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华北人民法院

华北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 2021-11-23 21:20:23

A. 最高法巡回法庭有几个

最高法巡回法庭有6个,涵盖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华北。

B. 马上金融是合法的吗 法院会受理吗

会受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中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消费金融是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一般指机构或企业为个人提供的、以日常消费(不包括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主要需求的小额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诉求,只要符合法院起诉条件的,法院会接收起诉状。
下面是法院起诉的步骤:
1、 提出申请:提交起诉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 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 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 立案: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 缴费: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 开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C. 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什么意思

现在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与行政区划同步设计的,省有省法院和检察院,市有市法院回和检察院,县答有县法院和检察院。每个法院和检察院的管辖范围限于本行政区。未来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目前还没有具体方案。可能会是这样,在各大区(华北、东北等)设一个巡回法院和一个巡回检察院,直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理大区内案件。

D. 什么是保险司法案件

保险纠纷案件的管辖,民事诉讼法有原则的规定,即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进一步明确涉及运输工具和货物运输的保险纠纷的管辖,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司法实践证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这两条规定是合适的,并没有引起争议。倒是由于保险公司的架构复杂而涉及的诉讼主体问题,经常会引起管辖争议。对于此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保险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八条第二款中作了明确:“保险公司依法成立的各级分支机构享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人民法院在审理保险纠纷案件时不得将签定保险合同的分支机构的上级公司或者总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这是一个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规定。但是征求意见稿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需要重新斟酌,该条款规定:“(管辖法院及诉讼主体问题)保险纠纷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就目前现实而言,通常保险合同会有仲裁或诉讼的选择条款,但选择仲裁的极少,而另行约定诉讼管辖法院的更少,只限于个别大的保单。就普遍而言,如果按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将被告住所地作为惟一的法定管辖法院,在实践中会有问题:笔者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件:华南某市的药品销售公司向华北某地的一家药厂购买药品,并委托该药厂安排货运和购买货运保险,当装满药品的大卡车行至南京附近时,车辆起火燃烧,药品大部分被烧毁,车辆也损坏严重并殃及现场的其他财产,当地消防机关赶来灭火后,公安交警就把该卡车和货物扣押。而由于承运人是一个个体运输户,遇到这次事故已经损失惨重,根本无力再对药品公司进行赔偿。药品公司又与保险公司在赔偿数额上与残余物资的作价上相持不下,只得通过诉讼解决。最后原告按最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选择了在事故发生地(也是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个选择应该是合适的,它方便了人民法院的取证、鉴定(公估)机构实施鉴定、确定损失的范围和数额。有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并作出相应处理。但是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那就别无选择,只能到被告(保险公司)住所地也就是华北某地去诉讼了。而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华北某地法院的承办法官和鉴定机构人员(法院通常是指定法院所在地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都要到南京附近来取证办案,这非常不利于案件的审理。当然如果本案原告选择了运输目的地的法院管辖,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但是针对在海运、航空运输中发生的保险纠纷的一些状况,规定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和运输目的地作为管辖法院是有必要的。而单纯以被告住所地为管辖法院,也照顾不到大型商业保险中的异地承保和统括保单业务的复杂情况。因此,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涉及到几个问题:一、司法解释能否限制、改变法律本身的规定,这是一个立法权限和法理的问题。二、新的司法解释和原来的司法解释如何平衡衔接,这是一个避免准立法冲突的问题。三、确定民事诉讼管辖应优先考虑的是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便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和查明案件事实。这又是一个诉讼成本和审判效率的问题。当然,允许保险合同的当事人约定选择管辖法院是民事立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表现,但应当综合考察我国已有的民事诉讼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在此,建议将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修改为:“(管辖法院及诉讼主体问题)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或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另有约定的除外。”附: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E.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华北的分院在哪

最高人民法院华北分院设在北京

F. 中央成立巡回法庭都接受什么案件

一些当事人、特别是跨行政区划案件的当事人,在打官司时非常在意管辖的问题,因为在内这些案件容的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在一方当事人所在地法院审,即使法院公正裁判了,外地一方当事人也会怀疑不公正。设立巡回法庭后,未来大部分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民事、行政案件,都将进入巡回法庭审理。

G.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战生平

是“谢觉‘哉抄’”

谢觉哉(1883-197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原名维鋆[jun],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省宁乡人。1921年参加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编辑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和《上海日报》。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工农日报》主编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秘书,后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试拟《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新中国成立后,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会议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善诗文,尤以联语胜。有《谢老诗选》、《谢觉哉文集》、《谢觉哉日记》等传世。

H. 董必武任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1886年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人物生平
董必武同志于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清贫的教师家中。十八岁考取秀才。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影响,拥护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军政府中担任工作。1914年他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曾会见亡命日本的孙中山先生。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的险恶环境下,他毅然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策动讨袁的军事活动,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总结中国旧董必武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对比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经验,从中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列宁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同志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一名优秀战士,董必武同志走上在中国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新的革命征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期间,董必武同志是湖北省和武汉地区轰轰烈烈大革命运动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在湖北和全国都很有声望。他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身份,作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在发动工农群众、创办革命报刊、争取军阀部队起义、支援北伐胜利进军等等方面,都取得出色的成绩。特别是放手发动拥有二百几十万农协会员的湖北农民运动,形成强大的革命声势,同湖南农民运动交相辉映,对促进大革命迅速向长江流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当时他的工作中也难免带有党的幼年期的弱点,但是,他对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和支持工农运动的坚定的原则立场,是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领导人的立场相对立的。董必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以重金悬赏通缉董必武同志。他毫不畏惧,迅速转入秘密活动。1928年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学习。他抓紧在那里的三年多时间,刻苦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注意联系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经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为他后来坚持毛泽东思想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1932年他回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10月起,他参加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年近半百,历尽千难万险,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更是热烈拥护和坚决支持。在党中央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地批判张国焘的错误,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为培养大批党的骨干、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付出巨大的精力。[4]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同志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他协助周恩来同志,参加同国民党当局的谈判,领导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抗战初期在武汉,他利用合法身份和他在湖北广泛的社会影响,大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宣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人民战争思想。他直接领导中共湖北省委,抵制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干扰,团结当地爱国人士,创办七里坪、汤池等训练班,为开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培养大批骨干。到重庆后,他作为中共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或是同我党其他参政员一道,或是单枪匹马,在这个会议上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动进行英勇机智的斗争。他模范地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爱国人士、地方实力派和国际友好人士,为坚持国共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作出重大贡献。1944年党中央提前为他作六十大寿,对他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党中央在贺电中说:“现在你正代表着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高举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你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老战士,你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庆祝你的生日,将感到光荣。”
1945年4月,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向旅美侨胞和国际人士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解放区各方面的成绩,扩大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董必武同志继续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制止内战进行复杂艰巨的斗争。1947年春,国共两党谈判破裂,他率领中共代表团驻南京、上海办事处的同志撤返延安。随后,前往华北,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和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紧张地投入支援解放战争的工作。1948年8月,他主持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经过这次大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他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接着,他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进行立法方面的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必武同志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同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密团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决策,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董必武同志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和以后的历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从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起,历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3年在十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工作中的建树甚多。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农民运动、统一战线工作、反动统治区党的秘密工作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I. 巡回法庭的正式设置

为依法及时公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等案件,推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央精神及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结合审判工作实际,设立巡回法庭,受理巡回区内相关案件。此前,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巡回法庭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巡回法庭是最高法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和决定,是最高法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2014年6月,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前所长王公义在接受专访时即提出,最高法可能设立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六大“巡回法院”。每个分区成立一个巡回法院,巡回法院级别明显高于省级高级人民法院,未来案子不到最高人民法院去审理了,可直接在巡回法院审理,巡回法院就相当于最高法院的一个个分院。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2015年1月28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 ,巡回区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2015年1月31日上午在辽宁省沈阳市挂牌,巡回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
至此,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巡回法庭的先后挂牌标志着中国的司法改革继续向纵深迈进。
201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表示,2015年在广东深圳、辽宁沈阳设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二巡回法庭,积极探索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在方便当事人诉讼、就地解决纠纷、排除非法干预、提高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孟建柱要求,要总结试点经验,研究适时增设巡回法庭,完善巡回法庭管辖跨行政区划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的相关制度,健全巡回法庭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更好的发挥巡回法庭的功能。

热点内容
广东急立法内 发布:2025-08-28 17:41:12 浏览:217
法学柴荣 发布:2025-08-28 17:31:39 浏览:701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发布:2025-08-28 17:19:56 浏览:554
人民法院庭审直播 发布:2025-08-28 17:18:00 浏览:739
行政诉讼法第49条详情解释 发布:2025-08-28 16:46:57 浏览:223
绘画队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6:44:23 浏览:255
多媒体会议厅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8 16:43:07 浏览:373
诗歌中的道德 发布:2025-08-28 16:42:15 浏览:101
诉前联调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8 16:38:02 浏览:307
民法典宣传报 发布:2025-08-28 16:28:57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