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

发布时间: 2022-02-14 00:27:27

1.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

您好。投放危险物品来罪(源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除非有证据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农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并且您对这一结果是明知的,否则不构成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农药是符合相关规定的,您没有故意让羊吃地里的庄稼,而且发现后能够及时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您存在过错,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内容是什么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放火”,是指故意纵火焚烧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决水”,是指故意破坏堤防、大坝、防水、排水设施,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是指向公共饮用水源、食品或者公共场所、设施投放能够致人死亡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上述几种物质的行为。这里的“毒害性”物质,是指能对人或者动物产生毒害的有毒物质,包括化学性毒物、生物性毒物和微生物类毒物等;“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放射性的物质,国家一直对这些极具危险性的物质实行严格的管理;“传染病病原体”,是指能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通过空气、饮食、接触等方式传播,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传染病菌种和毒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是对于通过监控器记录处罚交通违法行为所规定的法律依据,具体是依照《道路安全交通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各种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手段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利用电子监控设施形成的影像记录,对一些类型的违法行为予以认定,可以克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证据转瞬即逝、不易收集的问题,将违法事实长久保存。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这里的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主要是指交通监控摄像装置及安装在营运车辆上的记录仪器所记录的音像材料。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的尚未造成后果的标准是什么

就是在实施放火投毒,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实施后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和后果,譬如:你投毒了,你所要侵害的受害人没有吃下或使用你投的毒品。
当然就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了。

5. 刑法一百一十四条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回全罪定答义、量刑】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释】本条是关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6. 中国刑法第=百十四条

第二百四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一十四条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8. 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内容是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区是行政区划的类型之一,是指拥有自治权力的行政区,常设置在国内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地与传统领域,或者离岛、边疆等与本土地带有所分离的地方,并常做为一级行政区存在。
其地方政府在内部事务方面,拥有比其他省级行政区更高的自主空间。
在中国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自治区。
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
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这种制度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第一百一十五条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第一百一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9. 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您好,假如你在自家承包土地内使用农药,造成别人的牲畜死亡《两只羊》,内那么投放危险物容品罪(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除非有证据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农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并且您对这一结果是明知的,否则不构成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农药是符合相关规定的,您没有故意让羊吃地里的庄稼,而且发现后能够及时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您存在过错,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0.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定罪时应不应该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

您好,楼主。
我想说,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规定在公共安全法益侵害这一章。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了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由于刑法的谦抑性,刑法不处罚没有明文规定的过失犯罪。而从上述条文可得知,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形式必须是故意。当然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其主观非难可能性要较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小。当然,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也远远低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明知后果而行为的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张明楷的《刑法学》第三版。
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存在重叠,只是区分的界限很难确定。
当今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造成重大后果往往采取两种定罪方式,一种是通常所采用的交通肇事罪,另一种是以其他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酒可分为病理性醉酒与生理性醉酒,前者有初次的免责机会,后者则被视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您可以参考一些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材料。
还有,楼主,您的分给得太少,我问问题通常是直接挂100再追加的T-T。

热点内容
我国水行政法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7-08 19:37:28 浏览:255
法学包含国际经济法吗 发布:2025-07-08 19:36:58 浏览:143
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 发布:2025-07-08 19:36:56 浏览:498
美国法官年龄 发布:2025-07-08 19:36:52 浏览:266
行政区立法 发布:2025-07-08 19:31:37 浏览:762
上海政法学保研 发布:2025-07-08 19:21:22 浏览:125
区法院庭长级别 发布:2025-07-08 19:20:03 浏览:116
劳动法中关于病休工龄的规定 发布:2025-07-08 19:19:49 浏览:153
马工程民事诉讼法管辖 发布:2025-07-08 19:18:22 浏览:500
刑法不是 发布:2025-07-08 19:00:33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