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我國法律法規數量

我國法律法規數量

發布時間: 2021-03-04 17:18:33

⑴ 為保護物種多樣性,我國建立了哪些法律法規

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因素

生態環境退化加劇,物種面臨威脅。目前我國自然生態環境形勢是嚴峻的,森林覆蓋率低(中國森林覆蓋率16.5%,世界平均26.6%),草場超載過牧,質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劇;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源頭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呈惡化趨勢,;北方地區江河斷流、湖泊乾涸;全國主要江河湖泊水體受到污染。由於野生物種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加上一些地區濫捕、濫獵,導致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減少。在《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列出的640種世界瀕危物種中,中國有156個物種,約占總數的1/4。
外來入侵物種危害嚴重。據專家初步調查,世界上100種最壞的外來入侵物種約有一半入侵了中國。生態科學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即生物種類越多,生物系統越復雜,其系統結構也就越穩定。眾多的生物物種及其相互之間的制約與平衡關系,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可持續利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要特別重視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的研究。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生物類型,他們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使自然生態和 食物鏈保持動態平衡和穩定,各種生物得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生物多樣性是 地球上各種生物賴以長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礎和社會財富的源泉。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資源)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保護生物 多樣性就是要保護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維持和恢復各物種在自然環境中有生命力的群體, 保護各種遺傳資源。但是,由於人類生物活動的擴展和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許多物種已經 滅絕或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據統計,近2000年來,地球上已有106種哺乳類動物和127種鳥類滅絕;瀕臨滅絕的哺乳類動 物有406種,鳥類有593種,爬行動物209種,魚類242種,其它低等動物更不計其數。我國的 大熊貓,西伯利亞虎,亞洲黑熊。印尼馬魯克白鸚、亞洲猩猩、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龜,北 美玳瑁等均瀕臨滅絕。從1950年到1992年,非洲的象牙海岸大象從10萬頭銳減到1500頭。如 果偷獵活動不加禁止,到下世紀初,非洲大象將滅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額每年達50億-9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犯毒活動的 第二大經濟犯罪活動。海洋生物的生存也面臨嚴重威脅,每年有數百萬頭海豚、海龜喪生。 據國際捕鯨委員會的一份報告說,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目前僅存400餘只,瀕臨滅 絕。由於採用漂網捕魚,許多魚類正面臨滅絕的危險。隨著森林的濫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許多野生珍稀生物慘遭浩劫。如位於地球赤道一帶的熱帶雨林,是天然的動植物園,是地球 的生物寶庫,又是「地球的肺」,但是,目前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每分鍾20公傾的速率減 少,照此下去,不出100年,全球的熱帶雨林將盪然無存,大量珍稀生物也將隨熱雨林的消 失而滅絕。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小時有兩個物種滅絕,照此下去,本世紀末,現有物 種1/5將會滅絕,生物多樣性保護遭受到嚴峻的挑戰。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主要的是要行動,這必須所有締約國廣泛合作,積極行動,制定必要的 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技打擊和控制,對瀕臨滅絕的物種、破壞嚴重 的生態系統和遺傳資源實行有效的保護和搶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另一重要措施是「移地保 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

我國是多種生物的起源中心,物種資源十分豐富。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了積極步驟, 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等珍稀動物和魚類;建立了國家種質庫,共保存的各種物種種 質資源30多萬份,僅保存的水稻品種就達6萬多種,佔世界總量的40%以上。
2.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既有自然發生的,也有因自然發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類活動(特別是近兩個世紀以來)無疑是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製度特別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則是引起損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種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其一是物種的形成與滅絕是一種自然過程,化石記錄表明,多數物種的限定壽命平均為100~1000萬年。其二是物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或變異性、適應性比較差,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難以適應,因此而面臨滅絕的危險。如大熊貓,其瀕危的原因除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以外,與其本身食性狹窄、生殖能力低等身體特徵有關。二是環境突變(天災),如地震、水災、火災、暴風雪、乾旱等自然災害。
2.2 人為原因
由於人類對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同時又過多的重視經濟發展,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淡薄,從而導致生境破壞時有發生;對生物資源開發過度,有些甚至是掠奪式的開發;環境污染嚴重;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重視不夠以及制度的不健全,這些都是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喪失、片斷化、退化
棲息地破壞和片段化已成為我國一些獸類數量減少、分布區縮小和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伐木和佔地是中國生境被破壞的兩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減少直接威脅到從苔蘚、地衣到高等物種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導致森林火災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在過去25年內因森林火災共損失了860萬公頃的森林。以農業和建設為目的的佔用森林、濕地和草原則是生境破壞的另一個原因。據估計,中國目前農田的1/3本來是處女林,這一問題在中國熱帶地區尤為嚴重。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沿海濕地的一半左右已經發生改變,高原湖泊周圍的濕地也損失嚴重。另外,1950~1980年間中國湖泊面積減少1/10。
生境的片斷化是指一個面積大而連續的生境被分割成兩個或更多小塊殘片並逐漸縮小的過程。多種人類活動都可能導致生境的片斷化。如鐵路、公路、水溝、電話網路、農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動的分隔物,和自然保護區內修築公路等人為設施。特別是由於這些人為設施的建立,使得動物的活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其覓食、遷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種子的散布也會受到影響。因而引起動植物種群數量下降並引起局部滅絕。同時由於生境的片斷化,陽光、溫度、濕度及風的變化,也會導致一些物種瀕危、甚至滅絕。另外生境的片斷化有助於外來物種的入侵,進而威脅到原由物種的生存。
生境退化則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於經濟發展、過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場退化嚴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機能衰退,從而對其生存構成威脅。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奪式的過度開發
許多生物資源對人類具有直接的經濟價值。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業化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人類對之的需求隨之迅速上升,其結果導致對這些資源的過度開發並使生物多樣性下降。
而當商業市場對某種野生生物資源有較大需求,通常會導致對該種生物的過度開發。典型的實例是人類對海洋鯨類的獵捕活動與鯨類數量的消長之間的關系。我國許多葯用植物,其中偷獵、濫挖走私野生動物行為對生物的多樣性威脅最嚴重。
2.2.3 環境污染
2.2.3.1 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能夠對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生命周期的任何發展階段,產生亞致死或致死作用,影響他們的捕食、尋食和繁殖。其中亞致死的水體污染對水體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更為突出、普遍、久遠。在這種環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長緩慢或者死於環境脅迫有關的疾病。而水體富營養化能使水體生物多樣性顯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會使當地植被退化,甚至變成不毛之地,同時土壤動物也會變的稀少甚至絕跡,其生物多樣性比未受污染區顯著下降。如礦區、尾礦堆積地一、礦區廢棄地以及垃圾填埋廢棄地都少有樹木生長。
2.2.3.3 空氣污染
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均能對生物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失,並對生態系統構成危害。經各種途徑進入空氣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殺死生物。來自冶煉廠廢氣中的有毒金屬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於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所引發的溫室效應等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害、減少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和重視 ,特別是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和酸雨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2.4 外來物種入侵
外來物種入侵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很大威脅。其入侵方式有三種:一是由於農林牧漁業生產,城市公園和綠化、景觀美化、觀賞等目的的有意引進或改進,如在滇池泛濫的水葫蘆、轉基因生物;二是隨貿易運輸旅遊等活動傳入的物種,即無意引進,如因船舶壓倉水、土等帶來得新物種;三是靠自身傳播能力或藉助自然力而傳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區危害深廣的紫莖澤蘭、飛機草。在全球瀕危物種植物名錄中,大約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來物種入侵引起的。2002年來自南美洲亞馬遜河的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在我國掀起軒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達到一定規模時,可能會大量屠殺其他魚類,給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帶來危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政策:

研究制訂生物多樣性保護

外來入侵物種監管

生物資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組織開展全國生物物種資源重點調查

組織制定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

為物種資源的保存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政策指導和投入保障

擬訂國家生物物種資源專利保護戰略

⑵ 我國有哪些法律法規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1、根本法律

由於最高權威的創制主體制定的、調整社會生活中最重要事項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處於該位階的法律是國家的根本法。在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項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關系,即國家權力的歸屬及其縱向和橫向的分工配置(國家權力的組織規范)、公民人權的尊重與保障(公民人權規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配置國家權力、保障公民人權的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唯一有權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機關。為保持憲法的最高權威性和穩定性,憲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別的程序來進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嚴格。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通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民代表在數量上近3000人)。憲法作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階,其他任何法律淵源均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2、基本法律

處於第二位階的基本法律的創制權屬於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制定或系統修改必須經全國人大代表過半數通過才能達成,這是基本法律區別於憲法(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徵之一(如前所述憲法的創制或者修改須經全國人大體體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才能通過)。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釋不能突破該法的基本原則。基本法律的適用和執行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和法律授予權力的行政機關。基本法律的調整事項是社會生活中重要的利益歸屬和配置。

我國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訴訟法等。

3、普通法律

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階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委員通常約為150人左右)。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普通法律的創制依據是作為根本法律的憲法和憲法之下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所調整的事項包容於基本法律調整事項之下,其內容為普通的社會關系中的利益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4、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是憲法第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5、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6、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我國關於禁毒的法律法規主要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3、《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4、《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5、《麻黃素管理辦法》;6、《強制戒毒辦法》;7、《戒毒葯品管理辦法》;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聯合國禁;(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⑶ 我國的經濟法規有多少部,其核心是哪些法律

經濟法是調整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法律法規,我國經濟法律法規數量龐大,具體數回額無法回答。

經濟法中答核心的法律一般有: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破產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票據法、保險法、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等等。

只能回答這么多了,建議你買本經濟法教材看看,教材中一般都會有核心的經濟法知識。

⑷ 中國的法律一共有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共十章四百五十二條。具體章節如下: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二章 犯罪。

第一節 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二節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三節共同犯罪。

第四節 單位犯罪。

第三章 刑罰。

第一節 刑罰的種類。

第二節 管制。

第三節 拘役。

第四節 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第五節 死刑。

第六節 罰金。

第七節剝奪政治權利。

第八節 沒收財產。

第四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一節 量刑。

第二節 累犯。

第三節 自首和立功。

第四節 數罪並罰。

第五節 緩刑。

第六節 減刑。

第七節 假釋。

第八節 時效。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二編 分則。

第一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罪。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 瀆職罪。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4)我國法律法規數量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1950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對有關婚姻關系的建立、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等內容,作了具體的規定。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了全面戰略反攻階段。此時,中央婦委召開了一次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會議期間的一天傍晚,鄧穎超對婦委會的同志們說:「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組。由鄧穎超主持,成員有帥孟奇、楊之華、康克清、李培之、羅瓊、王汝琪。中央婦委借用了東柏坡老鄉兩個小院,前院兩間土屋,辦公用;幾位大姐和工作人員,住後院兩間土屋。

鄧穎超則態度鮮明,主張寫上「一方堅持離婚可以離婚」這一條。她說:我主張這一條。婚姻問題上婦女的痛苦最多。婦女要求離婚,往往不允許,即便在黨內也如此。所以「一方堅持要離就讓離」是主要根據婦女利益提出的。如果加上很多條件,反而給下邊的幹部一個控制的借口。當時,堅持這一條的人只佔少數。

⑸ 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數量,要求具體一些,最好是能告訴查詢出處,萬分感謝!

這個數量很難確定啊,因為一直都會有新的行政法規出台哦,還有政府規章,實施細則一類的,法律解釋也是不斷出新……
司法考試考核的法條大概是3-4w條,這只是重點的那一部分,其他的就數不出來咯

⑹ 中國一共有多少部法律法規可分幾大類

具體有多少部法律法規沒有具體的數量,這是一個統計方面的問題。
理論上有多種分類方法,其中重要的有按部門來劃分,分為七大部門法,如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社會和環境保護法。

⑺ 到目前中國有多少法律法規

根據2010年的法律建設報告:截至2009年3月,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29件,行政法回規近600件,地方性法答規7000件,總數在7830多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已經制定的229件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涵蓋了全部七個法律部門。各法律部門中,對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起支架作用的基本法律,以及改革、發展、穩定急需的法律大多已經制定出來。與法律相配套,國務院制定了近600件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了7000多件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600多件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

⑻ 我國的法律法規的種類都有哪些

⑼ 現行有效的法律數量有多少

到2012年底,我國制定憲法和現行有效法律243件,行政法規721件,地方性法規9000多件。

熱點內容
中國防疫法規 發布:2025-09-11 05:35:03 瀏覽:161
2013年經濟法考試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1 05:15:33 瀏覽:571
民法紅線 發布:2025-09-11 05:04:28 瀏覽:340
離婚法律顧問免費咨詢 發布:2025-09-11 05:04:26 瀏覽: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匯編 發布:2025-09-11 04:55:51 瀏覽:615
民事訴訟法保障什麼 發布:2025-09-11 04:45:57 瀏覽:485
2017司法考試政策 發布:2025-09-11 04:43:33 瀏覽:115
小企業負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1 04:39:47 瀏覽:794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1 04:20:00 瀏覽:693
l連帶責任的法律條文 發布:2025-09-11 04:04:12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