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刑法
⑴ 什么叫严打,严打期间犯罪会加重刑吗
严打是中国司法名词,为依法从重从快,“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略表述,是解决一定时期中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活动。
严打, 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连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发起者是邓小平。198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北戴河向公安部指出:“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严打就是要加强党的专政力量,这就是专政” 。
官方定义为“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轻刑化”政策,刑罚又要总体重于西方,要有节制的从严、从重”。所以中共的严打被西方国家以及人权组织看来打击的刑罚过重了。
中国共有四次严打活动。1983年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1996年进行了第二次“严打”;2000年-2001年进行了第三次“严打”,增加了网上追捕逃犯的行动,也被称为“新世纪严打”。第四次严打是2010年。 和四次国企改革的时间吻合。
(1)严打刑法扩展阅读:
福建泉州市警方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刑事犯罪
泉州市公安机关围绕“平安泉州”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刑事犯罪类案作为打击重点,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主动出击、连续奋战。
今年来,组织开展“四打击一整治一会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击“盗抢骗”犯罪、打击“搬霸”、“沙霸”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泉州市公安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打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指挥协调机构,提出目标任务,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全程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年公安工作绩效考核范畴。
各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充分发挥打击主力军作用,以推进“小案合成快侦机制建设”为主线,以刑侦警务实战化改革为依托,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创新侦查模式,进一步提升破案打击效能。
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在打击传统盗抢骗、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搬霸”、“沙霸”等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立刑事案件46498起,比降25.42%,破获刑事案件20193起,破案率达到43.43%,比升7.46个百分点,提起公诉刑事犯罪嫌疑人11924名,比升13.13%。
其中洛江区今年以来立刑事案件1127起,比降30.6%,破385起,破案率为34.2%,比升4.8%,逮捕111人,比升6.7%,起诉292人,比升20.7%。
全市公安机关破获“盗抢骗”案件1156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944起,生效判决9类涉恶犯罪人员977人,比升61.2%。
在严打高压的态势下,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案件发案数连续多年保持下降状态,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⑵ 八三年严打的起因是什么
1983年的严打究竟啥样?年轻的民警一般都说不出来,那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那个严打,那可真叫严打,抢个军帽都可能被判死刑,耍个流氓就可能枪毙,说个流氓笑话就可能被劳教。某北京小伙,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洋妞跟别人扭打时被扯开上衣,一时冲动,上去摸了一把,枪毙!四川泸州纳溪有一姓王的小伙,在一路上和同伴打赌敢亲女孩嘴吗?结果真的去亲了过路的一女孩。被抓后,还真的枪毙了。如果被判刑,很多人送去新疆劳改,跑都跑不出来。开展严打的背景是犯罪太嚣张了,内蒙古有几个小青年啥原因也没有见人就杀,上海有那么几个青年见着女人就往屋里拽,不严打老百姓的生活没个过。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提出从现在起,在三年内组织三次战役。从1983年8月上旬开始到1984年7月是第一战役,9月2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规定,将部分死刑复核权正式下放至地方各省高院。“严打”第一战役重点打击对象是流氓犯罪分子和流氓团伙,就是“浮在面上的刑事犯罪”,同时严厉打击杀人、抢劫和重大盗窃犯罪,抓紧侦破大要案和久侦未破的重大积案。
这场严打称得上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天津由民间提供的检举线索就达150万件,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的犯罪分子有47000多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
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都完蛋了,公共场所治安良好,女工上下夜班、女学生下晚自习不用送了,晚上睡觉关门不关门无所谓,反正也没案子,警察闲得没事儿干。
想想那段历史,让人热血沸腾,令人难忘。
⑶ 既然刑法中有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那么严打是
你好,严打的前提也是法律规定,这里的严不是加重处罚,而是加大比某一类违法犯罪的排查、打击力度!
⑷ 严打的时候犯刑事诉讼法61条寻衅滋事 应该怎么量刑
按照下面的条文和规定处理。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捣乱,肆意挑衅,横行霸道,随意殴打伤害无辜,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是:
1 构成本罪的关键是,行为人在客观上须有寻衅滋事,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随意殴打他人;(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上述行为既可由个人单独实施,也可以结伙或者聚众实施。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即可构成本罪。
2 上述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方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指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或者随意殴打多人的;经常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后果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量较大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等。
3 本罪的罪过形式为故意,且行为人通常是出自蔑视法纪,显示威风,寻求精神刺激,报复社会或者发泄不满等动机。
4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
5 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或者使用暴力、胁迫方法强拿硬要的,属于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按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应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定罪处罚,而不定本罪;以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方法追逐、拦截妇女的,属于本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法条竞合犯,应以其中特别法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6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犯本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所谓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打群架,破坏公共秩序,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寻衅滋事的动机一般不是完全为了某种个人的利害冲突,也不是单纯为了取得某种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或者为寻求精神刺激,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或是为了在某一地区称王称霸、显示威风,为了哥们儿义气进行报复等。寻衅滋事行为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一些发生在偏僻隐蔽的地方),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行为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寻衅滋事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第一,结伙斗殴;第二,追逐、拦截他人的,是指出于取乐、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他人,以及追逐、拦截异性等;第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第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主要是指上述行为以外的其他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在实践中,正确认定和处理扰乱寻衅滋事行为,要注意区分结伙斗殴行为与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以强拿硬要的形式寻衅滋事的行为与抢劫罪的界限。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这几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相应的犯罪的界限,主要在于社会危害性程度、行为人的目的、动机等不同。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寻衅滋事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⑸ 83严打是否有法律依据
楼上的中顾律师真垃圾。
87严打的依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冶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这就是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制定的关于刑事部分决定属于广义上的法律。
还有79年《刑法》,也是从严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的依据。
但是到了后期过分严重估计了当时的时势,导致严打的阔大化,一批冤假错案从而到来。
但是对于严打我们要两看。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
楼上所谓的法学界,不过是一帮没有机会上台的所谓的法学专家聚在一起。平日里吃饱了撑着就提出一些狗屁观点,毫不结合当时的具体实际。什么行政干预司法,文革时期司法衙门都被砸烂了,83年刚刚恢复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整治治安?加上,严打依据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什么叫行政干预司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是行政?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就是法律。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治安整治的决定能认为是行政干预司法?
所以说有时所谓专家的话不可多听。他们只不过是一帮没有地方实现自己抱负的人。如果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何不进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以自己的意志立法。偏偏要在一边批评中央政策。
83年,文革刚刚结束,一大批知识青年返乡,这帮人大部分没有学历,社会也没有这么多的就业岗位。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严重不稳定。
83年出了震惊全国的二王案,从而坚定了党中央,邓大人实施严打的决心。
楼下的 fxystc321也是法盲。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有很多种,这些决定中有一部分是具有规范性的法律性决定,属于法律范围,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全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等等。
83严打实行的是79刑法,当时有效的全国人大常委法律性决定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2.关于惩治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3.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4.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5.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6.关于惩治泄漏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7.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8.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9.关于惩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的补充规定;10.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11.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12.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13.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14.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15.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动教养人员的决定等等。其中关于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决定中的刑事部分当然属于广义上的法律,是刑法的一种渊源。
现在97刑法实施,仍然有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性决定包括:1.关于禁毒的决定;2.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3.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4.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5.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6.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7.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8.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你敢说上述的决定不是法律?什么人啊,法盲一个还在这里充大头。
⑹ 严打期间怎么处理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轻者违法,重者构成犯罪,严打期间应当从快从严处理。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2、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⑺ 严打是什么
严打的意思是代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职责议题的是,严打是迅速扭转一个地方是会治安面貌的有效手段,但是并非是长久之计,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行,对于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定要做到零容忍,只有每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安静,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案件都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激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不受影响,在生活中如果违法犯罪现象一旦产生的话,也会影响自己一辈子的生活,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严打期间,我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7)严打刑法扩展阅读:
严打是中国司法名词,为依法从重从快,“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简略表述,是解决一定时期中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活动。
中国共有四次严打活动。1983年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并进行第一次“严打”;1996年进行了第二次“严打”;2000年-2001年进行了第三次“严打”,增加了网上追捕逃犯的行动,也被称为“新世纪严打”。第四次严打是2010年。和四次国企改革的时间吻合。
“严打”是迅速扭转一个地方社会治安面貌、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但绝非长久之计,而且由于“从严”、“从重”、“从快”的要求,较容易产生冤假错案。所以只有在平时注意防微杜渐,才能使社会长治久安。
⑻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什么是刑事犯罪
我国的法律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以调整的利益不同可以分为公法和私法,按照部门划分大体可以分为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民法属于私法的范围,而刑法属于公法的范围。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区别:第一,而这所属的法律领域不同。民事案件属于触犯民事法律所产生的案件,由民事领域产生。刑事案件触犯的是刑事法律,由刑事领域产生。第二,涉及主体不同。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就是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也就是说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主体。而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一般是国家公诉机关,另一方是加害人,而受害人不是原告资格。第三,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自由的处分自己的权利,例如放弃赔偿请求等,但是在刑事案件当中,不允许被害人放弃对加害人刑事责任的追究,但是也可以放弃对民事赔偿的追究。第四,法官所处的地位不同。刑事案件中的法官较民事案件中的法官更加主动积极。如果想学习法律最好从基本的法律理论学起,配合法条,效果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