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條例
⑴ 香港出入境條例
07至09年,因過期居留三年,沒收港澳通行證,現在可去香港旅遊嗎?
⑵ 香港人違反治安管理條例怎麼處理
該罰款罰款,該拘留拘留,香港人也是中國人,按照中國人的法律法規辦。
⑶ 香港入境條例內容
香港入境條例
訪港旅客均需要持有有效旅遊證件入境。各國旅客入境香港的簽證規定,請查看香港入境事務處網頁。
內地居民赴港,分「因公」和「因私」兩大類。因政府公務活動來港的人士,可到國務院港澳辦及其委託的省市外辦辦理手續。公安部門則負責審批其他內地居民赴港旅遊、探親、營商等的申請。
目前,全國各地共有六十五家特許經營內地居民赴香港地區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內地居民可直接到這些旅行社辦理「香港游」手續。
持中國護照經香港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過境旅客如能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證件及供海外旅遊並已經確認的續程車/船/機票,可於每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七天而無需事先領有進入許可。
澳門入境簽證
來澳旅遊人士須具備有效的護照或旅行證件以及簽證。旅行證件的有效期最少要有三十天。叄加旅行團的人士,其出入境簽證手續須由澳門的旅行社代辦。
持有下列各國和地區有效護照或證件人士入境無需簽證:
(1)澳門居民;
(2)持有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丹麥、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埃及、希臘、荷蘭、芬蘭、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挪威、冰島、英國、愛爾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坦尚尼亞、塞普勒斯、黎巴嫩、波蘭、立陶宛、南韓和馬爾他護照人士可逗留不超過九十天;
(3)持有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菲律賓、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新加坡、瑞士、泰國、美國、烏拉圭、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列支敦斯登、薩摩亞、塞席爾、摩納哥、納米比亞、以色列和吉里巴斯護照的人士可逗留不超過三十天;
(4)持有葡萄牙當局所發旅遊證件之非葡籍人士;
(5)持有有效進出澳門證件之中國籍人士,包括內地居民、香港居民(不包括(6)款的香港人士)、台灣同胞及海外華僑可逗留不超過三十天。
(6)持有「香港身分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或「回港證」的人士,在澳門逗留最長可達一年;
(7)持有外交護照或聯合國簽發之「Laissez Passer」護照之人士;
(8)持有澳門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發之外交及領事人員證件之人士。
入境簽證可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向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申請,並應在有效期內使用,否則即告失效。持有人准予在簽證上所註明之期限在澳門逗留。簽證也可在抵達澳門時再辦理,逗留期通常不超過三十天。
簽證分為個人、家庭和團體三種:
個人:澳門幣100元,十二歲以下兒童收費減半。
家庭:配偶或能證實其血緣關系的十二歲以下子女可以一起辦理,簽證費為澳門幣200元。
團體:團體簽證必須由澳門的旅行社申請辦理,人數最少十人,費用每人澳門幣50元
⑷ 香港入境條例32條是什麼
入境條例 - SECT 32
羈留以等候遣送或遞解離境
具追溯力的 適應化修訂—見年第25號第2條
(1) 行將根據第18或 13E條被遣離香港的 人— (由1982年第42號第8條修訂)
(a) 均可被羈留以等候根據該條遣離; 而在 此情況下, 可根據入境事務主任的 許可權將該人羈留不超過48小時, 在此之後, 則可根據處長的 許可權將該人 繼續羈留; 及 (由1998年第8號第3條修訂)
(b) 如在 船隻或 飛機上, 則可根據入境事務主任的 許可權將該人移離該船隻或 飛機, 以便根據本款予以羈留。
(1A) 如正考慮就某人而申請或 發出遣送離境令, 則可按第(2)或 (2A)款(視何者適當而定)將該人予以羈留。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增補)
(2) 根據保安局局長的 許可權, 可將任何人— (由1997年第362號法律公告修訂)
(a) 羈留不超過14天, 以等候向總督申請根據第19(1)(a)條就該人發出遣送離境令; 及
(b) 進一步羈留不超過14天, 以等候總督決定應否根據第19(1)(a)條就該人發出遣送離境令。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代替)
(2A) 在 任何人等候入境事務處處長、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或
任何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決定應否根據第19(1)(b)條向其發出遣送離境令期間— (由 1998年第8號第4條修訂)
(a) 可根據入境事務處處長、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或 任何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的 許可權將該人羈留不超過7天;
(由1998年第8號第4條修訂)
(b) 可根據保安局局長的 許可權將該人進一步羈留不超過21天; 及
(c) 如為作出此項決定而進行的 研訊尚未完成, 則除(a)及(b)段所指的 羈留期外, 尚可根據保安局局長的許可權將該人進一步羈留21天。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增補。 由1997年第362號法律公告修訂)
(3) 遞解離境令或 根據第19(1)(a)條發出的 遣送離境令對其有效的 人, 可根據保安局局長的 許可權被羈留,以等候根據第25條遣離香港。 (由1980年第15號第4條修訂;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修訂; 由1997年第362號法律公告修訂)
(3A) 根據第19(1)(b)條發出的 遣送離境令對其有效的 人, 可根據入境事務處處長、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或任何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的 許可權被羈 留, 以等候根據第25條遣離香港。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增補。由1997年第362號法律公告修訂; 由1998年第8號第4條修訂)
(3B) 在 不抵觸第(3C)及(3D)款的 條文下, 凡—
(a) 任何人正被羈留以等候遣離香港; 及
(b) 政府已向香港以外的 地方的 有關當局要求批准將該人遣往該地方, 則就根據第(1)、 (3)或 (3A)款所作的 羈留而言,
「等候遣離」(pending removal) 包括等待該等有關當局對該項要求的 回應。 (由 1998年第8號第3條增補)
(3C) 為免生疑問, 現宣布除為了等候將某人遣離香港外, 第(3B)款不得解釋為給予第(1)、 (3)或 (3A)款所指的 羈留該人的許可權。 (由1998年第8號第3條增補)
(3D) 為免生疑問, 現亦宣布第(3B)款並不阻止法院在 應用第(4A)款時決定某人已被羈留一段不合理的 期間。
(由1998年第8號第 3條增補)
(4) 即使第(1)、 (1A)、 (2)、 (2A)、 (3)及(3A)款有所規定, 行將根據第18或 13E條被遣離香港的 人, 或 遣送離境令或 遞解離境令對其有效的 人— (由1980年第62號第6條修訂; 由1982年第42號第8條修訂)
(a) 可根據保安局局長的 許可權被羈留不超過28天; 及 (由1980年第15號第4條修訂)
(b) 可根據法院應律政司司長的 申請而發出的 命令被進一步羈留, 但就每一次申請而下令的 羈留期不得超過21天,以便在 有關任何罪行的 審訊中作證, 或 以方便對任何罪行或 涉嫌罪行進行研訊。 (由1979年第42號第3條增補。由1997年第362號法律公告修訂)
(4A) 如根據本條而羈留某人, 而該人的 羈留期間在 顧及影響該人的 羈留的 所有情況下屬合理,則該項羈留不會因該羈留的 期間而屬不合法。 上述影響 該人的 羈留的 情況(如該人被羈留以等候遣離香港)包括—
(a) 安排遣離該人的 可能程度; 及
(b) 該人曾否拒絕對其遣離所作出或 擬對其遣離所作出的 安排。 (由1998年第8號第3條增補)
(5) 在 第(4)款內,
「法院」(court) 包括區域法院及裁判官。 (由1979年第42號第3條增補。 由1998年第25號第2條修 訂)
「等候遣離」(pending removal)
「法院」(court)
⑸ 請問香港入鏡條例11條是指什麼意思謝謝
《入境條例》第11條
1) 被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根據第4(1)(a)條訊問的人,如根據第7(1)條在無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的准許下是不可以在香港入境的,則該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可給予該人在香港入境的准許,但只有入境事務主任才可拒絕給予該人此項准許。
(1A) 被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根據第4(1)(b)條訊問的人,如根據第7(2)條在無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的准許下是不可以留在香港的,則該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可給予該人留在香港的准許,但只有入境事務主任才可拒絕給予該人此項准許。
(2) 凡獲准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人,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均可向他施加下述條件─
- (a) 逗留期限;及
(b) 入境事務主任或入境事務助理員認為適當的其他逗留條件,而這些條件須是處長概括地或在特定個案中所授權的。
(3) 除第(9)款另有規定外,給予任何人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准許,須當作除受根據第(2)款而施加的任何逗留條件所規限外,亦受訂明的逗留條件所規限。
(4) 任何人如屬由一名負責人掌管的團體的成員,則以書面發給該負責人的逗留條件的通知,即當作已發給該人。
(5) 處長可隨時向任何人(享有香港居留權或憑藉第2AAA條擁有香港入境權的人除外)發出通知書,向他施加逗留期限以外的任何逗留條件。
(5A) 入境事務主任或總入境事務助理員可隨時向任何人(享有香港居留權或憑藉第2AAA條擁有香港入境權的人除外),發出通知書─
- (a) 將對於該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條件撤銷;
(b) 將對於該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條件(逗留期限除外)更改,但更改後的條件,必須為入境事務主任或總入境事務助理員(處長除外)根據第(2)(b)款可恰當施加者;
(c) 將對於該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期限更改,更改辦法為將該人可以留在香港的期限延長。
(6) 總督可隨時將對於某人有效的逗留期限更改,更改辦法為將該人可以留在香港的期限縮短;而處長須以書面將有關更改通知該人。
(7) 總督可發出適用於所有人或適用於某一界別或種類的人(但不包括享有香港居留權或憑藉第2AAA條擁有香港入境權的人)的命令─
- (a) 將對於這些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條件撤銷或更改;
(b) 向這些人施加任何逗留條件 (逗留期限除外)。
(8) 凡向任何人施加的逗留條件仍屬有效,處長即─
- (a) 可規定該人;或
(b) 如該人是船員或機員,則可規定有關船隻或飛機的船長或機長,或規定有關船隻或飛機的擁有人或代理人,
以訂明表格作出擔保,擔保款額及擔保人數均為處長所合理規定者。
(9) 入境事務處處長可豁免任何人或任何界別或種類的人遵守全部或任何訂明的逗留條件。
(10) 給予任何人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准許,如在該人離開香港當日仍屬有效,則在他離開香港後即告失效。
⑹ 香港有哪些特別的法律法規
香港是沿用英美法系,除適用基本法外,還有:
(我從香港政府律政司網上抄了一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主要見諸香港和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高級法院的判決。追溯歷史,至少自十五世紀以來,法官判詞的紀錄已逐步建立一些詳細的法律原則,規管國家與公民之間和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現時,源自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案例已盈千累萬,形成普通法。有關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及免受任意逮捕或監禁的權利,已於三百多年前判定的案例中載列。這些權利現在由《基本法》的條文保障。
普通法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所依據的司法判例制度。案例可以引自所有普通法適用地區,而並不限於某一司法管轄區的判決。《基本法》第八十四條訂明,香港特區法院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此外,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和司法機關有權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成文法
香港絕大部分的現行成文法,都是在本地訂立並載於《香港法例》中。香港很多法例都是根據獲轉授的權力而訂立的,稱為附屬法例。例如,某條例可轉授權力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即行政長官經諮詢行政會議的意見),就條例實施的細節訂立規例。
中國習慣法
部分中國習慣法適用於香港。舉例來說,根據《新界條例》(第97章)第13條,法庭可以認可並執行與新界土地有關的中國習俗或傳統權益;而在《婚生地位條例》(第184章)中,中國法律和習俗也得到承認。
國際法
現時已有超過200項國際條約和協議適用於香港。條約在立法施行之前,不算是香港本地法律的一部分,但仍可影響普通法的發展。舉例來說,法庭可引用某條約,以助解釋法例。發展迅速的國際慣例法的規定,也可納入普通法內。
⑺ 香港行政機關有哪些
三司: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律政司司長
決策局:教育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新及科技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保安局,食物及衛生局,公務員事務局,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展局,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
(7)香港政府條例擴展閱讀:
行政會議:
行政會議由行政長官,官守成員及非官守成員根據基本法組成,是行政長官制訂政策的顧問團。官守成員一般由各司長及局長出任,而非官守成員則由行政長官自行決定,他們主要來自其他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
公營機構:
香港政府除了有政府部門執行政策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公營機構,負責政府認為較需要社會人士參與的工作。這些機構由政府出資成立及資助,但不屬於政府體制,較政府部門有較多的自主權。例子有:管理全香港所有公立醫院的醫院管理局、協助香港工業發展的生產力促進局等。
⑻ 香港入境條例27條是什麼
入境條例 - SECT 27
羈留以等候訊問及有關入境的決定
根據第4(1)(a)條可予以訊問的 人, 或 在 接受第4(1)(a)條所訂的 訊問後還須接受進一步訊問的 人, 可根據入境事務主任的
許可權—
(a) 被羈留不超過24小時, 以等候訊問; 及
(b) 被進一步羈留不超過24小時, 以等候准許或 拒絕准許他入境的 決定作出。
⑼ 香港入境條例
入境條例
所有訪抄港旅客均需要持有有效旅遊證件入境。內地居民來香港旅遊,可分為「因公」和「因私」兩大類。因政府公務活動來港的人士,可到國務院港澳辦及其委託的省市外辦辦理手續。國內公安部門則負責審批其它內地居民赴港旅遊、探親、營商等的申請。
目前,全國各地共有六十五家特許經營內地居民赴香港地區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內地居民可直接到這些旅行社辦理「香港游」手續。
國護照經香港前往其它國家或地區的過境旅客,如能符合一般的入境規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證件及供海外旅遊並已經確認的續程車/船/機票,可於每次入境時獲准在港逗留七天而無需事先領有進入許可。
⑽ 香港 讀條例
肯定不行的,你要知道香港學校的校規,不上學必須向校方請假和提供證明(如假紙),你這樣無理由不上學就是曠課,恐怕你曠課三天,校方已經聯系你的監護人,曠課2星期學校可以直接開除你的,不用考慮曠課一個月了,你要是讀私立學校還好一點,政府公立學校等更嚴,不可能的。
香港與國內的制度有別,曠課這事兒,不是開玩笑的,搞到學校找你監護人就麻煩了(你申請入學的時候,一定要填寫監護人名字和聯系方法,就是方便校方聯系)!
一套校服的價錢最多也是兩三百塊,買課本比校服貴多了,你課本都買了,為什麼沒錢買校服?
不要太消極了,好好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