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否认

民法否认

发布时间: 2021-01-11 03:13:26

⑴ 民事诉讼中被告律师认定的事实又以被告否认,法官如何认定

还是以当事人的意见为准,律师毕竟是代理的,一些事实还是当事人说的为准,律师可以对其说的进行解释工作。

⑵ 依照《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认,该怎么办

应该由来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自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如果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认,那么在造成第三人损失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被代理人。

⑶ 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认,那么在造成第三人损失时,谁承担民事责任

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知道而不否认,那么在造成第三人损失时:一切责任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

具体情况:

  1. 代理是违法的,而这件事发生了,并且造成了损失,一切责任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

  2. 因为被代理人明知道不能这样做却不阻止,这种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而代理人本身也参与了这件事,要为此事负责。

  3. 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无权代理有效与否,法律不仅要考虑本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善意相对人的利益。

  4. 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契约时,被代理人或对被代理人订立的契约的效力,依被代理人追认与否而定。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的法律后果,就其效力而言,为效力待定合同;就其民事责任的承担而言,则取决于合同效力状态的确定。

  5. 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本人的追认权和拒绝权,且拒绝权须以明示方式表示,默示则视为追认。无权代理经追认溯及行为开始对本人生效,本人拒绝承认的,无权代理效果由行为人自己承受。追认权与拒绝权只需本人一方意思表示即生效,故属于形成权。

⑷ 如何区分民事诉讼中的否认与抗辩

比如说你说我欠你钱,我说没欠,这叫否认;我说已经还了,这叫抗辩。

⑸ 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相对人的催告当然算知道。
但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适用的对象不同,民法通则针对一般民事行为,合同法针对的是合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⑹ 否认民事行为有时间条件吗

否认民事行为有间条件吗?这个肯定应该有时间条件限制的不能一概不论的,行为有自愿时,有被逼时还有自然时。等等这些条件都是导至行为暴的起点,所以时间条件是行为非常重要因素。

⑺ 民事证据举证规则没有否认是不是算默认

可推定为认可。

⑻ 有没有可能民事判决完全否认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

民事判决对不会、也不能完全否认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因为刑事判决认定的回事实是答合法有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前款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⑼ 民法公平原则是否可以否认合同条款无效

不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内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容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⑽ 民法第66条:“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第三人抄催告,本人不做表示袭”这里指的是事后追认,而不是对在进行中的行为不做否认表示。两者是有区别的。
法条要理解地看!
另外,“第三人催告,本人不做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对本人不产生法律效力。”是合同法第48条第二款的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 发布:2025-10-10 23:54:44 浏览:244
14年二建法规 发布:2025-10-10 23:45:38 浏览:332
酒店起火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0 23:41:07 浏览:111
以行政法规分为 发布:2025-10-10 23:03:03 浏览:499
唐帅律师 发布:2025-10-10 22:54:18 浏览:82
2018轻二经济法谁 发布:2025-10-10 22:50:38 浏览:571
劳动法周末休息 发布:2025-10-10 22:10:51 浏览:245
沂南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10 22:10:42 浏览:380
名词解释管理道德 发布:2025-10-10 22:08:32 浏览:95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24条 发布:2025-10-10 22:01:28 浏览: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