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合同制书记员
⑴ 法院聘用制书记员到底什么意思
聘任制其实就是合同制啊,被录用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在合同有效期内,版法院与受聘权人双方履行合同规定,聘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即解除聘用关系,受聘人不再具有法院书记员身份。
聘任制书记员纳入公务员考试,但会特别标注“聘任制”,在合同期内享有公务员身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过司法考试后可以转任助理审判员。
人民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最高人民法院)为了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民法院书记员队伍,实现对书记员的科学管理。
(1)司法改革合同制书记员扩展阅读
依照《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聘任制书记员使用人民法院政法专项编制,具备公务员身份。
第九条人民法院聘任书记员应当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期满可以续聘。书记员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双方同意续延聘任合同的,如果书记员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
新聘任书记员试用期限为一年。聘任合同文本,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
⑵ 为什么司改之后,法院大量招入合同制书记员
原因:
1、中基层人民法院的受案量逐年攀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并在一定时期内难以缓解。在人民法院总体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以往公务员编制的书记员逐渐减少,大量的合同制书记员通过招聘、劳务派遣等方式进入法院工作,以合同制员工的身份承担起书记员的工作。
2、合同制书记员的出现,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让更多的公务员编制用以充实一线审判人员队伍;另一方面也使整个书记员队伍保持了年轻化。
(2)司法改革合同制书记员扩展阅读:
合同制书记员未来方向:
一、建立健全合同制书记员的招聘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招聘标准:认为合同制书记员的准入标准至少应当是法律大专以上学历,持有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证书或每分钟汉字录入40字以上。
2、招聘流程:应当向全社会公开招考,时间定为在岗书记员合同到期的前三个月,以合同到期的书记员数量决定招聘数量,确保书记员不断层。
二、建立健全合同制书记员的级别制度。
对合同制书记员按初级书记员、中级书记员、高级书记员、书记长设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的书记员与法院签订不同的工作年限,同时享受不同的工资待遇及其它待遇。
三、建立健全合同制书记员的培训制度。
初级书记员和中级书记员在各自的任期内安排一次培训,主要进行汉字输入、卷宗装订、保密知识等基础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此类培训主要由各中(基层)人民法院组织;
高级书记员、书记长可以每一至两年安排一次培训,主要进行庭审礼仪、法律知识、调解技能等更高层次的业务技能,鉴于各基层人民法院的高级书记员、书记长相对较少,且培训内容层次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新余法院网-司法改革背景下合同制书记员职业化路径探析
⑶ 法院的合同制书记员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前途没有
合同制书记员现在工作不是太好,就是临时工,跟派出所的协警一样。如果时间回长了,有可能转正,会好答一点。
法院现在实行聘任制书记员和聘用制书记员,这两种都属于合同制书记员,但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在聘期内享有公务员待遇,后者就是一般的劳动者,不管是哪种性质的员工,只要进入法院后,通常情况下都是给配发制服和工作证件的。制服没有区别,工作证一般也没区别,但个别单位喜欢在工作证职务这一项上写上聘用制书记员。本人非参考任何外来资料,本人在南北方地方法院都参加过工作,对你的提供应该有帮住。
⑷ 聘用制书记员能干多久
一般情况下干3~5年。3~5年 算是比较长的了,一般的算是政府购买 。
书记员的频繁流动也造成的书记员的持续性短缺,法院目前一直存在工作多,人员少的情况,书记员相比法官人数有些地方甚至少了一半,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部分地方只能通过临聘或其他方式来救济,又使得书记员队伍良莠不齐,长期下去对我国司法工作其实是一种实质性的伤害。
书记员改革实际上就是要倒闭这种问题的解决,使得书记员成为一种“体面”的“终身职业”。从目前的改革意见来看,为了解决书记员频繁流动的问题,首先做的就是给书记员定位、定员、定责。在改革中。
进一步明确书记员在法院工作中的专业定位,让书记员自己有职业认同感和受尊重感。要按照法院的工作量来确定书记员人数,扩大书记员工作队伍,减轻人均负担。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书记员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提高书记员的实际收入。
目前多数省份分为三级九档书记员,最高等级为一级一档书记员,对应的每个职级薪资约1300左右,在此基础上,在之后的改革中,还有可能进一步明确书记员的绩效评定工作,计发绩效工作,明确年终奖制度,逐步提升书记员的实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