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务员法司法

公务员法司法

发布时间: 2021-11-15 13:08:27

『壹』 国家公务员法律和法学的区别

法学和法律区别:

一、法学和法律定义不同。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二、法学和法律范围不同。法学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大类,也是中国大学的十大学科体系之一,包括法学、政治学、公安学、社会学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将法学专业称之为法律专业。在法律形式上,虽然也制定和修改了若干重要法典,但一般采用单行法、特别法形式。

三、法学和法律特点不同。法学最大的特点是要论证实践中如何体现价值(或者说怎么证实价值已经实现),这一论证形成了所有的法学部门分支。法学价值是否实现或者怎么实现的论证,是经验性的,可验证的,因而是科学的。在价值推导方面,法律也要公理理论。

(1)公务员法司法扩展阅读:

功利点来看。两者各有利弊。法律硕士,关键不在于这个硕士怎么样,而在于你的原来基础是什么,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本科专业为工程、机械、医学以及文科的金融、贸易专业再选择法律硕士绝对是一个助推器。具有如此知识背景的人是相当受欢迎的。

尤其是读医学的,还有搞知识产权的,这两类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没办法呵。我这样的纯文科生在医学、技术领域绝对是示弱的:

除了法学本科毕业的别无选择只能考法学硕士外,对于以上各类人等,我建议还是读法律硕士比较稳妥,一方面比较容易考,因为毕竟对专业要球相对低,另一方面你读出来后主要还是考虑从事本科专业的相关领域,如果要就此跻身公检法专业,则对于理论的要求可能相对高些。

当然,上述建议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对于学外语的人来说,选择考国际法的法学硕士就不失为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具体理由我不解释了。再补充一点上面遗漏的。法学硕士因为专业性强是分科的,而法律硕士则是所谓的通才教育。

『贰』 公务员法

http://ke..com/view/30335.htm

『叁』 《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关于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总括性规定,二是关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
一、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总括性规定,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务员的范围、条件、义务与权利,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公务员管理机构以及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等。
二、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处分、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等。
三、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四、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五、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六、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肆』 法官用公务员法审理劳动合同制度无知,违法但是多个司法机关视而不见,故意不纠正违法,请问在中国还是

很正常,法律在很大层面上还是要屈服于当地权威的。可以逐级上诉甚至上访,和当地政府搞翻了也就啥也不怕了。

『伍』 公务员司法基层工作

专业不限,肯定是不需要司法专业考试了
不过笔试通过,面试肯定涉及到法律的一些基本常识
如果你笔试通过,恶补一下吧

『陆』 公务员法和公务员法实施细则是一回事吗

公务员录用考试规则不同,以下是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规则(试行)供参考。
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细则(试行)

1章一般规定1条为了规范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确保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的新录用公务员,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制定规则。第二条适用于本省各级机关聘用的主管部门和其他同等级别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调查工作。贯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第三项检查工作。第第四条考核对象是由公务员录用通知书规定的入围考试比例,体检合格人员。第二章考察县级以上第五名公务员的组织实施情况,组织、指导、监督、协调辖区内公务员的招聘工作,具体实施招生制度。第六在实施调查时,应选择2强责任心、作风诚实、公正办案的人员组成巡视组。应避免夫妻关系、第七名成员之间的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旁系亲属关系、近亲婚姻关系或其他回避义务。
第八成员在检查工作组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客观公正,不得弄虚作假、歪曲事实;
(2)集体诉讼,不研究组集体意见替代;
(三)到保守秘密,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检查和调查;
(四)诚实,不收受礼金、礼品卡和礼品,接受宴请等。
第九,如果需要检查的国家(地区)的,可以委托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在香港和澳门的外交实施的监察专员办公室部。

第三:第十内容和标准检验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研究对象的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绩效、遵纪守法、自律和回避等方面的情况需要,审查检查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第第十一条检验周期一般为60天,自公布调查对象之日起。结论是:公务员考核期间应具备合格或不合格的条件。
第十二研究证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有党的路线,严重违反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经有关部门;
(2)被开除共产党中国的性格开除,中国共青团组成员配置;
(三)通过劳动或近两年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接受再教育;
(四)用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和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条件下,由有关部门处罚的,或有组织、利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啊,别人的健康,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五)是邪教,当局确定毒品、色情、盗窃、贪污、贿赂、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受到行政警告处分不到一年,受到行政记过处分以上处罚不到两年,或聚会,在不到一年的集团或在不到两年的警告、严重警告和处罚,或在学习期间的警告,严重警告点满一年或受到任何处罚不到两年;
(七)近年来,不止一次,并决定在机构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因严重违反纪律、规章制度和单位解除劳动(聘用)不到一年的合同;
(八)不符合资格,或纪律的欺诈,在招聘
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九)不应该用于其他公务员的情况。因涉嫌违纪,受到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的,司法程序没有

考拉巴巴——轻松考试,为梦想加油

『柒』 公务员和司法

第一 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我个人认为司法考试比较难。
因为很多考取了公务员,却无法通过司法考试。
第二 前途方面,通过司法考试,有利于你考取公务员(专业试免考,按满分50分计算,很占便宜),也有利于你今后公务员的发展。进入公检法部门后容易提拔。就算以后辞职下海做律师,也积累的人脉,不用再为司法考试发愁。
公务员工资稳定,经常有应酬,吃喝玩乐。做律师比较辛苦,能干的话,收入是很可观的。
第三 现在复习司法考试 等考出来再考公务员,是可以的。因为这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特别是报考公检法部门职位的话。

通过司法考试,对你报考公务员,特别是有专业试的职位,帮助相当大。
你可以到当地人才网或人事考试网上面看笔试成绩公告,很多进入面试的,都是在笔试中,专业试满分的。如果你没有过司法考试,就算你再厉害,也很难考得40分以上,(满分50分)很少很少!!!
所以,你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当然,可以先考一下公务员,积累经验也好。
但据过来人经验,公务员考试,最好是一鼓作气一次通过。
有些朋友考了3年都进入了面试,但在面试上被别人翻盘,心里会有阴影的,对自己的打击也很大。有实力,也需要一点运气。
选择你运气最好的那年,冲击!!!!

『捌』 公务员法适用哪些人

对象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再加上国家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有哪些情形,不得辞去公职

《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以下情况不得辞去公职:

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辞退公务员,按照管理权限决定,辞退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公务员。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9)公务员法司法扩展阅读: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热点内容
2013年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11 05:15:33 浏览:571
民法红线 发布:2025-09-11 05:04:28 浏览:340
离婚法律顾问免费咨询 发布:2025-09-11 05:04:26 浏览: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汇编 发布:2025-09-11 04:55:51 浏览:615
民事诉讼法保障什么 发布:2025-09-11 04:45:57 浏览:485
2017司法考试政策 发布:2025-09-11 04:43:33 浏览:115
小企业负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1 04:39:47 浏览:794
建筑工程法律责任案例 发布:2025-09-11 04:20:00 浏览:693
l连带责任的法律条文 发布:2025-09-11 04:04:12 浏览:938
有关道德的谜语 发布:2025-09-11 04:03:35 浏览: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