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不正当利益

刑法不正当利益

发布时间: 2021-11-24 21:19:54

❶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获得不正当利益,犯罪了吗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获得不正当利益的,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只有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情况下,才不算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1)刑法不正当利益扩展阅读: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二)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

(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

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三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4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4条描述的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第一百六十专四条【对非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❸ 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一、经济行贿与一般行贿的界限
经济行贿是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而以行贿论的理论表述,是行贿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就属于行贿,不要求“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构罪要件。如何正确划清经济行贿与一般行贿的界限,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认识极不统一。有的认为凡是经济活动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均属于经济行贿,理由是,1985年“两高”《解答》规定在经济活动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而经济活动包括经济管理活动和经济贸易活动(参见陈兴良主编《刑法全书》第1321页)。经济往来主要指平等主体之间的贸易、劳务活动,而经济活动既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包括经济管理活动。刑法规定的是经济往来中的回扣、手续费,而不是经济管理中的所谓回扣、手续费等名义出现的行贿和受贿。回扣本身只产生于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的买卖双方,手续费、辛苦费、劳务费等则是因一定的劳务关系,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支付给提供劳务的一方的报酬。回扣、手续费等主要产生于推销商品、采购原料、联系企业经营等有关业务活动。实践中在银行信贷、发包工程及工程验收、决算等过程中以所谓回扣、手续费名义出现的行贿受贿问题严格说来,因其具有经济管理的内容与特征,只能属于一般行贿范畴。
二、以钱财进行“感情投资”的行贿认定
司法实践中,有的行贿人以各种名义向国家工作人员或有关单位送钱送物进行“感情投资”,过一定时间后提出请托要求,这种情况能否认定为行贿?根据刑法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如果行为人开始送钱送物并无明确的请托要求,只是为了联络感情、交朋友,过一定时间后提出请托的,因其送钱送物时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故意尚不明确,一般不能以行贿认定;但如果行贿人请托的事项早在其送钱送物之前就已产生,为以后提出请托打基础而以交朋友、联络感情为名,向国家工作人员送钱送物,然后再提出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应当认定为行贿。
三、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实现的行贿认定
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行贿人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已经得以实现,但在少数情况下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没有实现。这种情况下能否认定为行贿?对行贿人明知是不正当利益而为谋取这一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或有关单位送钱送物的,即使不正当利益没有得以实现也应认定为行贿。尽管这种情况下,收受财物一方的国家工作人员或有关单位可能既未答应也没有为请托人实施谋利行为,很可能不构成受贿罪,因为行贿与受贿并不完全是对合关系,不是有行贿就必然有受贿,或者有受贿就必然有行贿。
“两高”联合制定的共13条的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31日消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31日对外发布了《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两高”联合制定的共13条的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还明确,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向三人以上行贿的;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同时,对于何谓“谋取不正当利益”,司法解释认为,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的,应当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司法解释规定,多次行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行贿数额处罚。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与行贿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❹ 怎样理解《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的'不正当利益

《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本条规定的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直接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而是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应是不正当的利益,这是构成受贿罪的必要要件,从刑法理论讲这属于斡旋受贿。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不正当利益”的含义是处理这类案件的关键。
“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非法利益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政策所取得的利益,是法律、法规、政策禁止取得,而用非法手段取得的利益。非法利益不仅表现为获取手段的非法性或者说不正当性,更突出地表现为利益本身的违法性,非法利益的取得侵害了国家的法律秩序即国家的利益;所谓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是指非法利益以外的其它不正当利益,其利益的本身不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而是合法的。谋取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应抓住手段的不正当性这个实质,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正确区分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和正当利益的界限。按照利益主体的确定性来划分,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又可分为实质上的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和程序上的不应当得到的利益。实质上的不应当得到的利益是指,利益的主体已确定是他人,即利益是他人应当得到的,而你却得到了,并且得到的手段是一种强制性的掠夺,使他人的既定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二)请托人与受请托人之间的送收财物的行为本身的不正当性应与谋取利益手段的不当性区分开来。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正当的手段应当对利益的取得起到实质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一般表现为“掠夺”和“舞弊”。

❺ 什么是不正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05修订)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九、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案(刑法第164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分析说明]本罪成立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2) 向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行贿,而非国家工作人员; (3) 数额必须较大,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

热点内容
律师两头吃的征兆 发布:2025-08-28 04:05:00 浏览:239
立法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28 04:04:11 浏览:252
行政诉讼法第一修改 发布:2025-08-28 04:01:10 浏览:997
我市道德模范 发布:2025-08-28 03:58:18 浏览:948
道德安全法 发布:2025-08-28 03:56:08 浏览:670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发布:2025-08-28 03:44:18 浏览:57
因什么配置总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8 03:35:54 浏览:53
卢伟法官 发布:2025-08-28 03:28:31 浏览:604
扎兰屯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8 02:57:50 浏览:994
民事诉讼法二百五十三条加倍 发布:2025-08-28 02:56:57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