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典种类

刑法典种类

发布时间: 2021-12-05 00:25:09

① 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有哪些种类

刑法的本质定义,即刑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人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指为了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根据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赵秉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24;王作富: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7。刑法的含义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刑法,又称形式意义的刑法,即刑法典,一般包括刑法典修正案在内。广义的刑法,又称实质意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及其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以及刑法解释等所有刑法规范。二者的关系为:狭义刑法是广义刑法的主体和基础,广义刑法中的其他刑法规范是刑法典的补充和修正。对于广义的刑法,换一个角度来看,又是刑法的渊源问题。法律的渊源一般有两层含义:法的内容(效力)来源和法的表现形式。[8]就我国当前而言,刑法的内容来源和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法典。现行刑法典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2.最高立法机关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修正案。目前共有7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3.最高立法机关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单行刑法。这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别或者一定范围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问题所作的补充规定或者特别规定,有时又称特别刑法或者刑事特别法。从现行刑法典的两个附件可知,单行刑法至少曾经有过23个,其中的刑法规范现均已废止。[10]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主要是《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通过)。此外,《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1999年10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也可以视为单行刑法。在此,顺便说明的是,出于对刑法典稳定性的充分考虑和立法技术的进步,在修改刑法的方法上,我国立法者已经逐渐放弃了制定单行刑法的方法,而选择制定刑法修正案的做法。4.有权机关对刑法的解释。简称刑法解释,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立法解释目前已有9个,司法解释则数量众多,将在本章第三节“刑法的解释”中予以简要介绍。5.最高立法机关及其常设机构通过的附属刑法。它是指非刑事法律中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11]第八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为:(一)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二)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三)有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其他行为的。有前款所列的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海关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专门或者多次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专门或者多次用于走私的运输工具,予以没收,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责令拆毁或者没收。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第七十九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附属刑法规范本身一般没有具体罪名、罪行和法定刑的规定,即使过去个别条文曾有具体罪刑规定的(如1987年海关法),也已被吸收到刑法典中。因此,它一般对只刑事立法和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有一定的意义,对刑事司法的作用不大;它作为刑法的渊源,一般只有在“刑法的内容(效力)来源”这一层含义上才有意义。

② 什么是刑法,我国的刑法有哪些种类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版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权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 刑法中的主要刑法有哪几种请分别描述。

刑罚抄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袭

1:所谓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于个体犯罪,只能适用一种主刑,不能适用两种以上的主刑。主刑具体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2:附加刑所谓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也称从刑。附加刑的特点是:可以附加主刑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具体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3:我国刑法的种类,根据理论划分方法来分可以分为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刑法立法解释,刑法司法解释,刑法典就是我们常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单行刑法目前有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回,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就是附属在其他部门法里面的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立法解释主要是指刑法修正案,司法解释是指由两高院下发的有关解释。

4: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④ 刑法有哪些基本的分类

  • 1主 刑抄

  • 2管制

  • ▪管制的意义

  • ▪管制刑的内袭容

  • ▪管制期间的行为规则

  • ▪管制的期限和计算

  • ▪管制的执行机关

  • ▪管制期间的待遇和解除

  • 3拘役

  • ▪拘役的期限

  • ▪拘役的执行机关和待遇

  • 4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的期限和计算。

  • ▪执行机关和场所

  • ▪执行内容

  • 5无期徒刑

  • ▪执行机关和场所

  • ▪执行内容

  • 6死刑

  • ▪死刑的适用

  • ▪适用程序

  •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 ▪死刑立即执行

⑤ 刑法种类有哪些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回定,刑事处罚包答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⑥ 我国刑法有哪些种类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根据我国《内刑法》的容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⑦ 从刑法渊源看刑法的分类

不能。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罪刑法定原则从产生之日起发展演变到今天,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在立法上,要求罪刑法定原则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罪刑法定原则发生了从绝对罪刑法定原则到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重大转变。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一种严格的、不容变通的原则,它要求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法官没有任何自由裁量的权力。这一立法思想反映在刑法立法上就形成了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其基本内容是: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
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图书
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
(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
(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对于行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行为后颁行的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绝对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罚的名称、种类和幅度,都必须由法律加以确定,并且刑期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既不允许存在绝对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许规定相对的不定期刑。
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对传统的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修正,其基本内容是:
(1)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即适用类推必须以法律明确规定类推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进行扩大解释必须以不超越解释权限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为原则,不允许越权解释或违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释。
(2)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的间接渊源,但必须以确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为前提。只有当构成犯罪的要件确定后,必须借助习惯法加以说明时,习惯法才能成为对个案定性处理的依据。
(3)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作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对其颁布施行前的行为,原则上没有追溯的效力。但是,当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则可以适用新法。
(4)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对刑罚种类作出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规定出具有最高刑和最低刑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选择确定适当的刑种和刑度。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刑法立法和司法现状来看,早期的绝对罪刑法定原则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代之而起的相对罪刑法定原则,成为各国刑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⑧ 刑法的分类

如果你指的是刑法学抄这门学科的话。首先,按研究范围,可以分为广义刑法学和狭义刑法学;其次,按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沿革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和注释刑法学;按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国内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和国际刑法学
如果你是指对刑法这个概念的分类的话,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指刑法典。
如果你是指《刑法》的话,它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附则仅一个条文。这又叫做狭义的刑法体系。

⑨ 中国刑法是哪些

我国的刑法渊源抄包括三大类:
第一,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单行刑法,单行刑法是最高权力机关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以及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种或某类犯罪及其后果或刑罚的某一事项的法律。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是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第三,附属刑法。即最高权力机关在制定经济、行政等非刑事法律中附加制定的对特定社会关系加以特别调整的罪刑规范。在附属刑法中,刑事规范不是主体部分,而是具有附属性。
此外,民族自治区人民带包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属于刑法的渊源,当然,这种规定只在特定地域适用(即该民族自治地方),而没有普遍适用效力。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
税收立法权研究 发布:2025-08-24 06:11:02 浏览:649
下列关于合同法 发布:2025-08-24 06:01:46 浏览:248
保亭法院江 发布:2025-08-24 05:57:01 浏览: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