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则关于高空抛物

民法通则关于高空抛物

发布时间: 2021-01-10 08:08:35

1. 关于高空抛物中的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抛物人明确的高空抛物案件,由抛物人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版责任;抛物人不明确的高空权抛物案件,如果物业公司没有尽到管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没有张贴禁止高空抛物的通知及醒目标识;抛物人不明确,但可以确定一个具体范围的,则所有可能实施抛物行为的人应当共同承担被害人的损失。
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同理,埋设在地下的电讯电缆检查井,电力电缆检查井,也叫窨井。窨井也就是地下室的意思。

2. 关于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高空坠物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1.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4条前段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据此,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情况。
在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都实施了行为,但无法辨别究竟是谁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因此属于因果关系的推定问题。
而在高空抛物侵权责任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但这个人混杂在一定范围(比如,整个建筑物)的人群中,不知道究竟是谁实施了侵权行为。因此,高空抛物侵权是行为的推定,而不是因果关系的推定。
由于上述区别,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不能等同于共同危险行为的处理。
2.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
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当作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来处理,是一些法院处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时的基本思路。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是指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此种情形下,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二、(2)民法通则关于高空抛物扩展阅读: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有如下不同: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的行为,即加害人从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而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所有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
尽管《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6条将《民法通则》第126条的适用范围扩展到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第16条第1款第1项),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第16条第1款第2项),树木倾倒、折断或者果实坠落(第16条第1款第3项)等情形,但从第126条文义中明确规定责任主体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角度,尚不能将第126条扩张解释到可以涵盖加害人从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
《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不仅对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而且对应由其负责之人的行为或由其照管之物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法国民法典》这种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三分法,被后世立法及学说所继受。
高空坠物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可能会致人受伤,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侵害他人利益,最重要的是这属于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类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既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着想,更是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
延伸阅读:
高空坠物伤人的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高空坠物归责原则是怎样的
高空坠物责任怎么认定

3. 关于高空抛物中的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内有人承担侵权责任容。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窨井是指港澳及广州市称为沙井,是城市地下管线中转、控制的地下空间。其地面出入口称沙井口或者窨井。窨井通常被窨井盖覆盖。

(3)民法通则关于高空抛物扩展阅读:

高楼抛掷物、坠物致人损害责任的特点:

1.因高楼中抛掷和坠落的物致人损害: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

2.物品是从高楼中抛掷或坠落而导致他人损害。

3.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

4.归责原则上的特殊性:主要采取公平责任原则,例外情况下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4. 高空抛物有条例规定吗

2019年11月14日,最高来人民法院自网站发布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一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意见同时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多次实施的;经劝阻仍继续实施的;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又实施的;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5. 高空抛物砸伤人的起诉书代理词

好来居高空抛物案“法律责任分析已有 259 次阅读 2008-08-03 20:11 标签: 高空 物业管理 抛物 责任 法律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2008年第3期 作者:鹿钦连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深圳“好来居高空抛物案”在近两年后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一审法院驳回了原告对73名业主的赔偿要求,同时认为物业服务公司未能尽力履行职责,判决其承担30%的责任。本人认为此案在没有查清关系到影响责任认定的一些基本事实,没有准确界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当中所应承担的职责之前,就做出如此判决确有许多不妥之处。案件回顾2006年5月31日下午,小学四年级学生钟某放学回家,在走至位于南山区南山大道与海德二道交叉口处的“好来居”大厦北侧的人行道时,被从楼上“落下”的玻璃击伤头部,后经南山区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南山警方进行了现场勘验,但是警方未给出玻璃是从具体哪一业主家掉落的书面调查结果。钟某的父母把“好来居”有可能高空抛物的73个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都告上了法庭,要求各被告赔偿原告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约76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对《民法通则》第126条的理解《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这是我国《民法通则》对建筑物及设施等致人损害的规定,简称建筑物致人损害。(一)建筑物致人损害的归责原则包括江平、 王利明教授在内的民法学界专家都普遍认为《民法通则》126条所规定的赔偿责任是过错推定责任,按照民法理论过错推定仍然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但它又与普通的过错责任不同。过错推定是由法律假定行为人有过错,因此受害人无须对行为人的过错进行举证和证明。行为人如果要免除自己的责任,则有义务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实质上是一种部分举证和证明责任的倒置。基于这种考虑,构成此类侵权责任,仍以过错为要件。(二)物业服务企业不是《民法通则》126条意义上的管理人根据126条规定建筑物致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里的“所有人”,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不难理解和认定,但是什么是“管理人”,本人认为一审法院的理解有些偏颇。从世界范围考察,各国民法对此类侵权行为的责任人的规定不尽相同。如法国《民法》规定为所有人;德国《民法》规定为所有人、占有人和保养义务人。各国民法都没有规定“管理人”。我们认为,《民法通则》126条规定的管理人相当于外国民法中的占有人,业主也依法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同时根据国务院的《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根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和物业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业主是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将其对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部分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所以物业服务公司是对建筑物的共有部分进行管理,而不是对建筑物专有部分进行管理。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对共有部分进行管理,既不是共有部分的占有人,也不是共有部分的使用人,因此不是126条意义上的“管理人”。所以“好来居高空抛物”案件的原告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好来居物业的管理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于法无据。对建筑物坠物、抛物的法律责任分析无论是抛物还是坠物致人损害,对于建筑物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言并无无本质区别。比如全国人***工委起草的《民法草案

6. 高空抛物谁来处理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抄高空袭抛物导致行人受伤的相关法律

只能按照我国相关民事伤害来处理.
1.首先先寻找到抛物的人
2.一定保存好砸伤你的那个东西
3.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现在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差
所以,出现这样的不好行为现象

我想国外很少有这种事情
所以国外根本就不需要立法!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的产生 发布:2025-10-11 06:05:56 浏览:733
罗江司法局 发布:2025-10-11 06:00:42 浏览:300
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发布:2025-10-11 05:57:52 浏览:325
共同承担债务承诺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1 05:54:01 浏览:203
马尾法律援助中心在线咨询 发布:2025-10-11 05:43:47 浏览:535
新闻报道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1 05:42:30 浏览:655
2014万国系统强化班刑法分则 发布:2025-10-11 05:36:17 浏览:410
医保诈骗的司法解释 发布:2025-10-11 05:27:39 浏览:394
法治思维推动人大工作 发布:2025-10-11 05:20:59 浏览:39
行政法律关系的例子 发布:2025-10-11 05:15:42 浏览: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