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伪造印章司法解释

伪造印章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1-12-09 03:46:18

1. 伪造公文印章罪是什么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华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买卖的对象是与市场管理秩序无关的其他公文印章,这些公文印章的适用往往和实名联系在一起,所以多数是伪造的。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项“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构成非法经营罪。这一罪名的前提是“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买卖的对象必须是和市场管理有关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文。 买方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经营。诸如:本罪还要求,买卖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文,必须是政府主管机关颁发的,不能是伪造、变造的。只要买卖和市场管理秩序有关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文,不论多少次,都可以构成此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造成的后果严重,不是指买卖次数多少。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买卖的对象是与市场管理秩序无关的其他公文印章,这些公文印章的适用往往和实名联系在一起,所以多数是伪造的。诸如:毕业证、学生证、录取通知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证、律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毕业证、学位证、结婚证、离婚证、计划生育证、独生子女证、残疾证等。买卖这类公文印章多是为了个人使用,而不是直接为了经营。买卖公文印章用于诈骗犯罪的按诈骗罪处罚。尚未构成诈骗罪的,按本罪处罚。买卖伪造、变造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文的,构成诈骗罪的按诈骗罪处罚,不构成诈骗罪的,按本罪处罚。个别情况下,买卖的批文或者许可证,确实是真的,但是难以界定是否用于经营。这种情况下,应当按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解释。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银行业务经营许可证,外汇经营许可证,出版印刷经营许可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捕猎许可证,烟草专卖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或者粮食调拨批文,钢材调拨批文,征地批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批文等批文。这些许可证只能或者批文,只能由政府掌握发放一定的数量,只能发放给有特定资质的单位。通过贿赂的手段取得相关许可证或者批文,将已经取得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文有偿装让给他人,都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重的可以构成此罪。延伸阅读: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说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相关法律、法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相关司法解释

2. 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司法解释

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既遂法院的判刑:依据我国《刑法》对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相关规定,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 关于私刻公章是什么罪怎么处理到底

私刻公章是私刻公章罪,私刻公章罪是指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私自篆刻其他企业公章的行为。私刻公章是一件违法的事情,无论有没有用作商业用途上,都可能会遭受到处罚。

处罚:

1.私刻公章,情节轻微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2.私刻公章,达到一定情节的,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伪造印章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私刻公章是指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私自篆刻其他企业公章的行为。国家将刻字业(包括刻字工厂、刻字社(店)、刻字摊等)纳入特种行业,归公安机关实行治安管理。对违反国家管理规定的刻字单位和职工个人,视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认定刻字业承制公章违反治安管理的治安案件中,要注意与伪造、变造、私刻公章罪相区别。后者不仅包括刻字行业,还包括其他有伪造、私刻或者仿造其他单位公章的单位或者个人。

前者只是没有按照刻字业的管理规定承制公章,有的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主观认为,不会发生问题,存在侥幸心理。

4. 私藏伪造印章是什么罪

如果有自首情节被司法机关认定,可以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但是这个案子情节较轻,后果不是很严重,和公安搞好私人关系可以免予立案。只要被挂靠的公司不起诉就没事的。
以下是有关司法解释:

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部分的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法律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1997年刑法新增设了合同诈骗罪。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是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的。鉴于这类犯罪比较严重,又不同于普通的诈骗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这两条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部分。为了具体执法操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年4月18日)六十九、合同诈骗案(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按照刑法266条的规定,一般的诈骗罪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诈骗罪处以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诈骗罪则会处以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按照以前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衡量标准,3万元以上的诈骗就能够算数额巨大这一档,20万以上就算是数额特别巨大的诈骗罪。当然,这可能还会涉及到由哪个地区的司法机关来最终裁决,因为地区不同,可能对金额的认定会有一些差

5. 如何理解刑法第280条 第2款伪造公司印章罪中情节严重

伪造印章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版团体印章的行为,权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至于什么是刑法128条所说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至今没有看到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分歧较大,莫衷一是。判断是否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从主观恶性程度、社会危害后果和伪造印章的多少来判断。比如,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重,伪造的公章达到3枚以上,且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后果。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6. 法院对伪造企业印章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法院对伪造企业印章罪的裁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伪造企业印章罪,法院应当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7. 触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诈骗罪 怎么处理

年年观点都在变,如果你是今年要考司法考试就按照今年的三大本的观点来答卷就是了。
我映像中好像是前几年有一道司考题目说的是拾得他人遗失的信用卡,然后到ATM机上把他人的钱取走了。最开始出现这个题目那年标准答案是定信用卡诈骗罪,可是2年之后,好像是2006年吧,还是这个题目,定的是盗窃罪,因为当时学界认为ATM机不是合格的受骗主体,不能被骗,要定盗窃罪。可是到了今年,学界的观点又变成了定信用卡诈骗罪,因为在08年的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里把这中行为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所以,还是第一句话,学界观点年年都在变,今年参加司考的话就按照今年的三大本来答卷就是了,除非你要做研究,不然不要去较真。

8. 使用伪造印章是否构成犯罪

单纯地使用行为,不管此假印章是国家机关的,还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还是武装部队的,都不构成犯罪。

但是,如果用此假印章伪造、变造了国家机关或者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有可能涉嫌犯罪。

至于涉及到的行政违法行为,罚款、拘留,都不是大事。

一、刑法二百八十条修改沿革

1979年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伪造、变造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仅规定“伪造、变造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

1997年版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将入罪范围扩大至“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并进一步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单列,作为第二项。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单列第三项。

2015版刑法,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修改为: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并增加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即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第二百八十条之一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罪,之前已经撰写小文简单分析。

二、罪名解读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从刑法条文而言,本罪为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该行为便构成犯罪,不受数量等其他情节的限制,而且目前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进行细化规定。由此,也滋生了关于何为“情节严重”的问题。有人认为,司法实践,多以以下标准作为情节是否严重依据:

1.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印章3枚以上的;

2.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10份以上的:(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15份以上的;

3.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15份以上的;

4.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其他暂且不表,单就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一项,则由相关依据,详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7〕11号)

第二条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达到第一款规定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中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从入罪门槛来看,该司法解释与现行该罪名在入罪标准上即存在矛盾之处。因该司法解释出台,在于打击涉车类犯罪活动,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作为入罪门槛。显然,缩小了原来刑法二百八十条关于该罪定罪起点。

而已决的近期案例表明,对于涉及伪造国家证件的行为,即便购买两份结婚证、一本房屋产权证、或者一件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一套出租车运营证(所谓克隆车),均被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三、买卖假证是否构成本罪

从逻辑上来说,买卖假证自然构成本罪,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买卖真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也构成犯罪,买卖伪造的国家证件自然也构成犯罪。

从本罪罪名称谓,自会产生疑问。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即买卖行为是与伪造、变造行为并列的,而伪造、变造的指向只可能是真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但早在1996年,最高检批复明确予以回应。

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答复

【法规标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答复【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发文字号】[1999]高检研发第5号
【发布日期】1996.06.21
【实施日期】1996.06.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请示》(辽检发研字〔1999〕3号)收悉。经研究,并根据高检院领导的批示,答复如下:

对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追究刑事责任。

此复

四、北京地区近期已决案例

2.李建新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二审刑事裁定书【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9)京03刑终971号)】

被告人李建新于2016年6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教委门口,向他人购买其与李某的结婚证2本,用于其子上学。被告人李建新后被民警查获,民警从其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清镜明湖小区的暂住地内起获印章为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政局的结婚证2本,经查询,李建新、李某二人未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政局进行婚姻登记。被告人李建新已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涉案的结婚证2本以及手机1部、电脑1台、灵通卡1张,均已被扣押。

依据认罪认罚程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李建新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后被告人提起上诉,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建新在审理期间认罪认罚,但在一审判决后反悔原有具结,拒绝认罚,故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认罪认罚有误”,提出抗诉。

2019年12月4日,李建新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3.李平海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一审刑事判决书【审理法院: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案号:(2019)京0106刑初480号)】

2017年11月间,被告人李平海在明知不具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资格情况下,在北京市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口与一名男子商议花费7万余元人民币购取《食品经营许可证》一份,并在取得该《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出借给任某。任某将该证件用于学校供餐,后经北京市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食品经营许可证》系伪造。

经审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李平海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4.石鸿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一审刑事判决书【审理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案号:(2019)京0105刑初1133号】

被告人石鸿于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以人民币26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伪造的房屋产权证1本,被告人石鸿后被抓获归案,已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经审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

被告人石鸿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5.王乐周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一审刑事判决书【审理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案号:(2019)京0105刑初311号)】

被告人王乐周于2018年9月在北京某汽车市场,购买一辆车牌号为×××的克隆出租车及营运证,并在北京首都机场等地进行运营,后被该车牌号的真实车主发现。被告人王乐周后于2018年10月22日被公安机关查获,民警从其车内起获营运证1张。经认定,该营运证系伪造。被告人王乐周已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经审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

被告人王乐周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6.赵×等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一审刑事判决书【审理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案号:(2015)通刑初字第296号】

2014年初,被告人王立军伙同庞×(男,17岁,另案处理)在本市通州区永顺镇x小区1号楼1单元602室其暂住地内,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证件,公司、事业单位印章及居民身份证,并通过网络售卖。

2014年9月10日,被告人赵×以每本人民币48元的价格向被告人王立军订购伪造的“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1100本,后被告人王立军纠集张×1(男,25岁,另行处理)、李×(女,23岁,另行处理)、张×2(女,30岁,另行处理)、庞×在其暂住地内伪造该批证书;同年9月18日,被告人王立军等人被当场查获,被告人赵×在本市通州区永顺镇胸科医院门口准备交易时被民警抓获;后民警从被告人王立军暂住地内查获伪造的“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许可专用章特设”等国家机关印章130余枚,伪造的“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等国家机关证件574本,伪造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事业单位印章700余枚,伪造的“北京博士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医疗美容门诊部”等公司印章10余枚,伪造的居民身份证770张,空白证书14500本,章坯17400余枚及制章设备等。

2015年5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判决:

一、被告人王立军犯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二个月;犯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犯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四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

二、被告人赵×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

五、风险提示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所规定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立法包括执法初衷自然是上游环节,即伪造、变造环节,以及之后的出售环节,侧重于供给侧打击,而对于需求者则较少追责,因此,也存在不少案例,安排“线人”充当需求人员引蛇出洞的情况。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给制假贩假领域带来灭顶之灾,伪造证件一旦真正进入使用环节,多种手段可以查验真伪,无论制作者出售者还是需求方,面临前所未有的行政甚至刑事处罚风险。

从公开裁判数据来看,北京在2014年、2015年对涉制假贩假打击达到巅峰,之后迅速急剧下降,至2019年,达到冰点。

由此,办案机关已经不局限于当初着眼于上游环节的习惯,而是开始在需求方做文章,上游下游并举,抓捕上游制假环节后,延伸侦查思路。

故,购买及使用环节已经不再安全。

若从上游顺藤摸瓜,则可适用买卖定罪。若真正投入使用,对于具有身份属性的证件,则可适用适用伪造的身份证件罪。

从理论上来说,按照目前的技术手段,只要上游环节配合调查,下游环节权属而退难度不小。

而囿于掌握知识所限,普通人会知道或者能猜到:制假贩假是违法犯罪,而一般不会认为买假也是犯罪,顶多认为可能违法。

但这种认识,往往会不经意间带来无法接受的后果,这是一种与明知而犯想比,必然造成多得多心理冲击和社会压力的错误。

只是,到此刻,我们已经无力回天。

六、定案证据

(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1、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动机、目的;

3、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种类、特征、数量,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手段、对象、后果等;

4、违法所得情况;

5、共同犯罪的需问明同伙、地位、分工、销赃、分赃等情况;

6、被查获的时间、地点和过程等情况。

(二) 被害人(单位领导、业务负责人)陈述

1、被侵害人的基本情况;

2、发现犯罪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损失等情况;

3、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外貌特征等。

(三) 证人证言

参照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问明案件发生的具体经过、情节、后果等,对主要证据证明的事实进行进一步的印证。

(四)物证、书证

1、伪造、变造、买卖的公文、证件、印章、公文样式、证件样式、印章样式等原物、清单及照片;

2、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刻刀等作案工具原物、清单及照片;

3、收据、发票、帐簿、记帐凭证、非法所得的原物、清单及照片;

4、其它。

(五)鉴定结论

伪造性质鉴定、变造性质鉴定、物价鉴定等。

(六)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1、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资料;

2、现场当事人、证人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拍摄的反映案件情况的资料;

3、其他录音、录像、电子数据。

(七)辨认笔录

被侵害人、证人、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现场、嫌疑人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的场所、人员、物品进行指认。

(八)勘验、检查笔录

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进行勘验、检查形成的笔录、照片、提取的痕迹物证等。

(九)其他证据材料

1、犯罪嫌疑人(自然人)的年龄、身份证据材料,包括:户籍信息;工作证、专业或技术等级证;有前科劣迹,应调取法院判决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释放证明书、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现的,公安机关出具的是否成立自首、立功的书面说明等有效法律文件;

2、被害人(单位)材料,包括: 机关证明、公文、证件、印章的原件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3、抓获经过、出警经过、报案材料等。

9. 伪造公司印章罪犯罪司法解释解释是什么

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立案标准: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印章的行为即构成犯罪,应当予以立案。若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则不构成本罪,且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在客观上仅表现为伪造,即制作假的印章。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热点内容
2015年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 发布:2025-08-23 02:39:31 浏览:622
社会与法频道方圆剧阵白莲下集 发布:2025-08-23 02:32:42 浏览:424
中国共和国民法典是 发布:2025-08-23 02:28:23 浏览:237
公司分改子法律意见书 发布:2025-08-23 02:13:08 浏览:169
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 发布:2025-08-23 02:11:38 浏览:19
婚姻法女方结婚年龄是多少 发布:2025-08-23 02:08:47 浏览:602
深圳市按劳动法的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08-23 02:08:40 浏览:781
北京市长安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3 02:03:00 浏览:121
股权司法冻结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23 01:58:16 浏览:26
乡村振兴和法治 发布:2025-08-23 01:53:11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