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司考变化

民法司考变化

发布时间: 2021-11-27 22:03:47

司法考试变成法考,有哪些变化

一、须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范围扩大
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范围,由原来的4类职业扩展到9类职业。
司法考试制度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和担任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将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纳入到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范围。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法治人才选拔的“入口关”,这意味着在今后的法考考试中会进一步强化对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的考查力度,有利于切实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的能力素养,各位考生应该更加重视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及法理学等科目。
二、报考学历门槛提高
报名条件有新变化,提高了报名门槛,虽然司法部在这个制度设计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体现了对考生的温暖与关怀,但不可否认的是,非全日制、非法学本科生在未来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在法考的道路上不受任何限制。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法学教育打开了一扇窗,这是实现法学教育应用化和法律人才职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法学素养和法律综合素质的标尺之一。这意味着今后的法学教育也会发生改革,在法考考试命题方向会更加贴近社会,服务于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一考”变“两考”
卷式结构有新变化,大幅度提高案例题分值比重的规定,将一次性考试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两阶段,只有通过客观题考试的考生才可以参加当年的第二阶段的主观题考试,客观题的合格成绩在本年度和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这意味着今后的法考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多出没有标准答案的“活题”,突出考题的实践性,请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关注热点案例分析!!!
四、放宽政策有新变化
将国务院审批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辖县(县级市、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市、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1039个县级行政区域纳入放宽地域范围。
中央有关会议明确要求,在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实行与内地有一定差别的考试政策,适当降低考试门槛,让当地符合条件的人能够进得来、留得下。提醒各位考生在报考时可以了解相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政策。

② 重磅,今年司法考试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与来2016年相比,2017年司法考试大纲在总自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为加强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在宪法科目中增加了“特别行政区公职人员就职宣誓”考点。二是为贯彻落实《民法总则》,对民法科目相关章节内容及考点进行了调整完善,确保与《民法总则》规定一致。三是根据立法及司法实践发展,对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等科目的考点进行了修订完善,并根据2017年3月底前法律法规修订情况,对大纲附录法律法规目录进行了相应增删。四是在考试说明中明确,在数个试点考场采取部分试卷计算机答题的方式。

③ 2019年法考新政有哪些变化司法考试新政策

2019年的考试,由以前的2次变成3次,客观题考试分批次进行,主观题考试机考范围扩大。一是客观题考试由原来的一次一天完成,改为分两个批次进行;二是主观题考试由纸笔考试改为全面推行计算机化考试,同时为确有困难的部分考生保留纸笔考形式。8月12日下午,北京市司法局召开2019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北京考区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今年考试新变化。

北京39163人报名,设47个考点386个考场
2019年北京地区报名考试39163人,居全国第二,仍为全国最大独立考区。报名人员中男性比例40.9%,女性比例59.1%;35岁以下考生比例80.8%,最大年龄71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8岁。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北京考区将设47个考点,共386个考场,分布在西城、东城、海淀、朝阳、昌平、大兴、通州、石景山、丰台等九个区。
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客观题考试于8月31日、9月1日分两批次进行,考试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第二阶段主观题考试于10月13日进行,考试时间为8:30-12:30。考试方式为计算机化考试。
考试方式新变化:2次变3次,笔试改机考
2019年的考试,由以前的2次变成3次,客观题考试分批次进行,主观题考试机考范围扩大。一是客观题考试由原来的一次一天完成,改为分两个批次进行;二是主观题考试由纸笔考试改为全面推行计算机化考试,同时为确有困难的部分考生保留纸笔考形式。
此外,时间节点特殊。一是客观题考试时间与学校开学时间重合。适值新学期学生返校和新生入学。二是考试时间与70周年大庆时间靠近。北京作为全国最大的独立考区,考生人数众多,考区周边环境、考点秩序稳定等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200万元投入配置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和视频巡查系统
据介绍,北京加大资金投入,防范高科技作弊,切实维护考试公平公正。今年仅在预防、打击违纪作弊方面投入200万元,用于配置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和视频巡查系统。在47个考点386个考场设置集人像比对和身份识别功能为一体的考务安全管理系统,确保考生身份准确,严防替考;考点派驻无线信号监测车,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探测和识别。
客观题成绩合格才可报考第二阶段主观题考试
据了解,客观题考完五天之后将发布主观题考试公告,成绩合格者可以报考第二阶段主观题考试。报名交费时间较短,请及时关注北京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平台和我们给大家推送的短信,确保按时报名。通过客观题、未通过主观题考生,可继续参加下一年的主观题考试。客观题考试成绩合格有效期为两年,当年未通过主观题考试的考生,还可第二年再次参加主观题考试。
温馨提示:
2019年实行两阶段考试,新的变化会给考生带来一定影响,提请广大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一)考前注意事项
1、提前熟悉考点线路与环境,确保按时参考。希望考生提前熟悉考点地址和环境,尤其是客观题考试期间,人流、车流量大,请选择最佳出行路线与方式,以免延误考试。
2、提前一定时间到达考场,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在所有考场实行人像比对和身份识别,确保考生身份准确与考场安全,希望大家提前30分钟到场。
(二)考中注意事项
1、考试期间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请考生不要着急,监考老师将及时为考生启用备用机,考试系统会自动保存答题信息,若耽误时间,将会按规定补时。
2、主观题考试时间较长,请做好体力与精力准备。第二阶段考试时长4个小时,早上8点半到中午12点半,对人的体力和脑力是一个考验,希望考生做好心理和身体准备。
【来源:北京网】

④ 司考必读:《民法总则》中的诉讼时效制度有哪些改变

您好!《民法总则》中的诉讼时效制度相较《民法通则》有一些变化,还增补了一些新规定。最版大权的变化是《民法总则》第188条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从两年延长到了三年。起诉的时间点,不只是从权利人知道权利受侵害的时间计算,还要从义务人的角度计算,这样更好地形成了权利人和义务人的利益平衡。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⑤ 民法总则的通过对2017年司法考试有什么影响

您好,民法总则的通过对2017年司法考试肯定有影响,每年新通过的法律,当年的司法考试都会考。民法总则的通过,2017年司法考试变化考点,主要有以下十二个:
变化考点1
自然人出生、死亡时间按照以下顺序认定:“出生证明记载→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其他证明”,改变了《民通意见》规定的“户籍证明记载→出生证明记载→其他证明”的顺序。
变化考点2
第16条:胎儿在涉及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方面,视为具有权利能力,但其分娩时为死体的除外。
该规定将对胎儿利益保护的范围从《继承法意见》第45条确立的遗产“特留份”制度扩大到“接受赠与”。
变化考点3
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的年龄起点从《民法通则》中的10周岁改为8周岁。
如果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修改,不妨走访幼儿园和小朋友侃侃,就明白其合理性。
变化考点4:监护制度
(1)取消“有关组织指定前置”,有关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增加规定“临时监护人”。
(3)增加“未成年人父母遗嘱指定监护人”制度。
(4)增加“意定监护”,即完全行为能力人“未雨绸缪”,与相关主体事先协商确定自己日后的监护人。
(5)规定“父母、子女、配偶”的监护人资格与“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义务分离,即被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继续履行相关义务。
变化考点5: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确立财产代管人“轻过失免责”规则。
(2)被宣告死亡人死亡时间的认定:一般情形为“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特殊情形为“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3)规定撤销死亡宣告后婚姻关系自行恢复的例外情形:配偶申明不愿自行恢复。
变化考点6: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去“合法性”
《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于是存在“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实质区分。《民法总则》果断去掉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评价,即只要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变化考点7
(1)不再区分单方行为与合同行为。只要行为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在满足其他有效要件的前提下,均有效;而超出行为能力范围实施的行为,均效力待定。
(2)该规定结束了旧法时代对“单方行为”与“合同行为”效力区别评价的局面(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单方行为一律无效,合同行为或有效或效力待定)
变化考点8: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民法通则》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采取一刀切的规范模式:主观标准1年。
《民法总则》将其分为三种情形:
(1)欺诈、显失公平——主观标准1年;
(2)胁迫——胁迫行为结束之日起1年;
(3)重大误解——主观标准3个月。
此外,上述三种情形均受最长除斥期间5年(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算)的限制。
变化考点9:无行为能力人不能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规定改变了《民通意见》确立的“无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接受奖励、报酬、赠与等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有效”规则。这就意味着,无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变化考点10:新增“虚假的意思表示”效力规则
(1)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
(2)被(虚假行为)隐藏的法律行为——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处理,也即可能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关键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变化考点11: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效力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效力规则——效力待定,而不是无效。
变化考点12:职务代理
(1)执行单位(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以单位名义从事的法律行为,对单位发生效力。
(2)单位对工作人员职权的内部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职务代理的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一般采取概括授权方式。根据该规定,工作人员只要是执行工作任务对外实施法律行为,即便没有详细具体授权,或者超越内部授权限制,也构成有权代理,由单位承担行为后果。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⑥ 听说2011年司考大纲出来了,都有什么变化啊

大纲还未上市,估计近期会上市,变化的话即使关注网上的动态即可。

⑦ 历年司考中各科所占比例

国家司法考试历年各科分值分布情况(2006-2008)

⑧ “司法考试”变成“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究竟有哪些变化



一、报考门槛的提高:

根据《办法》中的第九条,符合以下情况可以报考(内针对“新容人”):

①全日制法本;

②非全日制法本+法律、法学硕士及以上;

③全日制非法本+3年法律工作经验。

《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贯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合理的维护了之前已经入学、或者取得非法学学历考生的切身利益。

放宽地区政策仍然实行,对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应试人员,在报名学历条件、考试合格标准等方面适当放宽。

二、考试适用范围的扩大:

原本只有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需要通过司法考试,改革之后,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也需要通过考试。

三、考试形式的变化:

确定组织两次考试,第一次为客观题(全选择题),通过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考试,通过的具体分数需要等候司法部细则进一步发布;第二次考试为全主观题。(第一次成绩,两年有效。)从希律转载的相关文件来看,一共有以上三个变化。


⑨ 司法考试变为法考有哪些变化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2018年后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司考”变为“法考”。
二、报考条件改革
1、原报考条件:“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2、改革后报考条件:
(1)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为: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观选择题,试卷四考主观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各卷考试时长均为180分钟。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现科目为:客观卷一、客观卷二、主观题卷。
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试卷:8:30—12:30,考试时间240分钟。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四、法考时间改革
原考试时间:仅一个批次,考两天,时间为9月的第3个周六、周日。
试卷一:周六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六 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三:周日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四:周日 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
现考试时间:客观题分两个批次,也就是两天。时间为8月最后一个周六、周日。
第1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周六 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六 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第2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周日 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日 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月第二个周末:8:30—12:30,考试时间240分钟。
五、法考查分改革
改革前:在考完的第二天上午公布真题,过3~4天公布真题答案,考完一周左右对真题答案提出异议,考后两个月左右公布成绩。分数线另外公布。
改革后:现在是客观题卷成绩考后一周左右公布,同时公布分数线;主观题卷是考试下一个月底公布成绩及分数线;二者均无真题。
改革之后其实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率方面有所上升,所以备考的学生要抓住这难得的红利期,更有把握的准备考试,确保顺利的通过。

⑩ 今年司法考试各个科目的变化

您好,刑法有修正案八啊,威力无穷的。
国际私法有新增法规。
建议你看看一下: 1.变动较大的学科是:

(1)国际私法:根据最新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修改大纲和教材相关内容。

(2)刑法:根据《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大纲和教材相应内容。

(3)刑事诉讼法:调整、完善考点,并根据最新司法解释修订相关内容。

(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根据最新《国家赔偿法》和司法解释,教材相应内容基本重新编写。

(5)民事诉讼法:根据最新司法解释,调整、完善考点,修订教材相关内容。
这是比较全的。加油哦。

热点内容
商法二大纲 发布:2025-08-27 01:38:23 浏览:900
修改后的民法典 发布:2025-08-27 01:32:49 浏览:260
法院案件质量 发布:2025-08-27 01:25:48 浏览:557
追男律师 发布:2025-08-27 01:07:21 浏览:951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发布:2025-08-27 01:07:07 浏览:879
浦东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27 00:47:36 浏览:380
二胎超生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7 00:42:44 浏览:387
社会与法普法一线 发布:2025-08-27 00:37:57 浏览:764
规章制度管理员 发布:2025-08-27 00:12:27 浏览:576
法律知识我知道黑板报 发布:2025-08-27 00:09:05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