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期货司法解释

期货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1-11-28 13:18:01

Ⅰ 国家对企业套期保值有哪些政策

套期保值的话,主要有一个财政部的颁布的38项《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其中之一是《套期保值准则》,另外就是一些涉及相关行业的大型国企,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套期保值的文件。
另外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期货司法解释》,还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有关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这些都是涉及套期保值的一些政策和相关文件

Ⅱ 用最通俗的方法解释!期货中的升水和贴水!!

当实际交割商品质量高于标准交割品时,即为升水,也就是该商品的交割价格要加上升水部分;
反之,当实际交割商品质量低于标准交割品时,即为贴水,也就是该商品的交割价格要减去升水部分。

Ⅲ 《金融期货》最新txt全集下载

金融期货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贸易地位的加强,各种金融衍生品也出现并伴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金融衍生品多是把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和第一代的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和掉期等)作为基础工具进行加工复制而成。由于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地被纳入到全球金融体系之中,因此各个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将更多地涉足于中国市场,但是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规避风险的需求下,金融衍生品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金融期货的出现,给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理念。
我国期货市场有了期货条例和司法解释,而且在不断地创新。金融期货的推出也进一步说明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曰益成熟,而且一定会成为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避险工具之一,也一定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期货市场上,对应中国市场的股指产品已经开发上市,如在纽约和伦敦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就有“新华富时中国二十五指数基金”;在香港市场有“H股指数期货和金融指数期货……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操纵期货的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操纵期货市场罪立案规定:
(一)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的流通股份数达到该证券的实际流通股份总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超过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限定的持仓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三十九条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证券的流通股份数达到该证券的实际流通股份总量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在该证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续买卖股份数累计达到该证券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单独或者合谋,持有或者实际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超过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限定的持仓量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在该期货合约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期货合约数累计达到该期货合约同期总成交量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Ⅳ 追加保证金 期货公司该如何通知客户

在我国期货市场即将迎来股指期货之际,我国期货公司在经营中仍然有若干难以回避的法律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期货公司如何履行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义务。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规定:“……期货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应当在当日及时将结算结果通知会员。期货公司根据期货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客户进行结算,并应当将结算结果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及时通知客户。客户应当及时查询并妥善处理自己的交易持仓。”由此可以得出几点:一、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二、期货公司与客户可以通过经纪合同来灵活约定通知方式;三、目前结算结果每日只公布一次。 我们认为,虽然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规定了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使所有客户能够履行自我查询的义务还是有待商榷的。由于客户量众多,期货公司有时来不及按照约定通知到每一个需要追加保证金的客户。一般认为,在期货公司与客户订立的《经纪合同》中,可约定“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并通过约定“客户应自行登陆保证金监控中心自行查询”,可将通知义务转为由客户自行承担。但是,如果客户不懂网上交易,如一些年长的投资者,很有可能也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如果合同中强行约定其自行登陆查询,显然其是无法做到的,该事先拟订的合同条款也极有可能被认为是免除期货公司自身义务、加重对方义务的格式条款而被认为无效。所以,期货公司有必要在规定“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之外,再与客户约定补充通知方式,大致有录音电话通知、传真通知、书信通知、电子邮件通知、短信通知等方式。其中,电子邮件通知、短信通知在近年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通知方式。这两类通知方式虽然快捷且接受面人数多,但是,其在证据保留中却存在问题。电子邮件群发通知、短信群发通知虽然在本机上保留了已发送记录,但是客户是否真实收到,如何证明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一旦客户以后提起诉讼,称追加保证金的通知根本未收到,仅凭本机发送记录是很难证明对方收到的,那么期货公司将承担因未履行通知义务而导致的责任。 同时,对于结算结果每日只公布一次更是会加大期货公司的风险,这是因为期货交易价格实时在发生变动,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极有可能出现投资者大量涌入,交易价格每天剧烈变动的现象。实际上,这在前期的模拟交易中已经出现了。如果某日的盘中交易价格由涨停到跌停再到涨停,部分客户的保证金也随之出现达到强制平仓的约定情况。但是期货公司无法在盘中通知到需要追加保证金的客户追加保证金,客户也未自行追加保证金。期货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必然在该时点对其实施强行平仓。如果之后价格发生反转,那么客户极有可能提起诉讼,对期货公司因未履行通知追加保证金义务,就对客户强行平仓导致亏损,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期货司法解释中规定客户否认收到通知的,应由期货公司承担举证责任。期货公司如不能证明客户已收到通知的,则期货公司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很可能由此导致败诉。所以,有必要建立盘中动态结算机制。实际上,相关交易所也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如尝试每天盘中分三次进行结算,并将结果最终在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期货公司要防范履行通知义务不能的风险,可以大致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经纪合同》中,明确约定“客户必须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 二、在《经纪合同》的附件《客户申明》中,可以明确让客户申明其已经充分了解客户必须自己查询并追加保证金,并已经充分了解到盘中也可能出现必须追加保证金的情况。 三、客户在《经纪合同》和附件《客户申明》中必须承诺,如果出现盘中价格剧烈变化(具体条件可协商确定)时,期货公司可以不再履行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的义务,客户应当自行查询并及时追加,否则期货公司有权及时进行强行平仓操作。 四、期货公司应当至少提供两种通知方式以供备用。 五、期货公司应保留通知的证据,并且及时通知客户补签成交单等交易单据。网易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Ⅵ 期货配资的司法解释

合同法 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本条同时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如果公民之间的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贷款方就无权收取利息。关于支付利息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而现实生活中,公民之间的借款往往没有约定得如此明确。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贷双方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如果双方最终仍不能确定支付利息的期限的,根据《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Ⅶ 追加保证金 期货公司该如何通知客户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规定:“……期货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应当在当日及时将结算结果通知会员。期货公司根据期货交易所的结算结果对客户进行结算,并应当将结算结果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及时通知客户。客户应当及时查询并妥善处理自己的交易持仓。”由此可以得出几点:一、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二、期货公司与客户可以通过经纪合同来灵活约定通知方式;三、目前结算结果每日只公布一次。 我们认为,虽然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规定了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使所有客户能够履行自我查询的义务还是有待商榷的。由于客户量众多,期货公司有时来不及按照约定通知到每一个需要追加保证金的客户。一般认为,在期货公司与客户订立的《经纪合同》中,可约定“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并通过约定“客户应自行登陆保证金监控中心自行查询”,可将通知义务转为由客户自行承担。但是,如果客户不懂网上交易,如一些年长的投资者,很有可能也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如果合同中强行约定其自行登陆查询,显然其是无法做到的,该事先拟订的合同条款也极有可能被认为是免除期货公司自身义务、加重对方义务的格式条款而被认为无效。所以,期货公司有必要在规定“客户有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的义务”之外,再与客户约定补充通知方式,大致有录音电话通知、传真通知、书信通知、电子邮件通知、短信通知等方式。其中,电子邮件通知、短信通知在近年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通知方式。这两类通知方式虽然快捷且接受面人数多,但是,其在证据保留中却存在问题。电子邮件群发通知、短信群发通知虽然在本机上保留了已发送记录,但是客户是否真实收到,如何证明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一旦客户以后提起诉讼,称追加保证金的通知根本未收到,仅凭本机发送记录是很难证明对方收到的,那么期货公司将承担因未履行通知义务而导致的责任。 同时,对于结算结果每日只公布一次更是会加大期货公司的风险,这是因为期货交易价格实时在发生变动,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极有可能出现投资者大量涌入,交易价格每天剧烈变动的现象。实际上,这在前期的模拟交易中已经出现了。如果某日的盘中交易价格由涨停到跌停再到涨停,部分客户的保证金也随之出现达到强制平仓的约定情况。但是期货公司无法在盘中通知到需要追加保证金的客户追加保证金,客户也未自行追加保证金。期货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必然在该时点对其实施强行平仓。如果之后价格发生反转,那么客户极有可能提起诉讼,对期货公司因未履行通知追加保证金义务,就对客户强行平仓导致亏损,要求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期货司法解释中规定客户否认收到通知的,应由期货公司承担举证责任。期货公司如不能证明客户已收到通知的,则期货公司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很可能由此导致败诉。所以,有必要建立盘中动态结算机制。实际上,相关交易所也在作这方面的探索,如尝试每天盘中分三次进行结算,并将结果最终在保证金监控中心公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期货公司要防范履行通知义务不能的风险,可以大致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经纪合同》中,明确约定“客户必须及时查询自己保证金及交易持仓”。 二、在《经纪合同》的附件《客户申明》中,可以明确让客户申明其已经充分了解客户必须自己查询并追加保证金,并已经充分了解到盘中也可能出现必须追加保证金的情况。 三、客户在《经纪合同》和附件《客户申明》中必须承诺,如果出现盘中价格剧烈变化(具体条件可协商确定)时,期货公司可以不再履行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的义务,客户应当自行查询并及时追加,否则期货公司有权及时进行强行平仓操作。 四、期货公司应当至少提供两种通知方式以供备用。 五、期货公司应保留通知的证据,并且及时通知客户补签成交单等交易单据。

Ⅷ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5:
三十、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刑货合约,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2、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

Ⅸ 透支交易的概念

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议焦点是因市场行情的变化导致的会员或者客户保证金余额不能维持其持仓头寸的,又未能及时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即被动透支),会员或者客户并未进行期货交易的,是否也作为透支交易看待。笔者认为,持仓透支实际上是在会员或者客户的维持保证金不足时,用期货交易所或者期货经纪公司的自有资金或其管理的其他会员或客户的资金予以维持,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通过不作为的行为进行的透支行为。故期货交易所或者期货经纪公司在期货经纪公司或者客户没有保证金或者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允许期货经纪公司或者客户开仓交易或者继续持仓的,均应当认定为透支交易。即透支交易应当包括开仓透支交易(主动透支)和持仓透支(被动透支)两种形式。而且对透支交易的认定标准应当以是否低于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保证金比例为标准,而不是以是否低于期货经纪公司规定的保证金比例为标准。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期货司法解释)第三十一条规定:“期货交易所在期货公司没有保证金或者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允许期货公司开仓交易或者继续持仓,应当认定为透支交易。期货公司在客户没有保证金或者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客户开仓交易或者继续持仓,应当认定为透支交易”,即明确了透支交易应当包括持仓透支和开仓透支两种类型。

Ⅹ 请问期货市场有哪些法律法规需要遵守

我国目前已启动了《期货法》的立法程序。在《期货法》出台之前,期货法律规范体系的主体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期货市场的主管机关──中国证监会制定的部门规章。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目前正在修订,这是目前系统规范期货市场的行政法规。

中国证监会作为期货市场的监管机关,为贯彻执行《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等规章。会同原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从而基本上形成了覆盖期货市场各个主体、各个环节的规章体系,使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对期货市场有间接的规范作用。2003年6月发布的《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0号,简称期货司法解释),作为目前规定最为系统的期货司法解释,对期货市场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再有,从自律规范的角度来看,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自律规则也是期货市场法律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条款非常重要。另外如果对期货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有不同意见,可要求签署补充协议。

热点内容
上班时接小孩放劳动法有规定吗 发布:2025-08-26 22:18:09 浏览:742
山东省公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 发布:2025-08-26 22:16:33 浏览:558
经济法的主体组合是什么 发布:2025-08-26 21:53:50 浏览:306
社会与法心有归期 发布:2025-08-26 21:52:31 浏览:528
法院开庭人多不多 发布:2025-08-26 21:43:59 浏览:703
就业必备知识劳动法ppt 发布:2025-08-26 21:42:53 浏览:4
2017国家信访条例 发布:2025-08-26 21:41:54 浏览:108
劳动法里有提到提成的吗 发布:2025-08-26 21:37:24 浏览:226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 发布:2025-08-26 21:36:24 浏览:112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导读 发布:2025-08-26 21:35:32 浏览: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