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关于消费者权益

民法典关于消费者权益

发布时间: 2021-11-25 05:16:30

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责任法》是如何修正民法

民法通则相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而言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制定的时间比较晚,如果与民法通则规定不一致,则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消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举一例说明,诉讼时效民法通则规定的出手不合格产品没有事先说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⑵ 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物权法》、《民法通则》、《侵权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

(2)民法典关于消费者权益扩展阅读

广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泛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

关于产品质量方面的立法:《产品质量法》《进出口检验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管理办法》《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等。

关于安全保障方面的立法:《食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化妆标识品管理规定》有关公平交易的法律:《计量法》《价格法》等。

消费者与经营者,国家与消费者,国家与经营者,其他社会组织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一般是指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1、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类型: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2、消费行为的目的:满足生活消费的需要;

3、经营者一般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人;

4、经营者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

5、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

⑶ 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上包括哪些

法律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这些属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容受到侵害。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⑷ 判断:宪法=民法+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不成立,宪法只是一个总纲,不是所有部门法的简单相加。

⑸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的关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全体公民消费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关系如下:
1、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和性质来看,与民法虽有联系,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消费者的权利与民事权利是不完全一致的,它已经超出了民法所确认的民事权力的范畴。其次,有一些对消费者保护的措施,不都是民事责任能包括的。比较典型的,像许多国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确认的召回制度,它不是民事责任,或者不是民事制裁措施,它主要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或者在有关产品责任领域里所采用的措施,它跟民事责任有很多区别,民事责任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是发生纠纷以后,要有一方提出请求,才产生民事责任。但是召回制度有政府的干预,不履行召回义务,政府应当主动干预。这和民法的民事责任不一样。
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从民法里分立出来的一部,我们在法律上把它称为“特别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既具有包括民法的规范,同时也包括行政法规范,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2、以对超市制定的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问题为例。格式条款是指一方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制定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的出现,对消费者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消费者尽管在和对方订约的时候,可以表示接受,也可以表示不接受,形式上好象符合民法的平等原则。但是实际上,消费者往往只能被迫接受,因此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格式条款的运用对民法的合同自由是一个冲击,为了强化对消费者保护,世界各国立法普遍都是都采取了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的措施。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 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此后,在《合同法》,又进一步做出了限制性规定,集中体现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和第41条的规定中,这些条款理应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提醒合理注意原则,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二是不合理免责条款无效原则,如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以及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其格式条款无效。三是作有利格式条款相对人解释原则,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如果不能依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合同法》的这些规定,无疑应当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规定。从而通过合同法的完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

⑹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有哪些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如下: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合同内法》

3、《劳动合同法》

4、《物权法》

5、《民法通容则》

6、《侵权法》

7、《产品质量法》

8、《专利法》

9、《着作权法》

10、《宪法》

拓展资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以下九种权利:

一、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不得受侵害;

二、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三、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受他人胁迫;

四、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质量、价格、计量交易条件等方面享有与所有消费者、经营者同等的权利;

五、求偿权。即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六、结社权。即消费者有成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也就是当前的消费者协会;

七、受教育权。即消费者有获得消费者权益方面知识的权利;

八、受尊重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习惯等受到尊重的权利;

九、监督权。即消费者有对商品、服务、经营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进行监督的权利。

⑺ 宪法中有关于消费者权益的部分吗

一国宪法确认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资产阶级国家称为人权、公民权。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分类
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平等权 2 .政治权利和自由 3 .宗教信仰自由 4 .人身自由权 5 .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6 .社会经济权 7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 .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9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政治权利和自由
其中政治权利和自由可分为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表现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可分为 1.人身自由权 2.住宅不受侵犯权 3.人格尊严权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可分为 1.财产权 2.劳动权 3.劳动者休息权 4.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5.获得物质帮助权 6.受教育权
获得救济的权利
获得救济的权利可分为 1.申诉、控告 2.取得国家赔偿权 3.取得国家补偿权
社会生活权利
1.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2.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3.妇女儿童权利等。
公民的平等权利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民法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项特别法,从广义上来讲属于民法的范畴

热点内容
律师两头吃的征兆 发布:2025-08-28 04:05:00 浏览:239
立法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28 04:04:11 浏览:252
行政诉讼法第一修改 发布:2025-08-28 04:01:10 浏览:997
我市道德模范 发布:2025-08-28 03:58:18 浏览:948
道德安全法 发布:2025-08-28 03:56:08 浏览:670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发布:2025-08-28 03:44:18 浏览:57
因什么配置总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8 03:35:54 浏览:53
卢伟法官 发布:2025-08-28 03:28:31 浏览:604
扎兰屯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8 02:57:50 浏览:994
民事诉讼法二百五十三条加倍 发布:2025-08-28 02:56:57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