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转化

司法转化

发布时间: 2022-01-11 14:11:56

司法考试如何将能力转化为分数

您好!
要掌握出题点,找对复习方法,多加磨练,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加油。

Ⅱ 有关刑法上的转换犯的罪名有哪些

犯转换罪的罪犯又叫做转化犯。
所谓转化犯,即某一较轻的罪行因具有特定情形而转化为较重之罪、即不以原行为性质定罪也不实行数罪并罚、应当特别注意转化的条件问题。
1、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第238条第3款);
2、收买被拐买的妇女、儿童罪—→拐买妇女、儿童罪(收买后又出卖的情形,241条第5款);
3、妨害公务罪—→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242条第2款);
4、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致人伤残、死亡的,247条);
5、虐待被监管人罪—→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致人伤残、死亡的,248条);
6、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253条第2款);
7、抢夺罪—→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267条第2款);
8、盗窃、诈骗、抢夺罪—→抢劫罪(269条);
9、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人使用的,384条第2款);
10、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致人重伤、死亡的,第292条第2款);
11、非法组织买血罪、强迫买血罪—→故意伤害罪(造成他人伤害的,333条第2款);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病药品罪—→贩卖毒品罪(有偿提供或者向贩毒分子提供,第355条);
13、挪用公款罪—→贪污罪(根据高法司法解释,两种情形发生转化)。

Ⅲ 所有的物证都需要通过司法鉴定转化为鉴定意见吗

》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出版313-314页,转自民事法律参考

这里必须要强调,在民事诉讼活动中,鉴定意见这种证据类型,必然是指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人所出具的,当事人自行委托或者其他机关委托的,不在此列……也就是说,鉴定人只有是接受人民法院委托,通过科学方法对委托的专门性问题所出具的鉴定意见才是《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所确定的八类证据中的鉴定意见……

据上所述,关于当事人自行向相关鉴定机构委托所得的鉴定意见,其性质仅是一份书面证据材料,并非民事诉讼证据所指的鉴定意见。在该类证据的认定上,一般可以采用对私文书证的审查认定规则。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络,对于理解上述观点有所助益,可作参考

司法鉴定意见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一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16修订)》第二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程序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方式、步骤以及相关规则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七)鉴定意见...”

单方鉴定意见能否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种类中的“鉴定意见”而使用?

作者的观点是否定的。鉴定意见之所以能够作为证据且是“高等级”证据使用,关键在于它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鉴定科学性有赖于司法鉴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本文不予赘述。而鉴定公正性的关键,在于鉴定人要基于中立立场对有关问题作出结论性陈述,也即鉴定意见必须具备价值中立性。而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恰恰破坏了这种价值中立性,此种情形下,鉴定人似是受雇于一方当事人,尽管其鉴定结论在客观上可能不利于委托方当事人,但在主观上鉴定人却因委托方当事人之需并支付费用而为之鉴定,鉴定人和委托方当事人似是形成了一种聘用合同关系。在此情况下如果采信鉴定意见,势必会使对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也使对方当事人容易产生对鉴定人的不信任,导致重新鉴定增多,进而导致司法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加之绝大多数法官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多为形式审,尚不具备对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做实质审查的能力,鉴定程序的瑕疵会让法官在鉴定意见的适用上陷入两难境地。况且,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在第七十六条已经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已经没有了程序权利救济上的必要性。综上,应当将当事人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意见排除在民事诉讼证据种类中的“鉴定意见”之外。

单方鉴定意见能否作为民事诉讼证据而使用?

作者的观点亦是否定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在以上证据种类中,只有书证和证人证言在证据形式上和鉴定意见具有可类比性。单方委托的鉴定意见能否作为书证或者证人证言而使用呢?作者的观点依然是否定的。因为书证和证人证言是对案件情况的客观记载或者陈述,而单方鉴定意见则是鉴定人通过其自身知识对专门性问题所作的主观结论性陈述,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认为,单方鉴定意见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当类似于《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其功能和目的只是受一方当事人之要求并辅助其就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因而单方鉴定意见并不能作为一种证据,因此也就无法作为法院定案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便于对申请方诉求的理解和反驳对方的事实主张及证明。因此,由单方申请鉴定而发生的费用亦不能认定为诉讼费用进而由败诉方承担,而应比照专家辅助人制度,由申请方负担相应的费用。

Ⅳ 司法录音转换成文字软件推荐

例如 讯飞,uu速录侠,

Ⅳ 司法录音转换成文字软件给找个合适的吧

录音转文字的软件有很多,使用的步骤也很简单,我手机上使用了一个软件,可以使用一下,录音转文字助手,支持一键语音转文字,还可以将录音文件转换成文字.

将语音文件转成文字,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可以使用录音转文字助手,将语音文件进行识别成文字,首先在手机桌面下一个录音转文字助手

上面是我使用后的一些截图,可以借鉴一下.

Ⅵ 转化犯包括那几种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文规定,转化犯有如下几种犯罪:

第133条:以危险驾驶罪为基础罪名的转化犯;

第144条: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以生产、销售假药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149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基础罪名的转化犯;

第238条:以非法拘禁罪为基础罪名、以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41条:以收买被拐买的妇女/儿童罪为基础罪名以拐买妇女/儿童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42条: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为基础罪名、以妨害公务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47条:以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为基础罪名、以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48条:以虐待被监管人罪为基础罪名、以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53条: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为基础罪名、以盗窃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67条:以抢夺罪为基础罪名、以抢劫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69条:以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为基础罪名、以抢劫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292条:以聚众斗殴罪为基础罪名、以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333条:以非法组织卖血罪和强迫卖血罪为基础罪名、以故意伤害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355条: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病药品罪为基础罪名、以贩卖毒品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第384条: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为基础罪名、以挪用公款罪为转化罪名的转化犯。

(6)司法转化扩展阅读:

转化犯,是指在非法行为(含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或者非法状态的持续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行为、方法或者后果等转化条件,而使违法行为转化为犯罪或者是轻罪行为转化为重罪,并以转化后的犯罪或重罪进行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

转换特征:

由于转化犯研究具有较强的立法实践先行、理论研究随后的特点,虽然“转化犯”这一称谓已在被我国法学界广为接受与认可,但是具体到转化犯的具体概念与特点仍然有较大的分歧,因为转化犯的特征是研究者们对刑法规范中转化犯条文的理论归纳、观点浓缩。

普遍承认的有关转化犯的特征:

1、法定性

不论如何界定转化犯,转化前的基础行为、转化后的犯/重罪行为或者是造成转化的各种情形以及定罪量刑的原则都是有刑法的明文规定的,法律没有进行规定的就不是转化犯。这不仅是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更是转化犯与牵连犯、吸收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等其他犯罪形态相区别的法律标志。

法定性要求转化犯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理论研究的单向过程,只能由刑法现存条文中的具体规定中概括、提炼转化犯的行为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允许转化犯的理论成果适用到法律未明文规定是转化犯的情况。

2、转化性

转化犯的“转化”一词含有“转变”和“化生”两层意思,同时更加侧重于化的含义,“化”的意思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浅入深。

“深”是由“浅”而至,因此,转化罪是由基础行为而成,基础行为是转化罪的构成部分和前提,转化犯就是行为人实施了基础行为之后,又行使、出现了法定的行为、方法或者后果等转化条件,基础行为与转化条件两者嵌合、叠加,由于符合犯罪或重罪的构成而适用转化罪的定罪和处罚。

3、唯一性

转化犯的唯一性是指转化犯必须依照转化罪进行定罪量刑,在刑种刑格的设置、量刑的考虑情节、追诉时效和级别管辖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按照转化罪的规定,而与基础行为构成的犯罪无关。

4、趋重性

趋重性是指由于转化后行为重于基础行为,并且行为人客观危害性的增加,刑罚亦严厉,这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法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趋重性具有正当性。

趋重性是转化犯在定罪量刑方面的重要特征,转化犯的趋重性是确认义务的一种特殊方法,将虽存在无必要另立条文和罪名的非法行为进行转化,既满足了社会的特殊需要,又以实现正义为要旨。

Ⅶ 司法局转发省司法厅转发国家司法部文件标题的转化形式怎么表述

XXX司法局转发省司法厅关于转发国家司法部XXX(文件具体名称)

Ⅷ 司法考试变成法考,有哪些变化

一、须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范围扩大
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范围,由原来的4类职业扩展到9类职业。
司法考试制度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和担任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将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纳入到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范围。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法治人才选拔的“入口关”,这意味着在今后的法考考试中会进一步强化对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的考查力度,有利于切实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的能力素养,各位考生应该更加重视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及法理学等科目。
二、报考学历门槛提高
报名条件有新变化,提高了报名门槛,虽然司法部在这个制度设计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体现了对考生的温暖与关怀,但不可否认的是,非全日制、非法学本科生在未来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在法考的道路上不受任何限制。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法学教育打开了一扇窗,这是实现法学教育应用化和法律人才职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法学素养和法律综合素质的标尺之一。这意味着今后的法学教育也会发生改革,在法考考试命题方向会更加贴近社会,服务于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一考”变“两考”
卷式结构有新变化,大幅度提高案例题分值比重的规定,将一次性考试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两阶段,只有通过客观题考试的考生才可以参加当年的第二阶段的主观题考试,客观题的合格成绩在本年度和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这意味着今后的法考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多出没有标准答案的“活题”,突出考题的实践性,请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关注热点案例分析!!!
四、放宽政策有新变化
将国务院审批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辖县(县级市、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市、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1039个县级行政区域纳入放宽地域范围。
中央有关会议明确要求,在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实行与内地有一定差别的考试政策,适当降低考试门槛,让当地符合条件的人能够进得来、留得下。提醒各位考生在报考时可以了解相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政策。

Ⅸ 司法录音如何转换成文字

人工转写啊,可以用uu速录侠试试。

热点内容
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29 21:49:52 浏览:124
产科相关法律责任与医疗纠纷课件 发布:2025-07-29 21:39:13 浏览:969
法律民法典法律常识 发布:2025-07-29 21:35:29 浏览:327
司法改革执行局 发布:2025-07-29 21:34:06 浏览:773
民法典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发布:2025-07-29 21:33:26 浏览:858
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 发布:2025-07-29 21:21:18 浏览:260
加拿大婚姻法和继承法 发布:2025-07-29 21:18:57 浏览:402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 发布:2025-07-29 21:18:43 浏览:749
有道德之人 发布:2025-07-29 21:12:52 浏览:15
刑事诉讼法变更强制措施的条款 发布:2025-07-29 20:51:56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