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罚全
Ⅰ 中国的刑法都可以做出哪些处罚
法律分析: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Ⅱ 刑法双罚制犯罪是怎么规定的
刑法中的双罚制(两罚制)规定如下:
一、定义
双罚制,亦称两罚原则,是指对法人犯罪既处罚法人中的自然人,同时也处罚法人本身。这一原则体现了对法人犯罪行为的全面打击,确保法律责任的全面承担。
二、对自然人的处罚
- 处罚对象:对法人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员因其在法人犯罪中的直接作用或管理责任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 刑罚种类:既可以判处执行自由刑(如拘役、有期徒刑等),也可以判决执行其他刑罚(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具体刑罚种类和幅度根据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确定。
三、对法人的处罚
- 处罚方式:对法人的处罚一般仅限于财产刑,即罚金。这是因为法人作为非自然人实体,无法执行自由刑等针对自然人的刑罚。
- 罚金确定:罚金的数额通常根据犯罪情节、法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法律规定的标准来确定,旨在确保对法人形成有效的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
四、法律依据
- 《刑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一条款是双罚制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为处理单位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刑法中的双罚制原则体现了对法人犯罪行为的全面打击和法律责任的全面承担,既处罚了法人中的自然人,也处罚了法人本身。
Ⅲ 修订后的刑法对罚金刑具体有如何的规定
修订后的刑法对罚金刑的具体规定如下:
罚金数额的决定:根据犯罪情节判决罚金数额,确保处罚与犯罪行为相匹配,实现刑罚与犯罪行为的严重性相称。
罚金的缴纳方式:
一次性缴纳:被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可以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性缴纳。
分期缴纳:若判决允许,罚金也可以分期缴纳,同样需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完成。
逾期未缴的处理:
若犯罪分子逾期未缴纳罚金,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若罚金未能全部缴纳,法院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应立即追缴。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如犯罪分子遭遇不可抗拒的灾难等特殊情况,导致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经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减少或者免除罚金。
这些规定旨在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确保罚金刑的有效执行,同时提供灵活的缴纳方式,兼顾法律的严格性和人性化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