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323条

刑法323条

发布时间: 2021-01-12 21:32:59

『壹』 刑法323条和治安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区别

1,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回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答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这款罪的认定,必须处于故意,过失破坏不构成犯罪.盗窃界碑,界桩的行为同时构成盗窃罪的,从一重罪处罚.
2,治安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非法进行影响国(边)界线走向的活动或者修建有碍国(边)境管理的设施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很明显,这两款罪的罪质不同,1,所规定的破坏是指使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丧失或者减少其应有功能的一切行为,如拆除,损坏,移动,掩埋,盗窃等.而2,所规定的是影响界限走向,修建有碍国(边)境管理的设施的行为.这两个区别清楚的划分了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贰』 民法第壹佰贰拾叁里有什么条例

第一百二十三条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从事高空 、高压 、易燃、易爆、剧毒、放内射性、高速运容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叁』 刑法法律 见义勇为

呵呵,这种写论文用的东西,你还是去专业的论文网站找吧。维普资讯,北大法宝,中国知网,法律图书馆,这都是我经常去的网站,还算不错。仅我所知,日本刑法典规定,见死不救,要负刑事责任.

『肆』 中国刑法实用全书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编总则(第1--101条)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1--12条)
第二章犯罪(第13--31条)
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13--21条)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22--24条)
第三节共同犯罪(第25--29条)
第四节单位犯罪(第30-31条)
第三章刑罚(第32--60条)
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32--37条)
第二节管制(第38--41条)
第三节拘役(第42--44条)
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45--47条)
第五节死刑(第48--51条)
第六节罚金(第52--53条)
第七节剥夺政治权利(第54--58条)
第八节没收财产(第59--60条)
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61--89条)
第一节量刑(第61--64条)
第二节累犯(第65--66条)
第三节自首和立功(第67--68条)
第四节数罪并罚(第69--71条)
第五节缓刑(第72--77条)
第六节减刑(第78--80条)
第七节假释(第81--86条)
第八节时效(第87--89条)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90--101条)
第二编分则(第102--451条)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102--113条)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39条之一)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140--231条)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40--150条)
第二节走私罪(第151--157条)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158--169条之一)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170--191条)。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第192--200条)
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201--212条)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213--220条)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221--231条)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232--262条之二)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263--276条)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277--367条)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277--304条)
第二节妨害司法罪(第305--317条)
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第318--323条)
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第324--329条)
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330--337条)
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338--346条)
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357条)
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358--362条)
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第363--367条)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368--381条)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382--396条)
第九章渎职罪(第397--419条)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第420--451条)
附则(第452条)
附录:刑法实用资料总汇
一刑法立法文件
(一)单行刑法
(二)刑法修正案
(三)附属刑法
(四)立法解释
……
主要参考书目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共计451个。
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1次会内议讨论容,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确定了413个罪名,并于12月16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刑法经过八次修正,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罪名达到451个。

『陆』 刑法一本通的目录

第一编 总则(第1—101条)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1—12条)
第二章 犯罪(第13—31条)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第13—21条)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22—24条)
第三节 共同犯罪(第25—29条)
第四节 单位犯罪(第30—31条)
第三章 刑罚(第32—60条)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第32—37条)
第二节 管制(第38—41条)
第三节 拘役(第42—44条)
第四节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45—47条)
第五节 死刑(第48—51条)
第六节 罚金(第52—53条)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第54—58条)
第八节 没收财产(第59—60条)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第61—89条)
第一节 量刑(第61—64条)
第二节 累犯(第65—66条)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第67—68条)
第四节 数罪并罚(第69—71条)
第五节 缓刑(第72—77条)
第六节 减刑(第78—80条)
第七节 假释(第81—86条)
第八节 时效(第87—89条)
第五章 其他规定(第90—101条)
第二编 分则(第102—451条)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102—113条)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39条之一)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140—231条)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40—150条)
第二节 走私罪(第151—157条)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158—169条之一)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170—191条)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第192—200条)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第201—212条)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第213—220条)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第221—231条)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232—262条之二)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第263—276条之一)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277—367条)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第277—304条)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第305—317条)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第318—323条)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第324—329条)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第330—337条)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338—346条)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357条)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358—362条)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第368—381条)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第382—396条)
第九章 渎职罪(第397—419条)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第420—451条)
附则(第452条)
附录
Ⅰ单行刑法
1.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2.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
3.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Ⅱ司法解释的附则规定
Ⅲ刑法立法·立法解释总名录
Ⅳ刑法司法解释总名录
Ⅴ索引

『柒』 刑法都有哪些罪名,请按罪行大小帮我列一下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可能引申的罪名有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罪。

首先,一般要排除打架斗殴,因为司法实践中斗殴行为不认为存在防卫行为,既不可能正当防卫也不太可能存在防卫过当。

所谓的防卫是侵害人意图侵害受害人,受害人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权益被迫实施的自我救济,而不是双方均想伤害对方的打架斗殴,一旦双方行为人一开始都有伤害的故意,就是打架斗殴,不存在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的问题,只看犯罪后果和行为本身定罪量刑。

如果是正当防卫是无罪,如果是防卫过当是减轻或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很少定过失致人死亡,因为极难认定只存在过失,不存在故意,除非是假象防卫。通常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一般都是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罪,简单的说,如果防卫人是用刀刺向非致命部位因为偶然因素导致侵害人死亡的,肯定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果防卫人是用刀刺向致命部位(如心脏、腹部、头部等致命部位)一般定故意杀人罪。

两个罪名(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的法定刑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但是,故意杀人罪是反向适用,看法条就很明显了,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先考虑有期徒刑、很严重的才考虑死刑,而故意杀人罪是反向适用,先考虑死刑、最后考虑有期徒刑。因此,实际在量刑上是有区别的。

这两罪的行为人如果构成正当防卫,那么必须减轻处罚,所谓的减轻处罚是法定刑直接降格。就是,不论是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罪,法定刑幅度降格为3至10年有期徒刑。如果防卫人如果是初犯、有自首情节(从轻处罚),处5年有期徒刑是正常的。

因此,如果你要写斗殴致人死亡,可以肯定的至少10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你必须写成防卫过当,而非斗殴。另外,A也不能在实施抢劫、强奸、绑架和持刀行凶等重大暴力犯罪,因为,如果A正在实施这些行为,B如果反抗或者拯救被害人可以行使最高防卫权(致人死亡),B是无罪,不可能判刑。

因此,A的行为必须是一般性的殴打B(不能持有凶器),B的自我保护制止行为才是防卫行为,在防卫过程中,行为过当导致A死亡,才是防卫过当。

########################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是指违反法律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既包括构成犯罪的严重不法行为,也包括尚未构成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类的不法行为,而且这种不法侵害是客观的、现实的。如果实际上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自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的,不是正当防卫,而是属于假想防卫。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指不法侵害人已经着手实施侵害行为且侵害行为尚未结束。不法侵害行为开始和存续的时间,就是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

3、目的是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防卫合法权益的目的而实施的貌似正当防卫的行为,如防卫挑拨即故意挑逗、引诱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加害于对方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情况而是犯罪行为。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必须对准目标,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5、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正当防卫的行为和结果限度要件。所谓必要限度是指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强度。

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是防卫过当。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认识到其防卫强度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重大损害是指防卫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或者其他人人身伤亡,或者造成其他能够避免的严重损害。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捌』 毒品犯罪的刑法标准有哪些

要根据是非法持有还是贩卖、运输、制造毒 品确定罪名,然后才能确定大概刑期,具体量刑应当根据毒品种类及毒品数量确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 片一千克以上、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 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 片不满二百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 品罪】非法持有鸦 片一千克以上、海 洛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 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 因或者甲基 苯丙 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玖』 无效合同与民诉法解释第323条

第三百二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
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回的,不予审理,答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
这一条不涉及无效合同。

『拾』 国外有没有见死不救罪,最好举出相关的法律条文

《法国刑法典》第223—6条规定:“任何人能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发生,这样做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并无危险,而故意放弃采取此种行动的,处5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前款同样之刑罚。”该法第223—7条规定:“任何人故意不采取或故意不唤起能够抗击危及人们安全之灾难的措施,且该措施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的,处2年监禁并科20万法郎罚金。”

《德国刑法典》第323条c项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意大利刑法典》第593条第2款规定:“对气息仅存或受伤或危急之人,疏于必要的救助或未即时通知官署者,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科12万里拉以下罚金。”

《西班牙刑法典》第489—1条规定:“对于无依无靠,且情况至为危险严重,如果施予救助对自己或第三者并无危险,但不施予救助,应处以长期监禁,并科以西币5000至10000元之罚金。”

《奥地利刑法典》第95条规定:“在不幸事件或公共危险发生之际,对有死亡或重大身体伤害或健康损害危险,显然需要加以救助之人,怠于为救助者,处6个月以下自由刑或360日额以下罚金。如不能期待行为人为救助行为者,不在此限。须冒生命、身体之危险或可能侵害他人重大利益时,属于不能期待救助之情形。”[详细][参与讨论]

热点内容
甘肃中天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10 05:21:40 浏览:792
社会与法何 发布:2025-10-10 05:20:45 浏览:683
船被法院查封如果要改封需要什么 发布:2025-10-10 05:10:13 浏览:118
司考民法框架 发布:2025-10-10 05:02:56 浏览:873
嘉陵法院梁 发布:2025-10-10 04:49:15 浏览:575
武装警察条例 发布:2025-10-10 04:32:47 浏览:634
三八节法律知识下乡 发布:2025-10-10 04:31:07 浏览:162
扰乱社会治安是行政法范畴 发布:2025-10-10 04:15:13 浏览:119
司法考试总分数 发布:2025-10-10 04:04:35 浏览:656
2017民法精讲 发布:2025-10-10 03:58:01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