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报停刊

刑法报停刊

发布时间: 2021-12-05 05:15:34

❶ 我国刑法对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怎样量刑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3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2.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1)决定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的;(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3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10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2.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3.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❷ 刑法中的追诉期是怎么回事

追诉时来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自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四、法定最高刑为 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❸ 我国刑法哪些规定涉及前科报告制度

《刑法》第一百条规定:依法受到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到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1、鉴于一些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回归社会后,主观恶性仍然很深,在入伍或就业后仍有可能继续犯罪,而在以前的法律中并未规定这些人员在入伍或就业时应当如实报告受刑记录,。

2、有些接收单位对该人的一贯表现尤其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无从了解,从而不利于有关单位对这些人员及时采取教育、帮教措施,积极实现特别预防和一般预防,也不利于军队队伍的纯洁。

(3)刑法报停刊扩展阅读

前科报告的时间

如实报告仅限于入伍和就业时,除此之外,行为人不再有此报告的义务。“入伍”是指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就业”是指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受刑后,参加任何各类工作,包括进入国家机关,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等,即使是私有公司、企业也不例外。

前科报告的对象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应当向“有关单位”如实报告,有关单位是指具体负责接收自己参加工作、入伍的单位,至于具体向该单位的哪个部门,是向人事部门还是组织部门等,并不作要求。法律做此规定,主要是便于用人单位掌握本单位职工的情况,便于安置工作及对有关人员开展帮助和教育。

前科报告的内容

报告的内容是自己受过刑事处罚,并且要求如实报告。具体内容一般包括自己所犯的罪行,人民法院判处的刑罚种类及刑罚期限,实际执行的期限,执行过程中是否有减刑、假释等情形,是否在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或实施新的犯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❹ 因犯刑法被公司开除有什么影响

这涉及两个情况,一个是因为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另一个是被作出开除处分。
这两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就业,不能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了。

❺ 刑法第87条关于追诉期的规定

按照这个犯罪情节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的。如故意伤害罪中的重伤,法定量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那就是满10年不再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5)刑法报停刊扩展阅读: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怎么计算:

根据不同情况,追诉期各不同。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就是说,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以一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其最后一个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时开始计算。

3、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的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这里对前罪和后罪是什么犯罪没有限定,无论重罪还是轻罪,前后两罪是否同一罪名,只要再犯新罪,前罪开始计算的追诉期限就中断,而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❻ 关于刑法追诉时效

您好: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内有期徒刑的,经过容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而第一个不满5年,是指5年以下但不包括5年,因为如果是5年的,属于第二项,就是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那么选项错误就显而易见了,该题说最高为5年以下,但不是说不满5年,所以假如是刚好五年,那么追溯时效应为10年。这个懂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❼ 刑法中管制的规定有哪些

这个问题复问的比较宽泛制,简单介绍一下吧!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现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担任领导职务、外出经商、迁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动中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❽ 新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几个问题 百度百科

87的罪行没有被起诉,最高刑罚规定在以下时间限制:
(一)不超过5年的监禁,五年后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处罚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超过十年,经过十五年;
(d)在法定的最高刑罚是终身监禁死亡,后两几十年。 20年后,犯罪必须受到起诉,提交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88例,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以逃避限制在侦查或者审判的,追索权。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提交立案调查,不起诉期限。

89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完成或继续状态的犯罪的犯罪之日起开始。
犯罪同谋犯罪后之日起计算时效期限的限制在起诉的犯罪,起诉前。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
税收立法权研究 发布:2025-08-24 06:11:02 浏览:649
下列关于合同法 发布:2025-08-24 06:01:46 浏览:248
保亭法院江 发布:2025-08-24 05:57:01 浏览: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