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法律概念

民法法律概念

发布时间: 2021-01-01 05:58:42

民法的含义是什么

民法含义: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如债权、继承权等)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版非财产关系(如劳动、权婚姻、家庭等)的各种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

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1)民法法律概念扩展阅读:

修订信息: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1.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 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㈡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广义的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和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狭义的民法不包括婚姻法和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规范。

    ㈢ 民法上物的概念

    民法上物的概念物来包括金源钱和有价证券。

    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

    1、须存在于人身之外;

    2、须能够为人力所实际控制或支配;

    3、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4、须为独成一体的有体物。

    (3)民法法律概念扩展阅读:

    关于标的与物的区分:

    标的或诉讼标的是一种法律关系,没有实体存在,而物有实体存在。诉讼标的有时可能会涉及标的物,也可能不涉及任何标的物。每一个诉都有诉讼标的,但不是每一个诉都有诉讼标的物。举例说明,因为房屋租赁产生了争议,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房屋租赁关系,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

    ㈣ 民事法律中“物”的概念是什么

    物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中的一种,是一切财产关系最基本的要素。

    ㈤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特征

    (1)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方生、变更和消灭,大多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思,二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所发生。

    (3)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3、不属民法调整的:

    (1)恋爱关系:约会、婚约、定情约定等恋爱行为民法不调整,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2)亲情关系:帮助看护小孩或老人等,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3)好意施惠关系、社交。又称情谊关系,泛指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下列“无偿”约定属于好意施惠关系:①搭便车;②乘客叫醒另一乘客到站下车;③顺路代为投递信件;④邀请参加宴会、舞会、郊游。⑤请吃饭、看电影、干妈与义父等关系,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4)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有些约定貌似合同,但是按其性质不适宜采用合同法调整或者以合同法调整将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的,这些约定属于“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不属于法律事实,不产生合同法上的法律效果。

    例如:甲男与乙女同居期间郑重约定,乙女应当按时服用避孕药。乙女想生一个小孩,籍此“抓住”甲男,因而偷偷停服药物。乙女生下小孩后,甲男与乙女分手,法院判决甲男支付小孩的抚养费,甲男则诉请乙女赔偿自己因支付抚养费所受的损失,因为乙女违反了双方的约定。根据民法理论,甲男与乙女之间的约定涉及到“最为隐秘的个人自由领域”,这个领域是不容通过合同予以约束的。即便当事人具有受约束的意思,也不成立有效的合同。因而,甲、乙之间的约定属于“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不构成合同,甲男不得诉请乙女承担违约责任。

    再比如:A.B.C.D和E五人约定,每人每周各出10元钱,交给E购买彩票,并选择五人事先确定的号码。一次,E因为过失没有去购买彩票,无巧不成书的是,他们事先确定的号码这次却中了一等奖,奖金高达100万元。A.B.C.D起诉,要求E赔偿其各自应得的奖金。根据民法理论,五人的约定亦属于“合同界域之外的约定”, E无须对其余四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㈥ 关于民法中各类行为的概念(法学专家和律师过来看看)

    行为=事实行为(非表意行为)+民事行为(表意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撤销、效专力未定等属其他民事行为)

    1、民法上的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就是非表意行为,民事行为就是表意行为,这些概念可以通用。
    二者的区别为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2、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也就是说行为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有效果意思和目的意思地从事这些行为,将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法律效果根据其意思的内容确定。
    如果这种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要件,是真实的自由的,就是合法的民事行为,也就是民法法律行为。
    如果这种意思表示有不真实或不自由的缺陷,那么效力上可能是无效的、可撤销的、效力待定的,这就是你问题中所说的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等其他民事行为。虽然他们效力上有欠缺,但仍然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因此仍然属于表意行为,也就是都属于民事行为。

    ㈦ 什么叫民法

    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内。容依据《民法总则》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㈧ 民法含义是什么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1、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任务角度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1款对于合同所进行的概念界定,对民法的定义更为妥当的表述应为: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注:
    定义中“自然人”还是”公民“的表述经历三个阶段:《民法通则》中使用:“公民”,《合同法》中使用“自然人”,《物权法》中使用”自然人“。
    2、含义
    2.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2.3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3.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3.2民法为文明法
    3.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展开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1、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任务角度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1款对于合同所进行的概念界定,对民法的定义更为妥当的表述应为: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注:
    定义中“自然人”还是”公民“的表述经历三个阶段:《民法通则》中使用:“公民”,《合同法》中使用“自然人”,《物权法》中使用”自然人“。
    2、含义
    2.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2.3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3.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3.2民法为文明法
    3.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3.4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3.5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3.6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3.7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收起

热点内容
不阻止自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9 17:57:17 浏览:874
经济法的定义是什么 发布:2025-10-09 17:55:37 浏览:772
行政诉讼法及实物 发布:2025-10-09 17:46:18 浏览:921
行政法日期问题 发布:2025-10-09 17:36:32 浏览:981
司法部发检 发布:2025-10-09 17:33:35 浏览:456
经济法题目拟写合同 发布:2025-10-09 17:29:19 浏览:154
小学生道德讲堂体会 发布:2025-10-09 17:18:49 浏览:75
新编经济法教程2019年 发布:2025-10-09 17:09:13 浏览:768
园林公司法律分析 发布:2025-10-09 16:37:01 浏览:685
则依法治国 发布:2025-10-09 16:28:25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