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商法的发展
A. 为什么说海商法是一门古老的法律
海商法是一门古老的法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海洋运输活动之初。我国现代意义的海商法立法活动始于清朝末年的清末修律,而新中国的第一部海商法是1992年制定,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海商法是一个古老的法律部门,它起源于古代欧洲,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生和发展逐步演变成近现代的体系。海商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载有船舶碰撞规则货物运输规则及水上航运规则的法律,是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随着地中海地区航海贸易的发展,罗得岛成为该地区的航贸中心,并形成了一些调整航海贸易中发生的共同海损和海上保险的习惯规则,即“罗得海法”。关于罗得海法存在的直接证据来自于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罗马律师保罗斯在其所著的〈保罗斯言论集〉(sentence of paulus)第二集中就列有罗得海法的规则:“如为减轻船载,而投弃货载者,其因保全共同利益而受之损失,应共同分担之。”这一规则后来演变成今日的共同海损规则。罗得海法在地中海地区有极大权威性,不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调整该地区的海上贸易,而且为以后所有海事立法奠定了基础,被称做海商法的萌芽。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地中海一带的航运业仍然十分发达,尤以地中海。大西洋及北海沿岸港口城市为甚,这一时期产生了各种海事习惯法,并相继由私人编纂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私人编纂海事惯例时期。其中对后世制定海商法影响最大的是中世纪的三大海法:
(一)《奥列隆海法》(LEX OLERON)《奥列隆海法》是法国大西洋海岸一带商人海事法庭的判例和所适用的习惯法的汇集,其主要内容涉及船舶。船长。船员。海难救助以及船长出卖运送品之权能等。该法在大西洋一带影响广泛,它为欧洲海商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康索拉朵海法(LEX CONSOLATO)“康索拉朵”原意为“裁判官”,因此该法又称为《海商裁判例》,它收集了14世纪流行于地中海沿岸的海事判例。习惯和学说,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被称为当时最完备的海事法,对以后的欧洲航运界影响深远。
(三)维斯比海法(laws of wisby).维斯比海法是公元15世纪在瑞典哥特兰岛上的维斯比城编纂的,并因此得名。它主要继承了奥列隆海法。阿姆斯特丹法。波罗的海汉萨城镇 卑克法的传统,盛行于波罗的海沿岸及北海南岸,德国。瑞典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海商法受其影响较大。
上述三大海法被认为中世纪海商法的三大基石,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三大海法区域性强,且大多为私人编纂的惯例,其效力是极为有限的.
B. 很多人说海商法不好就业,真是这样吗
不是如此,海商法并非就业困难的专业领域。
海商法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涉及海洋资源的法律保护和海上贸易的规范,其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以下是关于海商法就业情况的
第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上贸易日益频繁,海商法作为规范这一领域的重要法律工具,其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许多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公司以及企业都需要具备海商法专业背景的人才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第二,海商法不仅仅是法律,它还涉及到航运、海事管理等领域的知识。这使得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够涉及更广泛的就业领域,例如港口管理、海事运输企业等都需要专业海商法人才的参与和管理。在这些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因此可以说,海商法的就业前景并不是黯淡的。除了上述行业,从事海洋产业相关的其他工作机会同样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正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相信可以找到满意的就业机会。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海商法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总之,海商法领域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不断提升自己。因此大家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应该充分了解和评估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以及自身的专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C. 海商法属于国际经济法还是属于商法,,另外,,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有没有提到关于改革现有经济结构的内容,
海商法是随着航海贸易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其历史发展而言,它起源于古代,形成于中世纪,系统的海商法典则诞生于近代,而现代海商法则趋于国际统一化。
海商法属于国内民事法律,在民商法分立的国家属于商法范畴;但为解决国际通航贸易中的船货纠纷,多年来已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和规则,主要有:《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1968年修订称《维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简称《汉堡规则》) 、 《统一有关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约克-安特卫普规则》、《防止海上油污国际公约》。它们分别对承运货物的权利和义务、责任豁免、海上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损等作了详细规定。
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共15章。
D. 海商法发展概况
海商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阶段、管理阶段、国家制定阶段,直至国际统一阶段。萌芽阶段始于公元前9世纪,罗得人与腓尼基人进行跨洲贸易,形成“罗得法”,其中包含了海损分担与海上保险的规定。中世纪是海商法显著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包括《奥列隆惯例集》、《海事裁判例》、《维斯比法》、《海上指南》与《英国海事黑皮书》在内的诸多海事惯例与习惯法。国家制定阶段始于17世纪,随着国家独立与经济转型,各国先后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海商法。其中,1681年法国的《海事条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法国商典法》中海商篇的基础。进入国际统一阶段,自20世纪以来,国际海事组织与相关国际组织致力于制定与修订海事公约,尽管各国政治与经济条件差异,实现海商法完全统一尚需时日。
海商法发展趋向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海事法律冲突范围逐渐缩小,海商法向国际统一迈进;船舶所有人责任加重,海商法朝向公平合理发展;立法焦点从货物转向船舶,更注重船舶的保护与权益;船员立法从福利型转向复合型,提升船员的专业与知识技能;当代海商法趋势呈现出向海法发展的迹象,强调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之,海商法的发展从古代的萌芽与习惯法,到近代的国家制定与国际统一,展现出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推动海洋贸易与航行安全进步的历程。未来,海商法将更加注重全球合作、环境保护与技术创新,为全球海洋经济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4)世界海商法的发展扩展阅读
英国《大网络全书》第十一卷认为,“海商法是调整船舶和航运通常使用的术语。”波兰海商法第一条规定,“海商法是调整有关海上运输法律关系的法律。”在我国,海商法学者大多认为海商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海商法是调整特定的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得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狭义的海商法仅指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我国广义海商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