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環境保護條例
㈠ 山東省有哪些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山東省環境保護法律有以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材料管理條例
2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參考資料http://www.sdein.gov.cn/flfg/hjbhfl/
㈡ 青島市生態環境保護局網站哪個板塊下載標准
具體他網站有一個內部搜索功能,你可以在這里邊搜索你想要的標准
㈢ 山東省人大制定的環境法律法規有哪些
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修正)(20041125)
山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回第二次修正)20040730
山東省農業環答境保護條例(修正)(19971015)
山東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20040923
青島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規定19950408
青島市生活飲用水源環境保護條例20020928
幾個條例都是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
沒找到有山東省人大制定的
㈣ 青島市資源開發與地質-生態環境的保護對策
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總結20多年來青島市地下水資源開發過程中的實際經驗和體會,結合青島地區的具體自然條件和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對青島地區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出以下幾點方案:
1)地表水、地下水並重;
2)合理調配、節約用水;
3)合理利用地下水儲存量;
4)增大天然補給量;
5)防治污染。
二、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從青島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現狀出發,結合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與開發利用和保護,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使資源綜合效益最大化,以有利於環境質量的改善和生態平衡,以便推動地區社會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
青島地區的土地資源規劃可分為工業城鎮區、開發區及工業園、農業區、對外交通用地區、旅遊度假區及海水養殖區,現從地質環境角度,對各類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簡述如下:
1.工業城鎮區
工業城鎮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城鎮規模不宜過大,人口規模要適當控制,生產、生活用水應以引客水和本地開源節流相結合。
2)嚴格控制企業排污,加大治理力度,盡量減少排污對土壤、水體等環境造成的環境污染。
3)耗水量較大的工業項目應盡量安排在遠離青島市區和距離水源較近的城鎮地段。
4)地勢低窪地段應考慮防風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2.開發區及工業園
開發區及工業園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開發區及工業園的開發建設對土地資源的破壞較為嚴重,植被缺乏,對自然風貌影響較大,建議加強綠化及建造人工景點,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2)開發區建設過程中應注意道路邊坡、原有採石場邊坡及建築基坑和場地邊坡的穩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發生。
3)嚴格控制企業排污,盡量減少對土壤、水體等環境的污染。提高海水利用量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3.農業區
農業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農業布局應合理配置,結合當地土地資源狀況,選擇適宜的種植模式。
2)盡量減少農葯、化肥施用量,嚴禁使用高殘留的劇毒農葯,提倡使用有機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既可使農業高產、豐產,又可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
4.對外交通用地區
對外交通用地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地形坡度較陡的岩質岸區,應注意軟弱結構面和邊坡的穩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發生;海相淤泥質土發育地段,不宜作為建築物天然地基,應進行適當處理。
2)地勢低窪區應注意防範風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3)沿海鹹水區應注意防範海(咸)水對建築材料的腐蝕性侵害。
5.旅遊度假區
旅遊度假區土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嚴禁在規劃區內採石、采砂,關閉已有採石、采砂場,加強復墾、植樹造林,保護自然風景資源。
2)詳細調查區內危岩體分布情況,防止產生岩體崩塌與滑落。
3)生活垃圾、污水、旅遊垃圾應集中處置,減少旅遊污染。
6.海水養殖區
海水養殖區主要位於沿海灘塗地帶,均處於高潮灘分布區,地勢平坦,海水鹽度適中,營養豐富,溶解氧含量較高,污染輕微,地形和底質條件優越。海水養殖區的開發與保護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養殖區及附近應杜絕污染源的存在,防止海水污染。
2)養殖區應避開河流河道,以免影響汛期行洪。
3)預防風暴潮及洪水侵襲。
4)養殖區距離海岸不宜過遠,尤其在砂層分布區不宜修建養殖區,以免引起海水倒灌。
5)養殖區與旅遊度假區應統一安排,合理規劃,以免影響整體結構。
三、礦產資源開發應預防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
青島市石墨礦儲量居山東省之首,另有金礦、花崗岩、大理岩、建築用砂等,以露天開采為主,主要分布於萊西、平度等地。露天採掘礦坑及堆土,除占據大量土地破壞植被、地表形態外,嚴重的甚至引起工農業爭地的矛盾,露采排土增加了地面的水土流失量。據有關資料分析,采區比未采區水土流失量增大約1000倍,由於機械排土能力差,還易產生滑坡和岩崩。
1.復墾
露天開采嚴重破壞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態平衡,礦區復墾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如農業種植、植樹造林等,還可用於養魚,實現山地農業結構的立體布局。因地制宜,統一規劃,杜絕各自為政,進行綜合治理,這是解決工農業爭地矛盾的好辦法,是重建生態平衡、控制水土流失的重大戰略措施。
至2000年,青島市歷年采礦佔用土地總面積1830hm2,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尾礦產生,今後要注意將尾礦作為礦坑的充填物料進行復墾造田,對已有的尾礦山(堆)要推平覆土,恢復耕種或造林綠化、杜絕新的尾礦堆出現,將單純的排尾系統改造為排尾覆田系統,變害為利,形成良性循環,但對面積、深度較大的礦坑也不必過分強調復墾,可進行修整用以發展漁業或旅遊業,還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
2.嚴格控制礦山排污
青島地區的礦山企業雖然規模、總量不大,但分布比較集中,大多集中分布在萊西、平度等地,礦山污染、侵佔耕地、過度開發等現象日益嚴重,為防止或減少污染,首先要嚴格管理,嚴格控制工礦企業的發展規模,對礦山污染大戶應限期達到排放標准要求,嚴格執行有關礦產、土地管理法規,工礦企業的新建、擴建,都必須充分考慮環境容量,切不可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忽視長遠的生態效益。
3.確定合理的排水系統
大氣降水、地表徑流與礦坑、礦渣堆的關系是影響水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露天采礦,防止地表徑流流入采場顯得尤其重要,要採取好防滲、排水措施,設立專門性的排水系統。對已停採的礦坑,應採用封閉的方法,進行密封處理,不使地表徑流進入礦坑,阻止或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
4.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
為了減少尾礦石堆放對礦山環境的影響,要充分利用尾礦石,在各種可能的利用途徑方面進行研究,推廣、開發新的利用途徑,除用於鋪路材料、製造建築材料的原料(如預製件、磚瓦等)外,還可在化工、機械行業利用方面進行綜合利用研究。
5.崩塌預防
露天采礦區山體的開裂以致崩塌破壞,影響到地表山體的穩定。露天開采塑造了邊坡,隨著開挖的深度不斷增大,嚴重地破壞了地應力的自然平衡,可導致人工邊坡的變形、破壞和滑移。露天礦邊坡破壞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沿具有明顯滑面的邊坡失穩、破壞;二是蠕變坍塌變形直至破壞,這首先是產生裂隙,然後邊坡上的岩體發生傾倒破壞、膨脹,局部出現滑移,最後導致崩塌,其發展的危險程度隨開挖加深而加劇,嚴重的甚至導致滑坡、渣石流。為預防崩塌的發生,首先應查明礦區及附近的地質條件,特別是要查明軟弱結構面的性質、產出狀態以及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程度,有預防地進行開采;再就是在開采過程中要使邊坡坡度做到經濟、合理、可行,以防邊坡產生蠕變破壞。
四、地質-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對策
青島地區地貌類型復雜,環境地質問題較多,不同地段影響生態地質環境質量的問題也不同,為了確定切實合理可行的地質-生態環境保護對策,供有關決策部門參考,根據不同地段存在的主要地質-生態環境問題將青島地區劃分為3個大區,即重點保護區、治理保護區和重點治理區,進一步劃分為7個重點保護亞區、7個治理保護亞區和5個重點治理亞區。其中治理保護區和重點治理區保護對策如下:
1.治理保護區地質-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對策
治理保護區為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中等—較差區,分布於重點保護區和重點治理區的中間地帶,主要位於膠萊盆地和山前平原區及部分低山丘陵區,根據存在的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不同劃分為7個治理保護亞區,分別提出治理保護對策。
(1)嶗山東南部崩塌治理與旅遊資源保護亞區(Ⅱ1)
該亞區位於嶗山東南部中低山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中等。該亞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地表切割深度較大,坡度較陡,在風化作用、水流動力影響下,具有潛在的崩塌等環境地質問題。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在景點建設時應注意潛在崩塌的危害,繼續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減少旅遊污染等。
(2)大澤山外圍礦山地質災害治理保護亞區(Ⅱ2)
該亞區位於平度、萊西北部大澤山外圍,呈環帶狀,地貌類型屬低山丘陵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較差。該亞區分布有石墨、金、花崗石、大理石等多種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形成了較多采礦坑、礦渣堆,為潛在礦山地質災害易發區,采選礦過程中排放的大量廢水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規范采礦採石點,礦區復墾植樹造林,嚴格控制礦山排污及開展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等。
(3)北部平原農業生態治理保護亞區(Ⅱ3)
該亞區位於大澤山外圍山前沖洪積平原、萊西—姜山—太祉庄—馬店—膠州及河套—樓子疃一帶剝蝕堆積準平原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中等。該亞區內植被以農作物為主,沖洪積平原部分地段地下水遭受污染,地下水質量稍差,局部剝蝕堆積平原區有少量采礦採石坑及高氟區分布。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嚴格控制鄉村企業排污,嚴格控制農葯化肥施用量,高氟區宜引用客水等。
(4)大沽河下游西側地下水高氟治理保護亞區(Ⅱ4)
該亞區位於蘭底、郭庄—北王珠一帶,地處平度南窪東段、大沽河中下游西側,地貌類型屬沖洪積平原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中等。該亞區內植被以農作物為主,地下水中含氟量較高,地下水質量較差。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引用客水資源,嚴格控制農葯化肥施用量等。
(5)小珠山、鐵钁山外圍自然生態治理保護亞區(Ⅱ5)
該亞區位於膠南及膠州的小珠山、鐵钁山外圍和即墨店集—王村丘陵殘山及山前沖洪積平原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中等。該亞區存在少量采礦採石坑,沖洪積平原區部分地段地下水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質量稍差。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關閉采礦採石點,嚴格控制鄉村企業排污,復墾植樹,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等。
(6)青島城郊地下水污染治理保護亞區(Ⅱ6)
該亞區位於青島市城區、高科園及李村—城陽—即墨一線,地貌類型屬丘陵殘山、剝蝕堆積準平原和山前沖洪積平原,生態地質環境質量中等。該亞區多為城區建築所覆蓋,地表水、地下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區外圍有少量采礦採石坑。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嚴格控制各類企業的排污,將已關閉的採石坑復墾植樹,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等。
(7)濱海地帶地下水資源治理保護亞區(Ⅱ7)
該亞區位於各個河流的下游沿海地帶,從膠南、黃島、膠州到城陽一帶及金口—王村附近,地貌類型屬濱海沖積平原,生態地質環境質量較差。該亞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為地表水、地下水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距離海(咸)水區較近,地下水開采易引起海(咸)水入侵。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嚴格控制鄉村企業排污,嚴格限制或杜絕地下水開采等。
2.重點治理區地質-生態環境治理對策
重點治理區為生態地質環境質量差區,主要分布於工作區西北部的平度市西部、濱海地帶海(咸)水入侵區,根據其存在的生態環境地質問題的不同劃分為5個重點治理亞區,分別提出不同的治理對策。
(1)膠州灣北岸濱海地帶海(咸)水入侵重點治理亞區(Ⅲ1)
該亞區主要位於膠州灣北岸及大沽河下游地帶,地貌類型屬濱海平原。該亞區多為原生鹹水區和海(威)水入侵區,近海地帶地表多分布有鹽田,土壤鹽漬化和沼澤化較重。該亞區的重點治理對策是合理開采地下水、引用客水資源、進行地下水人工回灌、擴建地下截滲牆等。
(2)大沽河中上游孫受-朴木段地下水污染重點治理亞區(Ⅲ2)
該亞區位於大沽河中上游孫受-朴木段沿河兩岸,地貌類型屬沖洪積平原區,生態地質環境質量較差。該亞區內地下水污染是最重要的環境地質問題,大沽河接收上游萊西市和沿途各鄉鎮排放的污水,並通過河床滲漏補給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較重。該亞區的治理保護對策是嚴格控制萊西市及沿河各鄉鎮企業的排污、加大治理力度、嚴格控制農葯化肥施用量等。
(3)平度南窪地下水高氟、漏斗重點治理亞區(Ⅲ3)
該亞區位於北膠萊河東岸,平度市蓼蘭、中庄及周圍地區,地貌類型為山前沖洪積平原。該亞區地下水含氟量高,地方性氟中毒症明顯;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形成平度南窪降落漏斗,這是青島地區現有的唯一降落漏斗;該亞區部分地段還存在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潛在礦山地質災害和潛在沙化。該亞區的重點治理對策是引用客水資源,嚴格控制企業污水排放,嚴格控制礦山開采,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等。
(4)平度明村七日潭礦山地質災害重點治理亞區(Ⅲ4)
該亞區位於平度市明村—張舍—灰埠一帶,地貌類型屬剝蝕堆積準平原,局部有剝蝕殘山。該亞區石墨礦比較豐富,並有大理石礦、螢石礦等,由於礦山開采造成該亞區礦坑、礦渣堆密布,植被、山體破壞,並伴有地下水污染,為潛在礦山地質災害易發區。該亞區的重點治理對策是規范采礦點、礦區復墾、嚴格控制礦山排污及開展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等。
(5)平度灰埠-新河重點治理亞區(Ⅲ5)
該亞區位於平度市灰埠—新河及以南沿北膠萊河東岸一帶,地貌類型屬沖海積平原區。該亞區原有淡水資源比較貧乏,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鹹水入侵,並伴有地下水水質污染。該亞區的重點治理對策是合理開采地下水、進行地下水人工回灌等。
㈤ 青島市環境保護工程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市環境保護工程公司成立於1992年11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環保工程治理、環境影響評審、環境監測技術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周文廣
成立時間:1992-11-2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001801419
企業類型:集體所有制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延安一路39號
㈥ 政府出台哪些環保支持政策
1、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年9月5日,我國制定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1991年5月24日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
3、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法
到1982年,我國制定了《海洋環境保護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綜合性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1983年國務院又制定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85年還制定了《海洋傾廢管理條例》,之後相繼制定了《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條例》(1990年)、《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1990年)等。
4、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環境標准方面還制定有《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92)、《漁業水質標准》(GB11607—89)、《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等。
5、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6、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
㈦ 青島 文明公約
青島市市民文明公約
--------------------------------------------------------------------------------
2005-8-9
l、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青島;
2、遵守職業道德,勤奮學習,積極工作,為社會多做貢獻;
3、勤儉節約,愛護公物,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4、遵紀守法,不酗酒,不賭博,不打架斗毆;
5、誠實守信,禮貌待人,熱情好客,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6、尊師敬老,扶弱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7、計劃生育,移風易俗,婚喪簡辦,不搞封建迷信活動;
8、保護環境,植樹栽花,愛護樹木,愛護文物古跡和旅遊景觀;
9、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保護環境整潔;
1 0、自尊自愛,維護國格人格。
㈧ 山東省人大制定了哪些關於環境保護的法侓
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修正)(20041125)
山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第二次修正)20040730
山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修正)(19971015)
山東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20040923
青島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規定19950408
青島市生活飲用水源環境保護條例20020928
幾個條例都是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
㈨ 青島市環境保護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青島市環境保護局官網公開信息 ,2015年9月5日更新)
辦公室(掛信訪處牌子)
組織協調本機關日常工作;擬訂工作制度、工作計劃並監督實施;負責本機關文電、會務、檔案、機要、保密、保衛、應急、管理、信息、政務公開、信訪、督查督辦、提案和議案辦復、對外聯絡和接待等工作;負責綜合文稿的起草工作;組織綜合性調研及重大專題調研;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和信息化建設工作。
人事處
負責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組織人事、機構編制等工作;負責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隊伍建設;承辦協管縣級市環境保護部門負責人的有關事項;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規劃財務處
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規劃、計劃;協調、審核環境保護專項規劃;貫徹落實環境監測制度和規范;組織實施全市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組織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調查評估、預測預警;負責環境監測網和環境信息網的建設和管理;建立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統一發布全市環境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環境信息;提出環境保護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方向和市級資金安排意見;管理排污費的徵收工作;負責機關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指導所屬單位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負責內部審計和監督工作。
政策法規處
擬訂本部門地方性法規、規章立法計劃;負責本機關有關政策、法規、規章的綜合調研和起草工作;承擔本機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有關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指導全市環境保護普法工作。
科技標准處(掛國際合作處牌子)
組織環境保護科技發展創新、科學研究和技術示範工程;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標准、基準和技術規范;管理環境保護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資質的監督管理;指導和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參與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負責對清潔生產實施監督;承辦有關環境保護國際條約的履約工作;參與處理涉外環境保護事務;管理全市環保系統對外經濟合作,承擔有關外事工作。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處
組織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負責排污許可證制度的監督管理;組織考核各區市總量控制目標的落實情況;負責環境保護「以獎代補」考核工作;負責全市環境統計和污染源普查工作。(七)行政審批處(掛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處牌子)統一承擔本部門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辦理工作;承擔規劃、政策、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承擔對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監督檢查;負責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暫停審批除污染減排和生態恢復項目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工作。
行政審批處(加掛環境影響評價處牌子)
承擔本部門的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辦理工作,牽頭組織行政許可及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所需的勘查、論證、檢驗、檢測、認證、審核、上報等相關工作;負責審批決定送達和許可證件發放管理工作。承擔規劃、政策、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承擔對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負責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承擔暫停審批除污染減排和生態恢復項目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工作。
污染防治處
擬訂大氣、土壤、雜訊、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污染防治規劃並監督檢查;組織實施排污申報登記、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等制度;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執法檢查和稽查。
流域環境管理處
擬訂並監督實施重點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組織實施廢水污染源限期治理、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等制度;組織實施重點污染河流監控斷面水質考核等環境管理制度;指導、協調和監督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自然生態保護處
擬訂生態保護規劃,組織評估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監督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環境保護工作,協調、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環境保護工作;負責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監督生物技術環境安全,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指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指導和管理全市生態示範建設,承擔青島生態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核與輻射安全管理處
擬訂全市核安全和輻射安全政策、規劃;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監督管理核設施安全、放射源安全;監督管理核設施、核技術應用、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負責放射性廢物管理工作。
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
承擔環境安全應急日常管理工作;組織擬訂全市環境安全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組織實施全市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負責環境應急信息通報,組織開展應急預警工作;牽頭協調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各區市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工作;負責應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行的監督。
機關黨委
負責本機關、局派出機構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㈩ 青島市環境保護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市環境保護公司成立於1984年09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環保"三廢"防治工作的技術設計、調試服務,環保「三廢」防治及工程施工、安裝等。
法定代表人:周文廣
成立時間:1984-09-11
注冊資本:31.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001801420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延安一路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