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
『壹』 中國不同地方的農作物
1.熱帶:海南全省和滇、粵、台三省南部地區,水稻一年三熟,主要是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2.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一年二至三熟,主要是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3.暖溫帶: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及南疆地區,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主要是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4.中溫帶:東北、內蒙古大部分及北疆地區,一年一熟,主要是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
5.寒溫帶:黑龍江省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地區,一年一熟,主要是春麥、馬鈴薯等;
6.青藏高原區:青藏高原部分地區,一年一熟,主要是青稞等。
附:各省確定的主要農作物名錄http://www.ny148.cn/main/news_view.asp?newsid=587
省份 省級主要農作物 發布機關 文號 發布日期
北京 西瓜、大白菜 市農業局 京農字〔2001〕6號 2001-03-08
天津 西瓜 市農業局 津農種〔2002〕29號 2002-03-08
山西 向日葵、西瓜 省農業廳 晉農(種植、種子)發〔2001〕4號 2001-06-08
內蒙古 向日葵、高粱、甜菜 區人大 區種子條例 2001-08-01
遼寧 高粱 省農業廳 遼農〔2003〕22號 2003-02-12
吉林 高粱 省農委 吉農農函字〔2003〕200號 2003-12-10
黑龍江 甜菜、白菜 省農委 黑農委〔2001〕44號 2001-02-28
上海 暫不確定 市農林局 滬農林(2001)114 2001-04-12
江蘇 辣椒、西瓜 省農林廳 蘇農業〔2001〔16號 2001-06-06
浙江 西瓜、桑蠶 省農業廳 浙農政〔2001〕3號 2001-03-23
福建 甘薯、茶樹 省農業廳 閩農種〔2001〕105號 2001-04-16
江西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贛農發〔2001〕10號 2001-06-21
山東 花生、大白菜 省農業廳 魯農種字〔2001〕6號 2001-06-01
河南 花生、西瓜 省農業廳 豫農文〔種植〕字〔2001〕7號 2001-04-02
湖北 西瓜、花生 省農業廳 鄂農種管發〔2001〕39號 2001-06-05
湖南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湘農業〔2001〕種管字55號 2001-03-08
廣東 花生 省農業廳 粵農〔2001〕113號 2001-05-29
廣西 西瓜、甘蔗 區農業廳 桂農業發〔2001〕97號 2001-11-14
重慶 柑橘、莖用芥菜 市人大 市種子法實施辦法 2004-05-30
四川 甘薯 省人大 省種子管理條例 2001-09-22
雲南 甘蔗、蠶豆 省農業廳 2004年第6號公告/雲農(種植)字〔2004〕57號 2004-10-20
陝西 蘋果、向日葵 省農業廳 陝農業發〔2002〕26號 2002-02-06
甘肅 胡麻 省人大 省種子條例 2004-08-04
青海 蠶豆、青稞 省農業廳 青農法規(2001)286號 2001-11-18
寧夏 豌豆、胡麻 區農牧廳 寧農(法)(2002)03號 2001-08-22
新疆 甜菜、油葵 區農業廳
目前海南、安徽、河北、貴州、西藏等幾個省區尚未確定主要農作物。
『貳』 我國農作物的分布(在線等,200分重賞)
1、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獲,北方地區收獲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如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5、大豆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穀 集中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
(2)小麥 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種植廣泛,集中產區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布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穀子、薯類、大豆等統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穀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陝、魯、遼9省區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國
1、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獲,北方地區收獲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如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5、大豆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穀 集中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
(2)小麥 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種植廣泛,集中產區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布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穀子、薯類、大豆等統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穀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陝、魯、遼9省區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國
水稻(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 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小麥(1)春小麥區我國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2)北方冬麥區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3)南方冬麥區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3.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4.其他作物 (1)高粱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 (3)薯類我國以甘薯為主,其次是馬鈴薯。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緯42°以南地區,以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為主要產區,其中以四川和山東產量最大。 馬鈴薯主要集中在東北北部、內蒙古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勢較高,氣候較涼地區,以東北、內蒙古產量最多。
油料作物油料作物品種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國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在經濟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種植最多的國家。 1.花生在各種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單產高,含油率高,是喜溫耐瘠作物,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最好。花生生產分布廣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廣西、遼寧、四川、福建等省區,其中山東的產量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廣東。目前,全國花生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渤海灣周圍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花生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華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區。 2.油菜油菜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產油菜籽最多的國家。油菜是喜涼作物,對熱量要求不高,對土壤要求不嚴。根據播種期的不同,可分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當於春、冬小麥的分界線而略偏南。我國以種植冬油菜為主。長江流域是全國冬油菜最大產區,其中四川省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其次為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貴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於東北、西北北部地區。 3.芝麻我國是世界上生產芝麻最多的國家之一。芝麻是一種含油率很高的優質油料作物,我國芝麻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東等省,其中河南省產量居全國首位。 4.大豆我國是大豆的故鄉,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紮根於華夏沃土,中世紀以後,大豆經阿拉伯傳入西方。美國大面積種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歷史,卻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大豆生產國,2000年產量達7500萬噸,佔全球大豆總產量的50%。而中國卻成為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年進口量達1400萬噸。年產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國、巴西之後,居第三位。大豆既是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時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營養價值高,因而大豆在農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大豆是喜溫作物,生長旺季需要高溫,收獲季節以乾燥為宜,很適宜在我國北方溫帶地區栽培。我國大豆分布廣泛,而以東北松遼平原和華北的黃淮平原最為集中。松遼平原是我國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松花江、遼河沿岸和哈大線沿線。其中,哈爾濱、遼源、長春被稱作我國大豆的「三大倉庫」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區,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區,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點。 1.甘蔗甘蔗是熱帶和南亞熱帶經濟作物,具有喜高溫、喜濕、喜肥的特性,生長期長。我國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地區。其中以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雲南、四川等省區種植面積最大,廣東是大陸上種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甜菜喜溫涼氣候,有耐寒、耐旱、耐鹼等特性。我國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北各省區。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吉林、甘肅、寧夏為主要產地。黑龍江是我國甜菜的最大產區。甜菜生產基地有:黑龍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內蒙古河套地區和新疆瑪納斯地區。
其他作物 其他經濟作物種類繁多,這里僅介紹煙草和茶葉。 1.煙草煙草原產於南美洲,按初加工的方法不同,分為烤煙和曬煙兩種,我國以烤煙為主。煙草具有喜溫、喜光、好肥、怕旱、怕澇等特點,生長期間對熱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條件要求高。我國煙草分布很廣,河南、山東、雲南、甘肅、湖南五省是我國重要的烤煙產地。其中河南是我國最大的烤煙產區,其產量佔全國的1/3,主要分布在許昌、南陽、周口和駐馬店等地。山東烤煙主要分布在濰縣到淄博的膠濟鐵路沿線,以昌濰地區的益都、臨朐兩地最為集中。雲南的烤煙質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葉我國是茶葉原產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就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曾長期獨佔世界市場。後來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年產僅4.1萬噸。建國後,我國茶葉生產恢復和發展很快,1996年茶葉產量達59萬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國茶區遼闊,廣泛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山地和丘陵地帶,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產量最多,是我國著名的五大產茶省,其次是雲南、廣東、湖北等省。
『叄』 誰知道廣東粵東地區各農作物種植面積
我就知道橘子
梅州市優質柚類生產基地2.57萬公頃,潮汕地區優質蕉柑、碰柑生產基地0.53萬公頃,平遠縣優質臍橙生產基地0.2萬公頃,河源市優質晚熟春甜橘生產基地0.27萬公頃。
『肆』 玉米國審 急急急
第一條 為了加強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規范玉米雜交種子生產行為,推動種子產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范圍內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的認定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申請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認定的主體為基地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第四條 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認定條件:
(一)基地農戶有種子生產的能力,農民自願從事過玉米雜交種子,80%的農戶接受過企業的系統培訓;
(二)具備安全的隔離條件;
(三)土地相對集中,土、肥、水、光照、溫度等條件適宜種子生產;
(四)土壤無檢疫性病蟲害;
(五)基地規模不少於1萬畝,四址界限標註明確;
(六)申請主體具有相應的玉米雜交種子生產質量保證制度和種子生產技術培訓保障制度;
(七)近三年來基地申請主體未發生過因技術措施落實不力或操作失誤而導致種子批質量不合格等不良記錄。
第五條 申請認定時,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基地認定申請表;
(二)基地規劃布局示意圖;
(三)基地隔離安全保證措施;
(四)基地種子生產質量保證、生產技術培訓、勞動力保障等相關制度;
(五)近三年合作制種的種子生產企業對基地履行合同的相關誠信記錄或證明;
(六)近三年合作制種的種子生產企業對基地技術和管理措施落實情況的綜合評價;
(七)近三年縣級種子管理站(局)出具的種子生產田田間檢驗證明和縣級植保植檢部門出具的產地檢疫證明;
第六條 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認定程序:
(一)申請 基地村民委員會或農民制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持申請表、相關材料,向所在地縣(市、區)種子管理站(局)提出申請。
(二)受理審查 縣(市、區)種子管理站(局)對申請主體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有關條件規定的予以受理;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有關條件規定的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5個工作日之內一次告知申請人。
(三)現場考察 對申請材料符合條件的,縣(市、區)種子管理站(局)在收到基地提交的申請材料後,應在15日內組織人員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形成考察報告。
(四)審核頒證 縣(市、區)種子管理站(局)對申請材料和現場考察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種子生產基地可頒發由省種子管理總站統一製作的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證書。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證書在頒發前應通過甘肅種業信息網及當地有關媒體進行5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頒發基地證書。公示有異議或未審核通過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並在15日內通知申請人。
省種子管理總站對通過認定的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在甘肅種業信息網等媒體上進行公告。
(五)備案 縣(市、區)種子管理站(局)對已頒發證書的基地,建立完整的檔案,並上報市、州種子管理站(局)備案。
第七條 通過認定的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優先安排享受國家在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方面投資的項目,優先安排和引導誠信種子企業。
種子生產基地證書每三年審核一次。證書註明項目需變更的,應當根據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程序,辦理變更手續。
第八條 通過認定玉米雜交種子生產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機關收回證書:
(一)隔離條件不達標;
(二)發生了檢疫性病蟲害;
(三)基地申請主體發生了因技術措施落實不力或操作失誤而導致種子批質量不合格;
(四)制種農戶有私留、私繁、拒售、倒賣親本(原種)、種子以及其它行為;
(五)基地停止種子生產活動一年以上。
第十條 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伍』 我國各省現今主要的農作物分布
各省確定的主要農作物名錄
省份 省級主要農作物 發布機關 文號 發布日期
北京 西瓜、大白菜 市農業局 京農字〔2001〕6號 2001-03-08
天津 西瓜 市農業局 津農種〔2002〕29號 2002-03-08
河北 尚未確定
山西 向日葵、西瓜 省農業廳 晉農(種植、種子)發〔2001〕4號 2001-06-08
內蒙古 向日葵、高粱、甜菜 區人大 區種子條例 2001-08-01
遼寧 高粱 省農業廳 遼農〔2003〕22號 2003-02-12
吉林 高粱 省農委 吉農農函字〔2003〕200號 2003-12-10
黑龍江 甜菜、白菜 省農委 黑農委〔2001〕44號 2001-02-28
上海 暫不確定 市農林局 滬農林(2001)114 2001-04-12
江蘇 辣椒、西瓜 省農林廳 蘇農業〔2001〔16號 2001-06-06
浙江 西瓜、桑蠶 省農業廳 浙農政〔2001〕3號 2001-03-23
安徽 尚未確定
福建 甘薯、茶樹 省農業廳 閩農種〔2001〕105號 2001-04-16
江西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贛農發〔2001〕10號 2001-06-21
山東 花生、大白菜 省農業廳 魯農種字〔2001〕6號 2001-06-01
河南 花生、西瓜 省農業廳 豫農文〔種植〕字〔2001〕7號 2001-04-02
湖北 西瓜、花生 省農業廳 鄂農種管發〔2001〕39號 2001-06-05
湖南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湘農業〔2001〕種管字55號 2001-03-08
廣東 花生 省農業廳 粵農〔2001〕113號 2001-05-29
廣西 西瓜、甘蔗 區農業廳 桂農業發〔2001〕97號 2001-11-14
海南 尚未確定
重慶 柑橘、莖用芥菜 市人大 市種子法實施辦法 2004-05-30
四川 甘薯 省人大 省種子管理條例 2001-09-22
貴州 尚未確定
雲南 甘蔗、蠶豆 省農業廳 2004年第6號公告/雲農
(種植)字〔2004〕57號 2004-10-20
2004-10-19
西藏 尚未確定
陝西 蘋果、向日葵 省農業廳 陝農業發〔2002〕26號 2002-02-06
甘肅 胡麻 省人大 省種子條例 2004-08-04
青海 蠶豆、青稞 省農業廳 青農法規(2001)286號 2001-11-18
寧夏 豌豆、胡麻 區農牧廳 寧農(法)(2002)03號 2001-08-22
新疆 甜菜、油葵 區農業廳
『陸』 我國各省的主要農作物
樓主你好
參考資料
各省確定的主要農作物名錄
省份 省級主要農作物 發布機關 文號 發布日期
北京 西瓜、大白菜 市農業局 京農字〔2001〕6號 2001-03-08
天津 西瓜 市農業局 津農種〔2002〕29號 2002-03-08
河北 尚未確定
山西 向日葵、西瓜 省農業廳 晉農(種植、種子)發〔2001〕4號 2001-06-08
內蒙古 向日葵、高粱、甜菜 區人大 區種子條例 2001-08-01
遼寧 高粱 省農業廳 遼農〔2003〕22號 2003-02-12
吉林 高粱 省農委 吉農農函字〔2003〕200號 2003-12-10
黑龍江 甜菜、白菜 省農委 黑農委〔2001〕44號 2001-02-28
上海 暫不確定 市農林局 滬農林(2001)114 2001-04-12
江蘇 辣椒、西瓜 省農林廳 蘇農業〔2001〔16號 2001-06-06
浙江 西瓜、桑蠶 省農業廳 浙農政〔2001〕3號 2001-03-23
安徽 尚未確定
福建 甘薯、茶樹 省農業廳 閩農種〔2001〕105號 2001-04-16
江西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贛農發〔2001〕10號 2001-06-21
山東 花生、大白菜 省農業廳 魯農種字〔2001〕6號 2001-06-01
河南 花生、西瓜 省農業廳 豫農文〔種植〕字〔2001〕7號 2001-04-02
湖北 西瓜、花生 省農業廳 鄂農種管發〔2001〕39號 2001-06-05
湖南 辣椒、西瓜 省農業廳 湘農業〔2001〕種管字55號 2001-03-08
廣東 花生 省農業廳 粵農〔2001〕113號 2001-05-29
廣西 西瓜、甘蔗 區農業廳 桂農業發〔2001〕97號 2001-11-14
海南 尚未確定
重慶 柑橘、莖用芥菜 市人大 市種子法實施辦法 2004-05-30
四川 甘薯 省人大 省種子管理條例 2001-09-22
貴州 尚未確定
雲南 甘蔗、蠶豆 省農業廳 2004年第6號公告/雲農
(種植)字〔2004〕57號 2004-10-20
2004-10-19
西藏 尚未確定
陝西 蘋果、向日葵 省農業廳 陝農業發〔2002〕26號 2002-02-06
甘肅 胡麻 省人大 省種子條例 2004-08-04
青海 蠶豆、青稞 省農業廳 青農法規(2001)286號 2001-11-18
寧夏 豌豆、胡麻 區農牧廳 寧農(法)(2002)03號 2001-08-22
新疆 甜菜、油葵 區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