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律法規查詢
1. 香港的法律法規是否規定,表和包一經出售就不能退換
這是賣主規避自己法律責任的一種方法,是無效的。如果有質量問題,應該可以退貨,香港法律法規一樣。
2. 香港有哪些特別的法律法規
香港是沿用英美法系,除適用基本法外,還有:
(我從香港政府律政司網上抄了一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主要見諸香港和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高級法院的判決。追溯歷史,至少自十五世紀以來,法官判詞的紀錄已逐步建立一些詳細的法律原則,規管國家與公民之間和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現時,源自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案例已盈千累萬,形成普通法。有關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及免受任意逮捕或監禁的權利,已於三百多年前判定的案例中載列。這些權利現在由《基本法》的條文保障。
普通法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所依據的司法判例制度。案例可以引自所有普通法適用地區,而並不限於某一司法管轄區的判決。《基本法》第八十四條訂明,香港特區法院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此外,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和司法機關有權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成文法
香港絕大部分的現行成文法,都是在本地訂立並載於《香港法例》中。香港很多法例都是根據獲轉授的權力而訂立的,稱為附屬法例。例如,某條例可轉授權力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即行政長官經諮詢行政會議的意見),就條例實施的細節訂立規例。
中國習慣法
部分中國習慣法適用於香港。舉例來說,根據《新界條例》(第97章)第13條,法庭可以認可並執行與新界土地有關的中國習俗或傳統權益;而在《婚生地位條例》(第184章)中,中國法律和習俗也得到承認。
國際法
現時已有超過200項國際條約和協議適用於香港。條約在立法施行之前,不算是香港本地法律的一部分,但仍可影響普通法的發展。舉例來說,法庭可引用某條約,以助解釋法例。發展迅速的國際慣例法的規定,也可納入普通法內。
3. 誰知道哪有免費查詢法律法規的地方
目前能免費查詢法律法規的地方很多,但法規收錄全且更新及時的就很版少了。我經常用的權是法律家法律法規庫,這個法規庫含:全國人大法律法規,國務院行政法規,立法、司法解釋庫,國務院部委規章,國家規范性文件,軍事法規,團體、行業規范庫,常用法律法規,地方人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地方規范性文件,地方司法規范庫,香港、澳門、台灣法律國際法、國際條約與慣例,外國法律庫,英文法律法規等,內容全且免費。
4. 香港保險的法律法規
買香港保險的弊端:
1.法律風險
我國法律規定,香港保險業務員無法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所以許多宣稱與香港保險經紀公司有合作的公司或個人,他們的業務往往缺乏法律監控;
2.前期成本高
香港銀行賬戶只接受港幣或美元,辦理的手續費較高。此外,境外刷卡付費、轉賬等流程較長,比較麻煩。
3.要提前預約
確定買香港保險後,投保人要提前一兩天跟香港的保險公司預約。
4.體檢嚴格
香港保險體檢項目也比內地多,而且某些項目的體檢很多醫院都無法做檢查,要麼去香港體檢,要麼就去內地昂貴醫院,檢查費用較高,並且不在報銷范圍內。
5.匯率風險
香港保險保單通常以港幣或美元計價,在10 年或20年的繳費期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如何,港幣會不會改變聯系匯率制度一直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6.理賠風險
香港醫療險理賠手續較繁瑣,此外就醫醫院也往往是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才能獲賠。由於境內外醫療判斷標准存在差異,因此可能出現賠付困難。
7.理賠糾紛風險
如果對於理賠有糾紛,投保人需要在香港打官司,請香港律師,而且本人也得親自赴港處理,需要付出的金錢和精力都比較高。
8.重疾險風險
香港保險的重疾險,必須在三甲醫院就醫才予以理賠。
9.保險公司破產風險
如果在香港購買保險,一旦保險公司破產,投保人很可能血本無歸。不過,為解決投保人的後顧之憂,目前的香港保險法規也對此作出規范,即在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被合法破產後,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清盤,投保人可以通過登記債權獲得一定補償。
Beta理財師《成長手冊》——保險篇里有一篇《港險Q&A》推薦你去看看,我摘了以下2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什麼法律保護購買「港險」的消費者?
據介紹,除了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外,還有一個非政府機構的自律機構——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專責執行自律監管計劃,向保單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費渠道,協調索償糾紛。
與一般的香港網站提供英文、繁體中文網頁不同,保險索償投訴局首頁還設立了「簡體字」網頁可供內地網友查看。並且,針對不斷增長的內地人保單數量,自2013年5月1日起,保險索償投訴局將處理索償投訴的服務范圍擴大至非香港居民,內地居民也可以享有同樣的服務。如發生爭議,可以選擇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提起索賠程序,而委員會做出裁決後,保險公司無上訴權,投訴個人如不滿意可以另行起訴。
相比內地保險業違規多隻用負擔行政法律責任,香港在1983年出台的《保險公司條例》的基礎上,對保險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違反誠信、違規經營等行為都屬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如向保監部門提交虛假材料者可在20萬罰金之外另處監禁2年。
有業內人士指出,該保險索償投訴局實質上是各家保險公司組成的,它們的「誠意」更多的是讓投保人放心,更是為促進香港保險行業的繁榮。
中國內地居民在香港買保險,在法律上能得到保障嗎?如果發生糾紛,適用哪裡的法律?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保險系副主任胡波:內地居民如果在香港購買保險,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如有糾紛,適用香港法律。
事實上,前幾天,中國保監會公布了進一步支持深圳前海開發開放的八條意見,提到會積極探索在前海促進深港保險融合發展,這樣,未來有可能在前海合法購買到香港保險企業提供的保險產品。不過,具體細則還沒出來。
以前曾經有香港保險企業到內地開展業務,銷售保險產品,這樣的保單被稱為地下保單,通俗地說就是「水貨」,這個是不受保護的,因為《保險法》規定,在中國內地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必須獲得保監會頒發的牌照。
5. 有哪些可以免費下載法律法規的網站
法律法規是面向全體社會公眾公開的,任何公民都可以依法查詢、下載。比如網路一下回。
1、法律到全答國人大網站查詢下載;人大網
2、行政法規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網站查詢下載;人民政府網
3、司法解釋到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網站查詢下載;最高人民法院
4、部門規章到國務院各部、委網站查詢下載;
5、地方性法規及地方性政府規章到各省、市人大及政府網站查詢下載。
拓展資料: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1949年至今,法律法規的數量總數約為50萬條(包含已失效的法律法規)
中央法規約113394條
司法解釋約4100條
地方法規規章約309942條
中外條約約4613條
外國與國際法律約789條
台灣法律法規約7028條
澳門法律法規約10794條
香港法律法規約2475條
法律法規——網路
6. 哪裡可以下載香港的法律
香港法例
http://www.doj.gov.hk/chi/laws/
現行中文條例 和 附屬法例 (全文模式)
http://translate.legislation.gov.hk/gb/www.legislation.gov.hk/09/chi/pdf.htm
7. 香港互聯網領域法律法規有哪些
1、致電香港律師咨詢;
2、如果自己有法律基礎,可以直接到香港立法會的資料庫逐一查詢香港法例
8. 香港建築法規在哪裡找
香港 法律法規庫
9. 有沒有香港法律、法規的檢索系統多謝
香港律政抄司的雙襲語法例資料檢索系統,http://www.legislation.gov.hk/index.htm。
蠻好用的。
10. 香港共有哪幾類法律,法規
香港是沿用英美法系,除適用基本法外,還有:
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主要見諸香港和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高級法院的判決。追溯歷史,至少自十五世紀以來,法官判詞的紀錄已逐步建立一些詳細的法律原則,規管國家與公民之間和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現時,源自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案例已盈千累萬,形成普通法。有關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及免受任意逮捕或監禁的權利,已於三百多年前判定的案例中載列。這些權利現在由《基本法》的條文保障。
普通法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所依據的司法判例制度。案例可以引自所有普通法適用地區,而並不限於某一司法管轄區的判決。《基本法》第八十四條訂明,香港特區法院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此外,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和司法機關有權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成文法
香港絕大部分的現行成文法,都是在本地訂立並載於《香港法例》中。香港很多法例都是根據獲轉授的權力而訂立的,稱為附屬法例。例如,某條例可轉授權力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即行政長官經諮詢行政會議的意見),就條例實施的細節訂立規例。
中國習慣法
部分中國習慣法適用於香港。舉例來說,根據《新界條例》(第97章)第13條,法庭可以認可並執行與新界土地有關的中國習俗或傳統權益;而在《婚生地位條例》(第184章)中,中國法律和習俗也得到承認。
國際法
現時已有超過200項國際條約和協議適用於香港。條約在立法施行之前,不算是香港本地法律的一部分,但仍可影響普通法的發展。舉例來說,法庭可引用某條約,以助解釋法例。發展迅速的國際慣例法的規定,也可納入普通法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