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论述题
❶ 司法考试有哪些题型啊
司法考试,分四抄卷:袭
前三卷均为选择题,单选、多选、不定项。
第四卷为主观题,主要为案例分析,论述题,法律文书写作。
每份试卷一二、三每卷一百题分值为150分,单选50道,每题一分;多选、不定项选择50道,每题二分,卷四为主观题(150分),分为:简析题(关于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的综合性案例分析体,不难,书写文字量也不大);论述题(随机,通常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般至少要求600-800字,且不能跑题) ,试卷的具体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司法文书、论述。包括:试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题;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题(含法律文书写作)。
❷ 司法考试具体内容是什么
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卷,成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布。国家司法考试的考试成绩一次有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由司法部统一颁发相关证书,并可以从事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等岗位的工作。
❸ 司法考试卷四论述题怎么复习要重点背些什么
卷四的内容 在前三卷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点
换句话说 你把前三卷的内容专掌握差不多了属
卷四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但 主观和客观题目是有区别的
如果说前三卷客观题上的知识点是重复记忆的话
那卷四就得勤动手了 说的可能抽象
具体一点: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最好能放到最后一个月再看 看看背背默写默写 但记住 不需要全背 只需关键的句子和关键的词就足够了(因为改卷就只看关键句和关键词)
2 后面的几道大法的案例 一是看你平时的复习 再一个就是每次做到真题或者是模拟题时 一定先自己考虑 自己动手写写 不能看看题目就翻答案 那样的话 你会在最后一个月看卷四的时候 手忙脚错
3 最后一道论述题 先找找一些老师讲的答题模版 然后结合答题模版把历年真题仔细动手写写
其实卷四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最近几年的司法考试 卷四基本拉不开分数 09年过的卷四最少也82分 所以还是前三卷 还是平时的积累
最后 祝你10年取得好成绩
❹ 司法考试卷四的论述题要写题目吗~~~
您好:
是否写题目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考生有时间,可以为自己的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以作画龙点睛之效。但如果您做题时间比较紧张,题目也可不写。答题要求上并没有对文章题目做出硬性要求。
祝您顺利通过!
❺ 2018年司法考试主观题怎么答
2018年司法考试主观题怎么答,考霸教你如何拿高分
2018年6月,司法部向社会发布《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国家首次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8年是新司法考试改革的第一年,新司法考试其实就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等八部法律的决定》,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需要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可想而知法律职业资格的含金量越来越重,这也是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同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又很大的帮助。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2+1考试模式,即客观题2张试卷,主观题1张试卷,与往年实行的是四卷考试很大不同。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22日;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月20日。其中考试分为客观题卷(客观题卷分为卷一、卷二,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和主观题卷(总一卷,分值为18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当年我主观题卷四考了124分(总分150分),今天,我就告诉你2018年司法考试主观题答题技巧,教你如何轻松拿高分。
一是认真审题,理清答题思路。在拿到题目后首先不要盲目答题,要认真研读题目,记住是研读题目,认真审题,理清简答题思路,根据题目中问题,逐一解析。针对题目中每一个小提问作答,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解答,在答题时,应该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尽量的简洁,必须层次分明,要有序,有逻辑,不能做过多的解释,否则会适得其反,更不能答非所问。
二是围绕问题,全面细致作答。分析问题要全面细致,一环扣一环,要求考生进行全面分析。考生拿到题,如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是“要求考生根据案情,做出全面分析”。“全面分析”这一突出的特点,使得分析题在历年的考试中成为难点所在。答题时,可以像简析题那样罗列要点、逐次作答,在要点列出之前,一般要有一段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回应和引出后面要点的话。
三是层次分明,合法有理有序。主观题解答,切莫一窝蜂,一定要采取三段论,由上到下,由主到次,总的思路是先进行合法性分析,后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权利义务关系为主线,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界定所给案情,涉及的法律部门和所出现法律主体的性质,运用法理、宪法结合有关部门法的原则和制度,进行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
如果你能够掌握以上三点2018年司法考试主观题答题技巧,轻松拿高分一定没有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给个赞吧,同时分享给更多的人。
❻ 司法考试的题型
您好:
司法考来试,分四卷自:
前三卷均为选择题,单选、多选、不定项。
第四卷为主观题,主要为案例分析,论述题,法律文书写作。
❼ 司法考试考哪些内容
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抄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
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主观题考试设置选做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具体考查科目为: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❽ 关于法学的论述题答题方法
07年司法考试论述题答题方法与理论储备
作者:佚名 攻略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7-9-4 10:26:29
一、论述题命题方式
论述是一种综合考察考生法学理论素养的方式.论述题的命题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命题作文式:如“案例、判例与司法解释”
2.分析格言法条式:“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法理”
3.案例/判例分析式:“黄碟案”
二、论述题答题要求
(一)形式要素:小段落、多层次、眉清目秀
1.段落要小,切忌不分段,或者段落太长
2.多层次者一要求整篇文章断落多,二要求一个段落之中有层次
3.眉清目秀是说书写要整齐,字迹要工整
(二)内容要素
1.说理
2.有据
3.多角度
4.正反面都要顾及
三、答题方法
第一步:概述题干,说明“是什么?”,即题干讲了个什么问题,反映的要旨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题干,说明“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出现题干中的问题,其产生的理据是什么?
第三步:综上所述,说明“怎么办?”及理论结合实际,指出该怎么办?
【例1】四川省双流县发生了一起村民激愤杀人案件。被杀害者张万安患有精神分裂症,不时打骂母亲和家人,还先后强奸母亲与大嫂。此外,张万安在村上不务正业,村上不少女孩在放学路上被他调戏过,他还经常打骂周边群众,使四周不得安宁。2004年8月24日,张万安的母亲及两个哥哥张万成、张万明预谋打死张万安。当晚9时许,张万成、张万明在双流县太平镇碰见弟弟,用扁担、木棒将其打死。此后,三人被捕关押。检察院认为,3被告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案发后当地村民得知此案开庭审理的消息后称,张万安死有余辜!村民认为,张万安的母亲和两个哥哥杀死他是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村上的人对3被告人都很同情,希望法院能判轻些。试从法的价值及其冲突的角度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A.此案反映了法的秩序价值和自由价值的冲突。
B.法律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于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保护。但这种保护必须平等的适用于每个公民。对个人自由进行限制最大的理由是这种自由已经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同等自由。正如密尔所说:“要使强迫成为正当,必须是所要对他加以吓阻的那宗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祸害。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本案中精神病张万安虽然是精神病人,但是其自由和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尤其是最珍贵的价值——生命自由非经法定程序,更不得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草率剥夺,这是无庸置疑的。张万安强奸母嫂、调戏妇女、打骂群众,扰乱安详和谐的乡村秩序,此类禽兽行,人神共愤。但张万安此类行为是其精神病所导致,实非一个正常的自由意志所甘为。
C.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签订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刑法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精神病人施加的只能是严加看管和医疗,而非剥夺其生命。张万安的行为再恶劣,他也只是一个精神病人的行为,其母其兄,在处理张万安的人身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冲突时,背弃国法施加于他们作为一个精神病家属和监护人,所应当承担的严加看管和治疗义务,而选择了一了百了方法,剥夺了张万安的生命,此已逾越了必要的限度,违背了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比例原则,其行为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其杀人情节,实属事出有因,法院在审理此案的时候应当运用个案平衡的原则,减轻处罚!
[例2]马某与赵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两人在饭店喝酒,马某说起现在生意难做,不讲信义的人越来越多。赵某随声附和。一向爱开玩笑的马某说:“老兄,凭咱们的关系,我就给你张借条玩玩都放心。”马某随即写了“今借赵某人民币6000元”的字条,签署自己的姓名后放在饭桌上。不料,几日后,马某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方知赵某竟以该借条为据将他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他偿还借款6000元。法院审理后认为,马某向赵某出具了借据,又没有证据证明自己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故双方债权债务关系成立,支持赵某的诉讼请求。请根据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
【答案要点】
(1)法院的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成立。
(2)根据责任法定原则,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应当根据法律,而且只能根据法律。既然在法律上可以认定马某与赵某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因此马某作为债务人,应当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3)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合法证据证明的事实可能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属于法律认可的客观事实。既然本案中的证据证明了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自然被证据证明的债务人马某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法律是概括性规范,进行规范性调整,关注是各种情况的共性,可能会牺牲个案的正义。本案中证据证明的事实与客观事实是不同的,这说明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本案中个别正义未能实现而否认法院判决的合法性。
(5)法律与道德是不同的。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法,甚至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法律只是把道德的最低要求转化为法律。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在法律上却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不能因为赵某的行为不道德,而否认法院判决的合法性。
(6)根据法治的权利保障原则,对公民权利自由的保护必须依法进行。马某在客观事实上,并非真正的债务人,但要保护马某的权益,必须有法律依据;既然马某不能根据法律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具借条非出于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其权益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解析】 回答此种法理学的案例分析题,关键的是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能仅仅限定在某个角度,除非题目有此明确要求。在从每一角度分析时,必须首先写明原理、原则或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案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能就理论说理论,脱离案情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