的博弈问题。

从商人追求最大利益的角度来讲,在托运人一方,可能会存在其托运货物的价值本身极低,但出现毁损时,可能会出现承运方按照约定的货物价值的数倍进行赔偿,其得到的利益要高于货物价值本身而造成对社会整体不公平地情况,也可能存在承运货物价值很高时,承运方按实际价值赔偿,则会使承运方仅收取很少的运费却要支付巨额赔偿款的情况,对整个物流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但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今天,如果在承运货物毁损时,并不能排除承运方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造成货物毁损,或因运费并不高而对承运货物进行懈怠管理的情况,此时仅仅按照双方约定不超过货物运费的数倍进行赔偿,则对托运人一方,显然也极为不公平。

根据《合同法》第288条,货物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的标的是运输行为,并非货物本身。运输费用=运输行为≠货物价值,赔偿本身只针对运输行为瑕疵而非针对货物价值对价进行赔偿。如果仅主张限额条款无效按货物价值赔偿,即赔偿额=货物价值≠运输费用,也会造成针对承运人利益的另一种严重不公平。

鉴于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以及货物运输关系中,对货物价值的对价赔偿往往通过货物运输保险来弥补的国际惯例,以及《铁路法》、《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汽车货物运输规则》、《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均有倡导性条款的规定。作为承运人的物流公司在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时,一方面要明确告知对方所运货物的损毁、灭失风险,履行充分的告知义务,要求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化解因货物运输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对运输货物的损害赔偿条款作出灵活规定,留有协商的余地,拟定为可变动的条款,避免被认定为格式条款而引起的不利后果。

希望能帮到你

I. 毕业论文摘要;能否帮我翻译成英文,谢谢..

If the bill of lading is the cornerston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shipping, so as the situation changes,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original bill of lading practice phenomenon is insurmountable difficulties, and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ecause it shake transaction documents, failure of credit mechanism, has become customary practices regarding the alternative delivery.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the problem is there is a legal vacuum many and the fuzzy zone, resulting in no unified theory dispute problems as one falls and the judiciary of the applicable law.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ing goods without original bill of lading in bulk cargo, container transport, umbrella liquid cargo transportation are high proportion. In the nearly 10 years of China's maritime trial,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bill of lading disputes bearing a ri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number of cases accounted for only a few years about this year the number of about 5%, at present China's annual total trial delivery without original bill of lading case is equivalent to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n,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B / L is a kind of what kind of behavior,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bill of lad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the meaning, nature, civil disputes and address four aspects of paths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on delivery of goods without problems, in order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law, t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to better maintain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热点内容
中国防疫法规 发布:2025-09-11 05:35:03 浏览:161
2013年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11 05:15:33 浏览:571
民法红线 发布:2025-09-11 05:04:28 浏览:340
离婚法律顾问免费咨询 发布:2025-09-11 05:04:26 浏览: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汇编 发布:2025-09-11 04:55:51 浏览:615
民事诉讼法保障什么 发布:2025-09-11 04:45:57 浏览:485
2017司法考试政策 发布:2025-09-11 04:43:33 浏览:115
小企业负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1 04:39:47 浏览:794
建筑工程法律责任案例 发布:2025-09-11 04:20:00 浏览:693
l连带责任的法律条文 发布:2025-09-11 04:04:12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