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归属原则
Ⅰ 怎么理解关于刑法管辖权范围的各种原则
您好!刑事管辖原则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解决一个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问题。这里的刑事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主权原则所享有的、对在其主权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犯罪进行起诉、审判和处罚的权力。刑事管辖权的行使,事关国家主权,各国刑法对此都有明文规定。
我国刑法亦不例外。由于各国社会政治情况和历史传统习惯的差异,在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所主张的原则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刑事管辖具有以下原则:
(一)属地原则
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二)属人原则
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三)保护原则
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四)普遍原则
普遍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上述原则,都有其正确性,也有其局限性。属地原则直接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但无法解决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的刑事管辖问题。属人原则,就对本国公民实行管辖而言无可非议,但根据这个原则,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内犯罪,不能适用本国刑法,显然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保护原则,能够有效的保护本国利益,但如果犯罪人是外国人,犯罪地又在国外,这就涉及本国与他国之间的主权交叉与刑法冲突问题,因此实行这个原则存在一定的限制。普遍原则的法律基础不是本国刑法,而是国际公约、条约,涉及国际犯罪,诸如灭绝种族、劫持航空器、侵害外交人员等,其适用范围本身就是狭窄的,只能是刑事管辖的补充原则。由此可见,上述原则不能只取其一,而排斥其他。尽管从历史传统上看,英美法系国家大多采取属地原则,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采取属人原则。但及至近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这就是说,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适用本国刑法。这种折衷型的刑事管辖体制,既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又有利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比较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所以能为各国所接受。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也是这种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的刑事管辖体制。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Ⅱ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
《刑法》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领域”包括领土、领水、领空。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与船舶,不论停放何处,都属于我国领域。这是旗国主义的体现。国际列车、国际长途汽车不属于我国领域。
2.属地原则之“地”,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二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
犯罪行为,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实行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第一,所有这些行为只要发生在国内,就适用我国刑法;
第二,只要其中一项行为发生在国内,其他相关行为即使发生在国外,也应适用我国刑法。
犯罪结果,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实害结果和危险结果。例如,甲从美国给我国境内的乙邮寄炸弹,乙收到炸弹后,炸弹爆炸了,或炸弹被海关查获没爆炸,这两种结果都
发生在我国境内,我国可以管辖。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整体结果和部分人的结果。这些结果,只要有一个发生在我国境内,我国就可以管辖。
危险结果要求是现实具体的危险。例如,甲从A国寄毒药给身在中国的乙,乙服毒后来到B国,在B国死亡。我国作为危险结果地(中间地)能够管辖此案。又如,甲从A
国向B国的乙寄送毒药,运送该毒药的飞机经过我国领空。我国不属于危险结果地,不管辖此案。
3.属地管辖的例外:法律有特别规定。这主要包括三种情形:第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
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二,我国港澳台地区适用本地区刑法;第三,民族自治区省级人大根据本民族特点,针对刑法部分条文制定了变通或补充规定,适
用该规定。
刑法规定的属地管辖条款:
第六条【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七条【属人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八条【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普遍管辖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一条【外交代表刑事管辖豁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Ⅲ 我国刑法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是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包括: 领海、领空、领陆以及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航空器和船只。
对法律有特别规定的理解:刑法第11条规定: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刑法第90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港澳台地区,我国刑法不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认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其中行为地包括犯罪预备行为地.帮助行为地。
Ⅳ 刑法如何区分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你好
一、个人认来为,以自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为辅;
二、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行为或者结果任何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即可),都适用本法;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
三、中国人、外国人在国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刑法;但是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四、享有外交特权、豁免权,国际条约、少数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Ⅳ 刑法学 关于属地原则的使用 高分!!
根据《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因此,外国人乘坐外国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航空器上实施犯罪,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外国人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旅客斗殴至其重伤,送往中国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不适用属地管辖原则,而适用该国的法律。
Ⅵ 关于刑法属地原则的问题
您好!天星培训网络知道团队为您解答
中国和美国都有属地管辖权,没有关系的。
Ⅶ 刑法如何区分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你好
一、个人认为抄,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为辅;
二、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行为或者结果任何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即可),都适用本法;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
三、中国人、外国人在国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刑法;但是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四、享有外交特权、豁免权,国际条约、少数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Ⅷ 刑法学名词解释:属地原则
属地原则简单说就是根据犯罪行为发生地实施管辖,溯及力是指刑法相关规定的追溯力。客体是指犯罪行为。
你是学法律的?
Ⅸ 关于刑法的属地原则
我国《刑法》第6条第一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是侵犯中国利益还是别国利益,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Ⅹ 刑法中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的关系 属地原则与普遍原则的关系!
这些原则是为了拥有审判资格而设立的。它们是一个排除适用的关系,按版刑法条文的顺序,权依次排除……属地>属人>保护>普遍;
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如果可以使用前者就不会适用后者,而并不是二者择其一,只有前者不能被适用才可以适用后者;
至于属地与普遍,两者也与前面差不多,但是普遍原则针对的是某些特殊犯罪而已。
可以在线交流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