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剃头刑法

剃头刑法

发布时间: 2021-12-23 05:19:16

① 在古代,剃光头对犯人是一种刑法,叫做空刑,而现在的犯人在服刑期间为什么也要被剃光头呢

1990年司法部发布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除一个回月内出监的罪犯外,答一律留寸发或光头,不准留胡须、长指甲;除有特殊生活习惯的少数民族罪犯外,女犯一律留齐耳短发,不得过颈,不准烫发、染发、戴假发、涂指甲、抹口红、戴首饰等。
司法部发布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第十条规定,保持个人卫生,按时洗澡、理发、剃须、剪指甲,衣服、被褥定期换洗。
这样说来,强制剃光头就没有法律依据。

② 在古代,剃发居然是刑罚

爱卿们,来说说呗

你们留过最酷炫的发型是神马?

------------------

【其他账号转载请注明来源“朕说”。否则版权后果自负!】

朕说:年轻人的趣味阅读,让你有姿势地涨知识。

③ 刑事拘留要剃光头吗.

刑事拘留要剃头这是约定成俗的,我国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我的理解是,可以剃发,也可以不剃,应当尊重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未见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进看守所(拘留所)和监狱必须剃光头发的条款,也未见任何法或者条例授予看守所和监狱给罪犯剃光头的权力。倒是明确规定:“保护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纵观现代我国的法律法规,均无明文规定嫌疑人或犯人必须剃光头,这好象是约定成俗,各看守所、监狱及劳改农场里都普遍将犯人剃成了光头。我国加入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第七条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第十条规定: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及尊重其固有的人格尊严的待遇。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④ 古代剃头的刑罚是什么

髡刑,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kūn xíng,是中国上古五刑之一,为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
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因为佛教徒是剃光头的,而且又不结婚,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至秦时,失去了这一性质,成为一种剃除受刑者须发的刑罚。蓄发留须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常状态,此类刑罚采取的是将罪犯的发须强行剃除,使罪犯处于一种明显的非正常状态,并因此感受到痛苦。

⑤ 进拘留所剃头吗 就是拘留十几天 有没有案底

行政拘留的话不会。刑事拘留一般会剃头便于管理,但也是视情况而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1、“案底”一词不是法律术语,是俗称。从行政法角度讲可以称为不良纪录,从刑法角度讲是犯罪记录。

2、受拘留等行政处罚的,相关的案卷、信息肯定会留存在公安机关,但这种信息不会上网的。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涉及到其它案件,其它人是调取不出来的,所以基本不会影响生活,包括考学、招工等。

3、犯罪记录就要严重一些了,有专门的系统记录。有了这种记录会影响今后的生活,也就是说当事人不能再从公安机关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了。

(5)剃头刑法扩展阅读

拘留的程序

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经部门领导审核,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

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由检察长决定,再送交公安机关执行;对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先行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同时立即办理拘留手续。由于我国法律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此,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然后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的,执行人员应在拘留证上注明。

参考资料

网络:拘留所

⑥ 古代剃头的酷刑是什么

在封建社会的时候,人们对孝道特别的重视,他们认为身体每一部分都是父母给的,头发自然也不例外。要是随随便便就把头发剪了,跟自砍手脚是一个性质,属于严重不孝。爹妈会非常生气,街坊邻居也会骂你。而且古人很迷信,他们看头发会不断长长,就以为头发代表着延续生命,只要咔嚓一剪,自己很有可能少活几年,所以古人很少会剪头发,都是当个宝贝一样,就连在打仗拼命的时候都要先把头发扎起来,一点都不嫌麻烦。既然头发这么重要,那么剪头发对他们来说,一定很恐怖对吧?没错!有一种刑罚叫“髡(kun) 刑”,就是把你的头发剃光,或者剃到三寸左右,在古时候这可是算作酷刑的。
大家肯定觉得奇怪,酷刑一般不都是千刀万剐之类的?剪个头发算什么酷刑啊,一剪子下去不痛不痒的,血都见不着一滴。但是古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髡刑是魔法伤害,虽然没有受皮肉之苦,但折寿是妥妥的,也是在剥夺生命,当然算作酷刑啊!另外一方面,受过髡刑的人发型肯定与众不同,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犯过事儿,走到哪里都会被围观嘲讽,就跟古人在囚犯脸上刺字是一个理。就算你能经得起嘲讽,一回到家爹妈看你头发没了肯定大骂“不孝子”,到时候一脚把你踹出家门,你心态能不爆炸吗?在我们眼里犯了法还能免费蹭一次剪头发,实在有失公正,但是在古人心中剪头发也就比砍头好一点了。
因为年代太久远已经查不到发明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那时候就开始罚人剪头发了,当年秦始皇抓了好多的苦力,带到荒郊野岭来修长城。被抓干活肯定心不甘情不愿的,大家都是能偷懒就偷懒,秦始皇作为包工头最不喜欢的就是延误工期,于是他抓了些偷懒的人都砍掉脑袋示众。刚开始这杀鸡儆猴的办法还不错,但没过多久大家又继续偷懒了,因为长城太难造了,不偷点懒就要活活累死,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歇着等死。秦始皇也没辙,又不能每次都杀人,杀光了这些苦力,就没人建长城了。于是他决定用剪头发来代替砍脑袋,除了像小编之前说的那样会对人产生心灵暴击,还方便了秦始皇的手下来监工,只要重点照顾短头发的就行。
没想到这个办法出奇的好用,那些不愿干活的人天天被监工盯着,工作进度自然加快了不少,长城这个大工程也如期验收了。完工是完工了,但这样逼着人家干苦力,累死的人成千上万,老百姓打心底记恨秦始皇,他挂掉没多久农民们就起义推翻了秦朝。后来到了汉朝,皇帝总结了秦朝翻车的经验,决定对老百姓好一点,但唯独大臣们不在优待名单上了。如果有什么大臣,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一般都是给处以宫刑,说得通俗点就是“阉了”让你变成真正的残废。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流行子承父业,家里的东西都是要传给下一辈的,要是给他们这些大臣断子绝孙了,这么大的家族产业谁来继承?
况且在古人的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是某大臣丢了命根子,爹妈一定会气得晕死过去。于是大臣们就跟皇帝商量,犯了错肯定要惩罚,但我还年青还没有当过爹啊,你不能让我绝后对不对?皇帝一想也对,要是整天喊着切人命根子,那以后天下的爹妈都不会愿意送儿子考公务员,朝廷就没人才可用了。于是皇帝和大臣就商量出一个折中方案,用剪头发代替阉割,虽然说不疼不痒,但伤害也还是很高。能当大臣的人一般都饱读经书,读书人就要面子,天天顶着个寸头上班肯定被同事笑话,估计没几天就受不了,自己告老还乡了。虽然说丢脸是丢脸,但玩久了之后,人们发现剪了头发也可能长寿,长发也可能暴死,好像头发跟生命值没啥关系。
所以到了三国时期,剪头发已经算不上什么刑罚了,但头发对古人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就比方曹操在一次行军打仗的时候,他下令所有人和马都不能踩到庄稼,否则斩首示众。但结果他的马儿直接秒打脸,跑出去把麦子给踩到了,身为领导人怎么能说话不算话?但是他死了谁带人打仗?于是他就决定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一截,用剪头发来代替砍头,虽然看起来这像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但是也说明头发对古代的人而言,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体器官。

⑦ 谁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要剃光头,穿号服。不过古代有种刑罚,叫髡刑,就是剃光头。还有在脸上刺字,割掉鼻子

在看守所里面犯罪嫌疑人要穿号服的,为了好识别。现在规定在法庭上面被告人可以不穿号服,剃光头的。

⑧ 为什么犯人要剃头

男性罪犯一入狱,监狱就给其剃光头发――这不仅是一种惯例,而且似乎还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必须要做的事,所以我从小到大所看到的那么多的男性罪犯,无一例外都被剃了大光头。对此,笔者也是司空见惯了,直到有一天,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问号:监狱有权强行给罪犯剃光头吗?

前几天,我目睹一群被押送转移的男性罪犯,个个都是大光头,和周围人群精心梳理的时髦发型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当时我的心咯噔一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罪犯为啥个个都剃了光头?是出于自愿,还是出于被迫?自愿恐怕不可能,尽管留光头也是一种另类时尚,但不会人人都喜欢;要是被迫,那么监狱有强行给罪犯剃光头的权利吗?

翻遍《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未见罪犯进监狱必须剃光头发的条款,也未见该法授予监狱给罪犯剃光头的权力。该法倒是明确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而强行剃光罪犯的头发,显然是对罪犯的一种侮辱。在现代法治社会,对私权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权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监狱强行剃光罪犯的头发,并没有法律依据,往轻里说是不妥,往重里说则是侵犯了罪犯的权利。

怎么理发,应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拥有的权利,是一种天赋人权。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头发都非同小可。有些人以“发”明志,如我国清末时,男人们以剪掉大辫子表示对旧时代的决裂。有些人以“发”彰显一种生活态度,如我国古代有的诗人,留一种高高的特殊发型,以示自己与众不同,志向高洁。更多的人将头发当成美的载体,精心梳理,作为对美的追求。头发甚至关乎人的生死,明末清兵入关时,“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当时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宁可死也要留住自己的头发。由此可见,头发的极端重要。

罪犯也是人,也有爱美之心。一方面,他们对美的追求,是对心灵的净化;另一方面,美对他们来说,也是促其好好生活、重新做人的一种感召和力量。

罪犯犯罪入狱,当然要失去一部分权利,包括一定程度的自由,接受法律的惩处,以此洗刷罪行,警示世人。但罪犯并没有完全丧失自己所有的权利。笔者以为,监狱不应强行给罪犯剃光头,罪犯完全有留自己喜欢发型的权利(只要这种发型不妨碍他人,不影响服刑,不妨碍监狱的工作)。

司法机关抓罪犯入狱,并不仅仅着眼于对罪犯的惩罚,更重要的是对罪犯的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改造罪犯,尽管方法很多,但无论如何不能让美缺席,要对罪犯进行美的教育,要时时刻刻让罪犯感受到美,让美对罪犯进行充分的熏陶,不仅要让罪犯看到周围环境的美、先进人物心灵的美,也要尽量使其自己在不被限定的范围内美起来,对美有所追求,比如留个自己喜欢的发型。而这,在罪犯向守法公民的改造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假如监狱弄得罪犯连爱美之心都没有了,监狱的工作便是失败的,而罪犯也是断然不会改造好的。

罪犯关于自己头发的权利,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其实并不尽然。假如每一个权力机关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合理运用公权,都能充分尊重公民应有的权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才能加快。我们欣慰地看到,这些年来,司法机关对罪犯的应有权利越来越尊重了,对罪犯的管理越来越依法办事了,越来越人性化了,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尽量满足罪犯的要求。如重庆市黔江区21岁男青年蔡孟林被枪决前要求与家人合影被允许,成为我国第一个刑前能与家人合影的死刑犯(2003年4月12日东方网)。再比如,2003年1月8日,服刑期间的张要辉向永州市看守所写了一个要求请假结婚的书面报告,最后公安部作出了同意结婚的批复,张要辉由此成为全国首位被允许结婚的服刑罪犯(2003年5月16日新华网)。

笔者觉得,在现代法治社会,所有人的应有权利都应得到尊重与维护,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与维护。笔者之所以追问罪犯关于头发的权利,用意也正在于此。

⑨ 现在刑法是不是不能给犯人强制剃头这一条

1990年司法部发布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除一个月内出监回的罪犯外,答一律留寸发或光头,不准留胡须、长指甲;除有特殊生活习惯的少数民族罪犯外,女犯一律留齐耳短发,不得过颈,不准烫发、染发、戴假发、涂指甲、抹口红、戴首饰等。
司法部发布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第十条规定,保持个人卫生,按时洗澡、理发、剃须、剪指甲,衣服、被褥定期换洗。
这样说来,强制剃光头就没有法律依据。

热点内容
城市建设条例小区 发布:2025-08-16 23:08:17 浏览:547
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发布:2025-08-16 23:06:47 浏览:839
刑法一百三十五 发布:2025-08-16 22:54:01 浏览:490
法律援助公益短片 发布:2025-08-16 22:51:12 浏览:179
刑法罗翔星座 发布:2025-08-16 22:18:42 浏览:487
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 发布:2025-08-16 22:18:33 浏览:506
法学靠背诵 发布:2025-08-16 22:17:06 浏览:560
如何查找执行法官 发布:2025-08-16 22:16:24 浏览:432
劳动法关于私自旷工 发布:2025-08-16 21:57:18 浏览:908
辽宁盛恒律师事务所怎么样 发布:2025-08-16 21:57:17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