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通意见和民法通则
『壹』 《民法通则》和《民法通则意见》的关系
一个是全国人大的法律,一个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贰』 民法通则注释本和民通意见一样吗
注释是法律人员对法条的解释,没有法律效力,是帮助学习的人理解的。民法通则意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引用,有法律效力,
『叁』 《民法总则》出台后《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是不是被完全抛弃了
《民法总则》的出台并不是抛弃了《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
《民法总则》实际上就是《民法通则》的修定版,是对《民法通则》的修定和完善,实为编纂《民法典》的上篇,下篇为分则。
『肆』 民法总则出台后,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是不是可以被完全
关于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先后顺序的。收养关系的成立,是在收养法中有明确规定的。既然生母已将女儿送养,说明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机关肯定已经依据收养法中的相关程序做出了认定(即包含《收养法》第十八条也考虑过)。这样,这个收养关系才会合法的存续。在这个关系成立后再看通报案例来引用“民通意见”就不矛盾了。因为之前的收养中,“其他监护人”都没有抚养的意思,所以,你在后面来再想要回,是不可能的。因为《收养法》的原则是保护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的,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的。所以法院不予支持是正确的。
『伍』 民法总则出台后,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是不是可以被完全抛弃了
《民抄法总则》的出台并不是抛弃了《民袭法通则》和《民通意见》。
《民法总则》实际上就是《民法通则》的修定版,是对《民法通则》的修定和完善,实为编纂《民法典》的上篇,下篇为分则。
『陆』 《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中的几个问题!!~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64条
以提供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的一方,对联营企业的债务,应当按照书面协议的约定承担;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者盈余分配比例承担。
由此观之,出资比例的问题首先当然按照协议确定,但是没有协议或协议内容不明确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比例。或者按照盈余或风险的分配比例确定投资比例。
2.对于该问题本人并不完全赞同前辈的意见,即企业法人解散的,资能抵债的,自己进行清算。资不低债的,要申请法院进行破产清算,法院指定的清算组织。这种说法不具有准确性。
而应当是:
企业法人自行决定解散的,清算组织由该企业法人根据法律的规定自主成立。
企业法人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的,则应当由主管机关组织有关机关和人员组成清算组织;或者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关于破产程序的规定成立清算组织。
也即企业法人自行撤销,而不存在利害关系人向有关机关申请破产的情况下,企业法人得自己成立清算组织。当然,企业法人发现资不抵债的,仍应宣告破产。
3.楼主所说的B企业本身承担自然是无限责任。一般而言,企业法中的有限责任指的是成员对企业(包括企业法人)的债务不承担无限责任,而并非指企业本身不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前辈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企业联营包括紧密型联营、半紧密型联营(也即半松散型联营)和松散型联营。
紧密型联营是组成新的法人主体,成员承担连带责任。揭开法人面纱制度适用后除外。
半紧密型联营企业通常是基于联营合同,且需登记,成员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情况下也即楼主所说的合伙型联营。此时成员需承担无限责任。
松散型合伙通常基于成员之间的联营合同,无需登记,当事人未约定承担连带责任的,成员对外仅仅承担按份责任(并不排除符合连带责任要件时的连带责任适用)。但是,成员对于这种按份责任的承担也是要负无限责任的。这两者并不存在冲突。就像甲和乙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对丙承担债务(有限责任),但对于该债务,甲仍然应当以自己的一般财产为担保。
B企业本身是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服务业等特殊部门的合伙人则仅对合伙企业的重大过失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责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具体的楼主您可以参考《合伙企业法》。
还有什么问题的您可以和我交流。
还有哈,您的悬赏有点保守T-T。
『柒』 《民法通则意见》第81条内容《民法通则意见》属于《民法通则》吗在哪个部门法中可以查到
“民法通则意见”第81条: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的,比照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条内件办理转托手容续。因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
“民法通则意见”的全名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它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是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民法通则》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不属于《民法通则》,也不属于部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