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條例評論
『壹』 如何正確理解「史上最嚴」黨紀條例
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該條例被不少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專家表示,在十八大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背景下,該條例的修訂意義重大:通過制度的剛性和建設性力量,真正實現讓黨員幹部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刪除70多項與法律重復內容 條例修訂 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中紀委特約監察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現行黨紀處分條例2003年12月頒布實施,但隨著形勢發展,已不能完全適應從嚴治黨新需要。最大問題是紀法不分,其中近一半內容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重復,實際上難以用到,甚至在極個別情況下還會出現以紀代法、越俎代庖的情況。 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不少違紀案例反映出黨紀滯後於反腐敗形勢,黨紀抓小抓早的作用體現不突出,出現了「沒查都是『好同志』,一查就成『階下囚』」的現象。此次修訂落實了從嚴治黨、黨要管黨的要求,強化違紀查處,為黨紀「加碼」,在法律之前為黨員劃定紀律底線,從小錯抓起,不讓黨紀嚴於國法淪為空話。 劃定紅線明確6類負面清單 條例修訂 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修改條例整合明晰了黨員的「負面清單」,對黨員幹部禁止行為的事實范圍進行了調整,內容細化,可操作,不僅告誡黨員幹部哪類行為不能做,違紀行為不再有空可鑽。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舊條例的一個突出問題是什麼都管,但有些問題沒管好。例如,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以前難以把握,存在模糊地帶,此次修訂明確列出,可以「對號入座」,使違紀者不能再心存僥幸。 「過去常說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怎樣算做到,一些人並不清楚,現在條例中對此明明白白說清楚了,不能再打擦邊球。」高波表示。 治黨沒有休止符未來更嚴格 條例修訂 條例明確增加了一些違紀條款,如廉潔紀律方面增加了權權交易、利用權職或職務影響為親屬和身邊人員謀利等;在違反群眾紀律方面新增侵害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侵害群眾民主權益等;在工作紀律方面增加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工作失職等;在違反生活紀律方面增加了生活奢靡、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 多位專家指出,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央始終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但也時有「反『四風』只是一陣風」「反腐力度過大動搖執政基礎」的雜音,群眾擔心反腐力度可能減弱。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表示,針對一些腐敗問題,必須出台嚴厲舉措,剎住歪風,但禁令並不是一陣風的運動,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長期發揮作用,更嚴約束黨員的黨內生活。 專家指出,此次修訂的一個重要信號是:全面從嚴治黨,越往後執紀越嚴。「從嚴治黨沒有休止符。」高波表示。
『貳』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哪些方面體現了對黨員和黨員幹部的從嚴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自覺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被不少黨建專家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此次修訂落實了從嚴治黨、黨要管黨的要求,強化違紀查處,為黨紀「加碼」,在法律之前為黨員劃定紀律底線,從小錯抓起,不讓黨紀嚴於國法淪為空話。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規定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刑法規定的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二是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刑法規定的行為,雖不涉及犯罪但須追究黨紀責任的,應當視具體情節給予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三是黨組織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員有其他違法行為,影響黨的形象,損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應當視情節輕重給予黨紀處分。對有喪失黨員條件,嚴重敗壞黨的形象行為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四是黨員犯罪情節輕微,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決並免予刑事處罰,以及黨員犯罪被單處罰金的,應當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五是黨員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二)被單處或者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三)因過失犯罪,被依法判處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處管制、拘役的,一般應當開除黨籍。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許可權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應當說,修訂後的《黨紀處分條例》在堅持紀法分開的同時,通過設定專門條款的方式,實現了黨紀處分與國法處理的有效銜接,黨紀處分制度更加科學,不會出現因紀法分開而放縱黨員違法犯罪行為的情況。
在實際工作中黨員領導幹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踐行廉潔自律規范,自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解決好領導幹部忠誠履職、敢於擔當的問題,不當「老好人」,敢於得罪人。要敢於較真、善於較真,運用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確保把黨規黨紀落實到位。廣大黨員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做到講規矩、守紀律,知敬畏、存戒懼,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在全黨逐漸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風尚。
『叄』 黨紀處分條例存在哪些問題有何建議
一是熟悉審理業務的人員缺。南平市延平區鄉鎮案件審理小組15個,審理業務熟悉的人幾乎沒有,案件審理業務基本上是靠區紀委審理室協審把關。由於案件審理工作政策業務性強,有基礎肯鑽研的專職人員要一年以上才能勝任,一般的專職人員要三年左右才能勝任。加上鄉鎮紀委編制少,專職審理人員難穩定,工作中碰到問題依賴上級審理室解決,業務難提高。
二是檢查審理分離難做到。鄉鎮紀檢檢查人員與審理人員「查審一鍋煮」的現象比較普遍。鄉鎮機構人員編制受限,一般為3—5人,編制3人的要做到檢查和審理分離,就必須找人(如組織委員或黨辦秘書)湊數,設置5人的雖然查審分離人數夠,實際操作一般都是由2人側重從事紀檢監察工作,負責案件查審,在案件中看到的查審分離4個人的名字,多數是形式上的簽名。
三是村支部黨員到會率低。處分村級違紀黨員必須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按規定黨員必須到會80%才能召開,但往往很難達到。究其原因:一是村支部黨員年齡老化。延平區村級黨員平均年齡46.5歲,60歲以上老黨員佔25.22%,許多黨員因年老體弱無法到會。二是外出務工的黨員多。延平區村級外出務工黨員有1153人,占農村黨員12.54%,他們都無法參加會議。以上兩項合計佔37.76%,黨員到會率要想達到80%,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
四是上下處分意見差異大。鄉鎮案件必須經區紀委協審把關,區紀委審理室協審後,提出的處分意見經常得不到落實。究其原因:一是農村黨員文化素質偏低。理解領會《黨紀處分條例》精神不夠,造成在思想行動上不能與上級保持一致。二是老好人思想作怪。都是鄉里鄉親,感情用事為重。如大橫鎮某村黨員因犯非法收購濫伐林木罪被依法判刑,按《黨紀處分條例》規定必須開除黨籍處分,但村支部還堅持要將其留在黨內。三是宗族派別在作怪。如不是同宗族同派別的人,為了削弱對方勢力,處分越重越好,最好一棍子打死。如王台鎮某村村主幹因違反財經紀律,區紀委審理室據情節建議給予從輕處分,但村支部相當一部分黨員要求要給予重處分,甚至要求開除黨籍。
『肆』 學習黨員紀律處分條例對黨員有什麼警示作用
首先通過對兩個條例的學習,體會到兩個條例的頒布和實施,是我們黨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黨內監督條例》的頒布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2年、執政54年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甚至還是國際共運史上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這是我黨反腐,制度建黨的一件大事,是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開黨內制度監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黨黨內監督從此進入規范化、制度化的新階段。《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依據黨章和憲法、法律,結合黨的建設的實踐,以黨內法規的形式明確回答了黨的紀委和紀律處分方面一系列重大總是保證我們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維護黨的章程、嚴肅黨的紀委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個條例的頒布和實施一方面體現了我們黨以民主監督的形式,保證黨的隊伍的純潔性,保證黨的紀委的嚴肅性,另一方面通過將法律機制引入到黨的隊伍建設中,使執政黨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其次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黨內監督條例》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它充分反映了全黨意願,集中了全黨智慧,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轉化為具體規定。《黨內監督條例》的頒布和實施對於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對於提高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黨員和領導幹部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對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全面、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條例》的精神實質,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想覺悟,做一名廉潔正值的黨員。《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關於黨的紀律和紀律處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黨內法規,它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條件,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對於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黨從其誕生之日起,對黨的紀律建設一直非常重視,歷次黨章都對黨的紀律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們黨作為一個有著6600多萬黨員的大黨,沒有嚴明的紀律作保證,就會失去戰鬥力,成為一盤散沙;全黨紀律嚴明,朝氣蓬勃,就能無往而不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面臨著長期執政和改革開放的雙重考驗,需要認真解決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兩大歷史性課題,在這樣的形勢下,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顯得更為重要。堅定自己的立場,進一步增強組織紀律觀念,自覺做到遵守黨的紀律不動搖,執行黨的紀律不走樣。
『伍』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哪些特點和意義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特點:
1、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
2、用紀律保障黨的性質、先進性和純潔性。
3、體現全面從嚴治黨、用紀律保障黨的宗旨。
4、用《條例》維護黨章權威。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意義:
新修訂的《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對於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黨紀條例評論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6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下簡稱《條例》)全文公布,從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條例》不僅為黨員幹部的政治紀律劃明諸多「紅線」,還對黨員的網路生活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嚴重違紀者甚至會被開除「黨籍」。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也不得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紀委-《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修訂前後對照表
共產黨員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主任權威解讀新條例
『陸』 論述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哪些方面體現了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從嚴要求在實際工作中
從條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版合內容刪除,黨紀權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柒』 組織紀律 評價
參加工作以後都有組織有距離,我們每個人都去嗯,需要遵守這個組織接受這個記錄。
『捌』 如何看待黨的紀律處分
黨紀處分是對違反紀律的黨員採取的必要的教育手段和處分手段。為維護黨的章程和專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屬,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黨紀處分的根本目的在於「懲前應後,治病救人」,保持和加強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團結統一,維護四項基本原則,促進改革開放,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8)黨紀條例評論擴展閱讀:
黨規黨紀是每一名黨員應堅守的「底線」,國家法律是每一公民應堅守的「底線」。黨的性質、地位及宗旨決定了:一方面任何黨員決不能站在法律的「底線」邊緣,黨規黨紀在內容規定上要嚴於國家法律;
另一方面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都是廣大黨員應當遵守的規矩,任何黨員必須同時守住黨的紀律「底線」和國家法律「底線」,守住黨紀「底線」有助於堅守法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