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檢察機關執法規范試題

檢察機關執法規范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3-04 15:50:26

㈠ 檢察機關如何規范執法行為

檢察機關是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實現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國家機關內,擔負著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容,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和正確實施,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的重大責任.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是適應民主法制建設的新形勢,進一步落實檢察職能的迫切需要.因此,檢察機關要進一步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尤其是基層檢察機關更要圍繞當地社會發展的要求,深刻認識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深入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執法監督能力.

㈡ 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試題,要20題!~

一、填空
1、(忠誠、公正、清廉、文明)是檢察官最基本的職業准則
2、檢察官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在履行職責、行使檢察權的各個方面和職務外活動中恪守職業道德要求。
3、不兼任(律師法律顧問)等職務,不私下為所辦案件的當事人介紹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
4、注重學習,精研法律,精通檢察業務,培養良好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文化素養),增強法律監督能力和做群眾工作的本領。
5、(執行公務、參加政務活動)時,按照檢察人員著裝規定穿著檢察制服,佩戴檢察標識徽章,嚴格守時,遵守活動紀律。
6、初任檢察官、檢察官晉升,應當(宣誓)。
7、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不為金錢所誘惑,不為人情所動搖,不為權勢所屈服)。
8、可能引起公眾對辦案公正產生合理懷疑的檢察官,應當(主動請求迴避)。
9、到營業性娛樂場所不得(著檢察正裝、佩戴檢察標識)。
10、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不偏不倚,不得(濫用職權和漠視法律)。
二、判斷
11、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嚴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對
12、樹立人權保護意識,尊重訴訟當事人、參與人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人格,保障和維護其合法權益。對
13、為了努力提高案件質量和辦案水平,嚴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辦案效率,可以不必考慮節約司法資源。錯
14、在職務外活動中使用未公開的檢察工作信息。錯
15、文明辦案是檢察官良好職業道德素質、職業紀律觀念和職業形象的綜合展現,它與嚴格執法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嚴格執法是約束檢察官職權活動的行為准則,文明辦案是對檢察官職權行為的態度、作風和形象的倫理要求。對

三、不定項選擇題

16、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在道德規范體系中的那些最根本的道德規范,是檢察職業道德活動最高價值准則。下列屬於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的有( )。ABC
A、忠實於黨和國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 忠實於憲法和法律
C、 忠實於客觀事實
D、 愛檢敬業,恪盡職守

17、下列選項中,哪些屬於檢察官違反忠誠規范的行為? ()AD
A、參加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B、收取當事人錢財,私放在押犯罪嫌疑人
C、從事經商、辦企業或者參與其他營利性活動
D、因玩忽職守,造成錯案

18、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是保障法律正確統一實施的需要。下列哪些是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主要規范?ABCD
A、愛檢敬業,恪盡職守
B、嚴格執法,文明辦案
C、剛正不阿,護法為民
D、文明高效,熱情服務

19、按照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下列哪些是檢察官的禁止行為?BCD
A、不服處分決定的申訴
B、泄露檢察工作秘密
C、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D、偽造證據或隱瞞證據

20、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檢察官職業道德特徵?B
A、表率性
B、客觀性
C、責任性
D、獻身性

網上隨便找的。。。

㈢ 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全文哪裡有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規范執法行為專項整改情況的報告 》
參考內容

㈣ 求《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2013年版》

2013年2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八十五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於2013年2月17日印發《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其具體內容如下 :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主要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二章 證據
第三章 迴避
第四章 辯護與代理
第五章 檢察委員會審議
第二編 控告檢察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信訪
第一節 管轄
第二節 受理
第三節 分流
第四節 辦理
第五節 檢察長和業務部門負責人接待
第六節 交辦和督辦
第七節 信訪案件的終結
第三章 舉報
第一節 舉報線索的管理
第二節 舉報線索的審查
第三節 實名舉報的答復
第四節 舉報保護
第五節 舉報獎勵
第三編 刑事申訴檢察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刑事申訴
第一節 管轄
第二節 受理
第三節 復查
第四節 公開審查
第五節 執行
第三章 國家賠償
第一節 立案
第二節 審查決定
第三節 復議
第四節 賠償監督
第五節 執行
第六節 其他規定
第四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
第一節 救助范圍
第二節 提起方式
第三節 審查與報批
第四節 救助金的發放與監管
第五節 其他規定
第四編 職務犯罪偵查與預防
第一章 管轄
第二章 強制措施
第一節 拘傳
第二節 取保候審
第三節 監視居住
第四節 拘留
第五節 逮捕
第六節 強制措施解除與變更
第三章 初查和立案
第一節 初查
第二節 立案
第四章 偵查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訊問犯罪嫌疑人
第三節 全程同步錄音、錄像
第四節 詢問證人、被害人
第五節 勘驗、檢查
第六節 搜查
第七節 查詢、調取、查封、扣押、凍結
第八節 鑒定
第九節 辨認
第十節 申辦特殊偵查措施
第十一節 偵查終結
第五章 偵查指揮與協作
第一節 偵查指揮
第二節 偵查協作
第三節 涉港澳刑事個案協查
第四節 涉外刑事司法協助
第六章 安全防範
第一節 辦案人員安全防範
第二節 司法警察看管與押解
第七章 職務犯罪預防
第五編 偵查監督工作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審查逮捕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逮捕條件
第三節 訊問
第四節 審查批准逮捕
第五節 本院移送審查決定逮捕
第六節 下級院報請審查決定逮捕
第七節 備案
第三章 偵查羈押期限變更
第一節 批准(決定)延長偵查羈押期限
第二節 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第四章 立案監督
第五章 偵查活動監督
第六章 羈押和辦案期限監督
第七章 核准追訴
第六編 公訴工作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審查起訴
第一節 管轄
第二節 審查
第三節 偵查活動監督
第四節 羈押和辦案期限監督
第五節 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處理
第六節 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
第三章 要求偵查機關(部門)提供材料、退回補充偵查、退回偵查機關(部門)處理
第四章 提起公訴
第五章 不起訴
第一節 條件及程序
第二節 公開審查
第六章 出席第一審法庭
第一節 出庭支持公訴
第二節 追加、變更、撤回起訴
第三節 簡易程序
第四節 刑事審判活動監督
第七章 一審刑事判決、裁定的監督
第八章 二審檢察
第一節 二審案件審查
第二節 出席第二審法庭
第九章 再審檢察
第十章 備案
第七編 死刑復核檢察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案件辦理
第三章 提出檢察意見
第四章 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八編 監所檢察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監獄檢察
第一節 收監檢察
第二節 出監檢察
第三節 減刑、假釋檢察
第四節 暫予監外執行檢察
第五節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檢察
第六節 禁閉檢察
第七節 獄政管理、教育改造活動檢察
第三章 看守所檢察
第一節 收押檢察
第二節 出所檢察
第三節 羈押期限檢察
第四節 教育管理活動檢察
第五節 留所服刑檢察
第四章 死刑執行臨場監督
第五章 監外執行檢察
第一節 交付執行檢察
第二節 監管活動檢察
第三節 收監執行檢察
第四節 減刑檢察
第五節 終止執行檢察
第六章 強制醫療執行監督
第七章 勞教檢察
第一節 入所檢察
第二節 出所檢察
第三節 勞教變更執行檢察
第四節 禁閉檢察
第五節 教育管理活動檢察
第八章 事故檢察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被監管人死亡檢察
第九章 案件辦理
第一節 查辦職務犯罪案件
第二節 辦理罪犯又犯罪案件
第三節 辦理勞教人員又犯罪案件
第四節 受理控告、舉報和申訴
第十章 其他規定
第九編 民事行政檢察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受理
第三章 立案
第四章 審查
第五章 提請抗訴
第六章 抗訴
第七章 出庭
第八章 檢察建議
第十編 刑事特別程序
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查批准逮捕
第三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查起訴與出庭支持公訴
第四節 未成年被害人、證人合法權益保護
第五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監督
第六節 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申訴檢察
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四章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第十一編 案件管理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二章 案件受理
第三章 辦案流程管理
第四章 接待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
第五章 案件質量評查
第六章 案件統計信息管理
第十二編 其他規定
第一章 檢察長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
第二章 案件請示
第三章 立卷歸檔
第一節 材料收集
第二節 整理裝訂
第三節 歸檔
第四章 執法辦案內部監督
第一節 監督對象和監督內容
第二節 監督責任主體和監督職責
第三節 監督措施和監督方式
第五章 執法過錯責任追究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責任追究范圍
第三節 責任追究程序
第六章 人民監督員監督
第七章 對司法工作人員在訴訟活動中瀆職行為的法律監督
第八章 附則
詳細內容見:https://www..com/link?url=MQSXek26-rAn0SYqeloj-5zjbJXzrEE8zr41V4N_agWJ9Bv_j_T20R9GAgqhwWhskT2dmN-&wd=&eqid=

㈤ 求最新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基本執法資格考試訓練題庫

第二部分 公共科目

考試內容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法治的含義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含義 2、依法治國的含義 執法為民的含義 公平正義的含義 服務大局的含義黨的領導的含義依法行政的含義

(二)法律基本概念
1、法的概念和特徵 2、我國的法律形式 3、法律責任的含義 4、我國的立法許可權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憲法的概念和特徵 憲法與法律的關系 2、我國國家的根本性質(我國的國體) 3、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4、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 5、公民的政治權、人身權、財產權的內容 6、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職權 7、我國的國旗、國歌、國徽、首都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責、許可權 非工作時間人民警察履行職責的規定 2、繼續盤問的適用條件、時限 優先通行權和優先徵用權的適用條件 交通管制權的適用條件和審批機關 現場管制權的相關規定 3、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 4、錄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不得擔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5、執行上級的決定和命令的規定 拒絕執行指令的適用條件 6、違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責任形式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
1、警械的定義和種類 武器的定義 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則 3、使用警械的條件 4、使用武器的條件 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使用武器後的處置程序 5、違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責任 6、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無辜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補償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1、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對象、適用范圍 2、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原則 3、治安調解 4、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5、收繳、追繳的適用對象 6、治安管理處罰的責任年齡與責任能力 7、不予處罰和從輕、減輕、從重處罰的適用 8、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與數過並罰 9、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處罰 1O、不執行行政拘留的適用 11、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追究時效 12、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 13、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14、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 15、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 16、治安案件的受 17、非法證據的排除 18、迴避的適用 19、傳喚與強制傳喚的適用 20、詢問查證時限 21、詢問的基本要求 22、扣押的適用 23、檢查的適用 24、治安管理處罰的決定許可權 25、處罰的折抵 26、作出處罰決定的基本條件 27、處罰前告知的內容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陳述申辯權 28、聽證的適用條件 29、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30、當場處罰的適用條件和基本要求 31、被處罰人的救濟措施 32、處罰的執行 33、行政拘留的暫緩執行

(七)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1、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轄 2、行政案件證據的種類 3、作證義務和證人資格 4、簡易程序的適用 5、行政案件需要調查的內容 6、調查取證的基本要求 7、安全檢查的適用 8、保護性約束措施的適用 9、受案的基本要求 10、傳喚和強制傳喚的適用 11、詢問的地點、時限及基本要求12、勘驗、檢查及住所檢查的適用 13、鑒定、檢測、辨認的適用 14、抽樣取證、證據保全的適用 15、聽證的適用條件和程序 16、行政違法行為的追究時效 17、一事不再罰的適用 18、行政處罰的責任年齡和責任能力 19、辦理行政案件的期限 20、行政案件的處理決定 21、對縣級以上人大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規定 22、涉案財物的管理與處理 23、公安行政處罰的執行 24、結案、終止調查的適用

(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1、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的范圍 2、不予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的情形 3、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的賠償請求人 4、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 5、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程序 6、國家賠償的計算標准

(九)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1、公安機關的性質 2、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3、公安機關內設機構的分類 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務的分類

(十)公安機關督察條例
1、現場督察事項 2、督察人員在現場督察中發現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行為的處置措施 3、停止執行職務、禁閉措施的適用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刑法的任務 2、罪刑法定原則 3、罪刑相適應原則 4、犯罪的基本概念 5、犯罪構成 6、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概念7、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的概念 8、犯罪預備的概念 9、犯罪未遂的概念 10、犯罪中止的概念 11、共同犯罪的概念 12、主犯 13、從犯 14、脅從犯 15、教唆犯 16、單位犯罪的概念 17、主刑、附加刑的概念和種類 18、從重、從輕、減輕刑罰的適用 19、累犯的概念 20、自首與立功的概念和適用21、數罪並罰的適用原則 22、追訴時效 23、危害國家安全罪 24、危害公共安全罪 25、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刑法修正案(八)》增加) 26、合同詐騙罪非法經營罪 27、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 28、強奸罪 29、侮辱罪誹謗罪30、非法拘禁罪刑訊逼供罪 31、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 敲詐勒索罪 32、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 33、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貪污罪 34、妨害公務罪 招搖撞騙罪

(十二)刑事訴訟的基本法律知識
1、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基本職權 2、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關系 3、兩審終審制 4、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5、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及其處理6、刑事案件的管轄 7、迴避的適用 8、刑事案件證據的種類9、作證義務和證人資格 10、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的概念、適用條件、審批機關 11、期間的計算單位和方法 12、偵查措施的種 13、訊問、詢問的基本要求 14、刑罰的執行機關

㈥ 淺談新形勢下 如何加強檢察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

摘要:規范執法來不僅是源檢察機關自身公正執法的保證,也是提高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能力的途經。假如刑事訴訟活動中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問題被忽視,得不到監督或及時的糾正,將會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關繫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繫到社會長遠發展及和諧穩定。本文將從內化公正廉潔為檢察人員的執法品德、有效發揮檢察機關執法監督機制的作用、創新和拓寬檢察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途徑等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對如何加強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作一些探討。(剩餘3419字)

㈦ 法院、檢察院招錄法律基礎知識題型有哪些

第一大題是單項選擇題,第二大題是多項選擇題,可能還有不定項選擇題,最後是案例分析題.考試的內容以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為主.不是很難,但想得高分則不容易.《鄧小平法制理論與依法治國》部分(含答案)
一、判斷題
1.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理論。√
2.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法治是我們的目標"。╳
3.我們的民主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5.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6.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個人專斷行政是現代化在政治領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協是國家立法組織。╳
9.鄧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並舉的戰略。√
10.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堅持把調整政治活動的法律作為立法的重點。╳
12.改革最終能否成功決定於經濟體制改革。╳
13.遏制腐敗,監督是關鍵。√
14.堅持依法治國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15.依法治國作為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隨農業文明的興起而出現的。╳
16.社會主義法治的最基本價值原則是發展。╳
17.法律是具有內在聯系、協調統一的有機體。╳
18.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發展生產力。╳
19.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
20.我國有權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個法律頒布以後,還需要一個或一些與之相關的法律的頒布,才能具體實施。√
22.實施細則是指一個法律頒布以後,為了便於實施和具體操作,由國家行政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對此作出詳細規定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23.我國數量最大的法律淵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首先應當考慮的因素是立法權統一。╳
25.體現和維護人民民主就必須樹立法律的權威。√
26.黨的政策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和社會矛盾的調節器。╳
27.法治的特徵植根於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則。√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針對國家權力本身,要求權利監督與制約。╳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確地依據法律規定的具體次序、方式和手續來處理案件。√
30.市場經濟是自主性的經濟,即承認和尊重市場主體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場經濟要求統一開放的國內市場,也要求市場國際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精髓。╳
33.改革黨的領導體制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辦事的統一。√
34.精神文明分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學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為了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明成果。√
36.社會主義法制的唯一要求是:違法必究。╳
二、選擇題
1.社會主義本質規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無產階級專政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政治協商制度
2.發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歷史命運與前途。
A.政策 B.習慣 C.法制 D.倫理
3.社會主義法制的根本出發點是確認和保障(C)
A.中國共產黨領導 B.公民義務履行 C.人民的民主權利 D.改革開放
4.社會主義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審判 C.強化仲裁的作用 D.嚴格依法辦事
5.加強法制重點是進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機構改革,以(A)為突破口。
A.精簡機構 B.高薪養廉 C.強化監督 D.重視服務
7.市場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在於它的經濟秩序是通過(B)來形成和維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條件下,才產生了對法治的社會需求。
A.商品經濟 B.自然經濟 C.市場經濟 D.計劃經濟
9.在法治國家中,法律要實現其社會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獨立合理的(B)。
A.主體設計 B.運行機制 C.社會保障 D.宏觀調控
10.軍事法規的制定機關是(C)。
A.全國人大 B.國務院 C.中央軍委 D.國防部
11.樹立法律的權威就必須首先樹立(A)權威。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 D.部門規章
12.法治的功能在於(D)。
A.強化統治基礎 B.發展國民經濟 C.建設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利的
13.我國國家的權力屬於(B)。
A.公民 B.人民 C.國家主席 D.全國人大
14.市場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權憑證 B.契約 C.侵權 D.親權
15.市場經濟的命脈是(D)。
A.政治統一 B.市場統一 C.社會保障完善 D.競爭
16.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A)
A.中國共產黨 B.政治協商會議 C.全國人大 D.人民
17.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是(B)。
A.社會主義法制 B.社會主義民主 C.人民民主專政 D.無產階級專政
18.黨的政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C)
A.守法上 B.執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監督上
19.社會主義制度是(ABCD)等方面構成的統一體。
A.經濟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備的法制 C.安定的社會環境 D.不斷增長的經濟的
21.社會主義的本質是:(ABCD)
A.解放生產力 B.發展生產力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2.法律隊伍建設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較高的(CD)。
A.經濟素質 B.道德素質 C.政治素質 D.法律業務素質
23.按照國家權力運作形態,國家可以分為(AB)。
A.人治國家 B.法治國家 C.民主國家 D.獨裁國家
24.自治法規分為(CD)。
A.法律 B.行政規章 C.自治條例 D.單行條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實體公正 B.程序公正 C.證據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BD)。
A.公民委員會 B.居民委員會 C.鄉民委員會 D.村民委員會
27.法律對市場經濟的保障作用體現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義務保障 D.社會保障
28.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公民為目標。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紀律
29.我國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分為(CD)。
A.資產階級道德 B.地主階級道德 C.社會主義道德 D.共產主義道德
30.我國要發展面向(ABC)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A.現代化 B.世界 C.未來 D.傳統
31.法律與黨的政策的區別在於:(ABCD)。
A.制定的機關和程序 B.實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現形式與基本要求
D.調整社會關系的范圍和對人的效力的
32.法律是(ABC)黨的政策。
A.定型化 B.規范化 C.條文化 D.教條化
33.黨的政策可以分為:(ABD)。
A.總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體政策
34.黨的領導包括:(ABC)。
A.政治領導 B.思想領導 C.組織領導 D.經濟領導
35.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關系處理上堅持(ABCD)方針。
A.長期共存 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 D.榮辱與共
36.法律權威的特徵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無上性 B.普遍實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考慮的因素有:(ABCD)
A.層次分明 B.體系完整 C.結構合理 D.規范協調
《中國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斷題
1.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和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2.沒收財產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分期繳納。╳
3.判處死緩的,在二年的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現的,二年期滿後減為無期徒刑。╳
4.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參加勞動的,應當酌量發給報酬。√
5.對於犯罪分子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6.死緩是我國刑罰中主刑的一種。╳
7.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如果未犯新罪,考驗期滿,視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
8.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適用緩刑。√
9.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論處。╳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區別在於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發生了預期的犯罪結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13.犯罪的追溯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14.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對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15.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16.假釋考驗期內沒有犯罪,就認為原判刑罰已執行完畢。√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適用刑法的規定的,可以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特點及刑法的基本原則制定變通或補充的規定。╳
18.我國現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訂的。√
19.減輕處罰是由司法機關根據刑法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20.犯罪後自首又有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21.刑法是有關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內才適用我國刑法。╳
23.刑法的屬人管轄是指外國人在外國對中國國家或中國公民犯罪,中國刑法有權管轄。√
24.刑法的保護管轄是指中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適用中國刑法。╳
25.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舊原則。╳
26.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新兼從輕原則。╳

[NextPage]

27.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新原則。╳
28.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
29.應受刑罰懲罰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
30.犯罪的客體是犯罪行為直接作用的具體人和物。╳
31.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方法、時間、地點是所有犯罪必備的構成要件。╳
32.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是犯罪主體、犯罪對象、犯罪客觀方面和犯罪主觀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體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34.犯罪主體只包括實施危害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35.犯罪的對象在犯罪中必然會受到損害。╳
36.犯罪對象決定著犯罪的性質。╳
37.刑事責任能力是行為人構成犯罪並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38.單位可以成為所有犯罪的主體。╳
39.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共同點為都預見到了危害結果發生的必然性。√
40.正當防衛在限度上不能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41.緊急避險在限度上不能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42.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43.刑事責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礎,辨認能力是關鍵。√
44.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年滿18周歲。╳
45.故意分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過於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著手前和著手後都可能發生未遂。╳
47.犯罪的預備只能發生在著手以後。╳
48.對於預備犯應當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49.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
51.刑法的三個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原則。╳
52.審判時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53.犯罪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54.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是影響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特定資格地位和狀態,刑法中對自然人和單位都有特殊身份規定。╳
55.正當防衛過當的,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6.緊急避險過當的,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7.犯罪的停止形態,既存在於直接故意也存在於間接故意犯罪中。╳
58.犯罪的停止形態既存在於故意也存在於過失犯罪之中。╳
59.對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60.對脅從犯應當比照從犯減輕或免除處罰。╳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緩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罰款、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63.管制判決前先期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決前先期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剝奪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關押並實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66.管制的刑期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1年。╳
67.拘役的刑期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3年。╳
68.附加刑只能獨立適用。╳
69.在我國刑罰是由政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判處。╳
70.刑罰的適用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71.刑罰的適
用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適用機關只包括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在緩期執行的2年期間,如果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74.剝奪政治權利期間,不享有擔任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職務的權利。√
75.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可以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76.判處有期徒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或從假釋之日起計算,有期徒刑執行期間,享有部分政治權利。╳
77.一般緩刑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釋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
80.無期徒刑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於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後3年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對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體。╳
83.相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
84.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是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
85.脅從犯是被脅迫和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人。╳
86.對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期間,應當同工同酬。╳
87.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期間,未發生撤銷緩刑的法定事由,緩刑期滿,刑罰視為執行完畢。╳
88.刑罰執行期間發現有漏罪的,採用先減後並原則進行數罪並罰。╳
89.刑罰執行期間又犯新罪的,採用先並後減原則進行數罪並罰。╳
90.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負責考察。╳
91.在受賄罪的客觀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賄賂都必須為他人謀利益。√
92.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和紀檢監察部門。╳
93.在我國,經濟犯罪中提起公訴的機關包括人民檢察院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94.紀檢監察部門有權批准或決定逮捕。╳
95.貪污賄賂犯罪由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
96.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辯護。╳
97.傳喚和拘傳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98.取保候審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6個月。╳
99.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100.我國法院的組織體系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對一審判決不服,被告人和檢察機關都可依法提起上訴。╳
102.對一審判決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訴的,二審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罰。╳
二、選擇題
1.我國刑法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A)。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D.可以從輕或免除處罰
2.我國刑法對效力范圍的規定以(A)為基礎。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保護原則 D.普遍原則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B.未發生任何結果 C.未發生行為追求的結果 D.未達到犯罪目的的
4.管制適用於那些(BD)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關押 B.罪行較輕不需要關押 C.罪行不重,需要懲辦D.罪行較輕,但需要判處刑罰
5.我國刑法規定的時效是指(B)。
A.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的
C.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期限 D.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期限的
6.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追溯時效的計算從(B)計算。
A.犯罪行為停止之日 B.犯罪終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結果產生之日
7.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時被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於執行 B.仍須執行 C.暫緩執行 D.可以執行
8.依照刑法的規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 C. 刑法分則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D.必然負刑事責任
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經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對預備犯比照既遂犯(B)。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11.拘役的期限為(C)。
A.6個月以上1年以下 B.3個月以上2年以下 C.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D.3個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中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 B.不構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處刑罰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刑罰策略的
13.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為 C.危害結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規定,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對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論 B.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15.我國現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後制定的單行刑法的
C.79年刑法以及以後的附屬刑事法規 D.97年修訂後的刑法的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處剝奪政治權利3年,執行機關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勞改機關
17.下列罪犯,依法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的
C.危害國家安全及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罪犯 D.嚴重的經濟犯罪的罪犯的
18.教唆不滿(C)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20周歲
19.數罪並罰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輕刑 B.將所犯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合並執行的
C.以數罪中最重的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的
D.一行為觸犯數個罪名在總和刑以下處罰
20.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於1個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6個月
21.不屬於犯罪客體種類的是(C)。
A.直接客體 B.同類客體 C.間接客體 D.一般客體
22.刑法規定,下列人員不適用死刑(CD)。
A.審判時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人 B.犯罪時懷孕的婦女
C.審判時懷孕的婦女 D.羈押期間懷孕而審判時自然流產的婦女的
23.刑法上的減刑指(C)。
A.減輕處罰 B.對原判刑罰改判 C.減輕原判刑罰 D.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24.(C)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A.聾人 B.啞巴 C.盲人 D.14-18歲的人的

㈧ 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全文

在檢察院內網上可以見到全文。外網是不允許上傳的。
根據該規范附則第專9-87條的規定,該規范僅是屬內部規范,限於人民檢察院內部適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書中引用。
我瀏覽了一下該規范,也就是一些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與檢察業務緊密相關的一些規范性文件的「大雜燴」。

㈨ 基層檢察機關如何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探析

一、統一思想復,制提高認識,增強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自覺性。檢察機關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執法監督能力是新時期實現檢察工作主題的要求。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開展規范執法行為的專項活動。檢察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任務就是通過創新檢察工作機制,提高自身執法監督能力,確保我市三保一促目標順利實現。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執法規范化建設取得成效。各基層院黨組高度重視執法規范化建設是確保執法規范化建設取得成效的必要保障,要成立執法規范化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務求執法規范化建設有明顯成效。

熱點內容
重慶市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11 05:46:45 瀏覽:169
兩年合同勞動法 發布:2025-09-11 05:46:44 瀏覽:21
由立法機關嗎 發布:2025-09-11 05:46:08 瀏覽:66
中國防疫法規 發布:2025-09-11 05:35:03 瀏覽:161
2013年經濟法考試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1 05:15:33 瀏覽:571
民法紅線 發布:2025-09-11 05:04:28 瀏覽:340
離婚法律顧問免費咨詢 發布:2025-09-11 05:04:26 瀏覽: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匯編 發布:2025-09-11 04:55:51 瀏覽:615
民事訴訟法保障什麼 發布:2025-09-11 04:45:57 瀏覽:485
2017司法考試政策 發布:2025-09-11 04:43:33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