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儲蓄管理條例
A. 2014年郵政儲蓄銀行整存整取,多次約轉後,利率怎麼算啊
自動轉存以轉存日當天的利率計息,以上期的本息為本金。
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儲蓄處(部):
《儲蓄管理條例》規定:「儲蓄機構辦理定期儲蓄存款時,根據儲戶的意願,可以同時為儲戶辦理定期儲蓄存款到期自動轉存業務」。為順利開展此項業務,准確反映資金情況,現將《定期儲蓄存款約定到期自動轉存試行辦法》隨文下達。請組織全體儲蓄人員認真學習,熟悉有關規定,掌握帳務處理手續和計息方法,並於1994年1月1日開始執行。對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請及時上報儲蓄部。
附:
定期儲蓄存款約定到期自動轉存試行辦法
一、辦理定期儲蓄存款約定到期自動轉存業務的范圍: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和華僑(人民幣)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二、儲戶預約到期自動轉存業務,原則上以按原定存期轉存一次為限。未到轉存期滿來支取存款或部分存款(部分提前支取僅限一次),自轉存日起,視為提前支取,按提前支取的有關規定辦理。
三、儲戶申請預約自動轉存,開戶時要在定期儲蓄存款憑條上「到期是否自動轉存」欄畫「√」標記;儲蓄所憑以上標記辦理預約自動轉存業務。手工所在存單上加蓋「預約轉存」戳記,上機所由機器在存單上列印「預約轉存」字樣。
四、儲戶預約自動轉存,轉存時原存款到期利息和三、五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保值貼補並入本金。
轉存本金=原存本金+原存款到期利息+保值貼補
再次起息時,利率按原存款到期日掛牌的同檔次利率計算。為減輕儲蓄所壓力,自動轉存的帳戶處理,可於每月末集中進行一次。即:手工所將本月應辦理的預約自動轉存帳戶,抄列一式兩聯利息清單(可用活期儲蓄存款年度結息清單代,不填結息後新利息余額欄),一聯作521利息支出科目借方傳票附件;一聯作256定期儲蓄存款科目貸方傳票附件。更新定期儲蓄存款帳,在存款底帳上註明原存期應付利息、保值貼補和原存款到期日的同檔利率。上機所由計算機更新帳戶,註明原存期應付利息、保值貼補和原存款到期日的同檔利率,並逐戶列印清單(一式兩聯),分別作521科目、256科目傳票附件。
五、儲戶持「預約自動轉存」存單前來支取存款時,應在利息清單上註明「第一期存款應得利息××元、保值貼補××元,已轉入本金」字樣。
預約自動轉存存款,轉存後的利息計算方法如下:
1.轉存期滿到期支取:
應付利息=轉存本金×存期×第一期到期日同檔利率
2.轉存期內提前支取
應付利息=轉存本金(或部分提支金額)×轉存期內的實存期×支取日活期儲蓄利率
3.轉存期滿後逾期支取
應付利息=到期利息+轉存本金×轉存期滿後的逾期時間×支取日活期利率。
預約自動轉存存款的保值貼補計算方法不變。
B. 死期存款不取了利息怎麼算
1993年《條例》正式實施後,不少銀行仍沿用1993年之前也就是1980年《章程》規定的習慣做法,凡到期不取的存款均視同已事先約定。
同樣的1萬元,同一天在兩家不同銀行分別以三年定期存款存入,十四年後同一日支取,得到的利息竟然相差數千元,這是發生在普通儲戶王伯身上的「怪事」,令人奇怪的是,兩家銀行均無違反政策規定。令人更加吃驚的是,記者調查後發現,目前所有儲戶都面臨
著定期存款如果過期不取,超過原定期部分,可能全部要按活期利率計息的利息損失風險。就算事先與銀行約定自動按定期存款轉存,也不能完全避免利息損失的可能性。
最近,王伯到兩家銀行分別取出已超過原定期存款3年期限11年的存款。一家銀行連本帶息付給他近2萬元,而另一家銀行卻只付給了他不到1.5萬元。
造成王伯在不同銀行存款利息有如此大差別的原因,要追溯到1993年中國人民銀行《儲蓄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1980年的《中國人民銀行儲蓄存款章程》(以下簡稱《章程》)。據悉,針對定期存款過期不支取,如儲戶無事先約定的情形,目前仍然生效的《條例》和已廢止的《章程》對超過原定存期部分,分別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計息規定:前者按活期利率計息,而後者則按原定存期的定期利率計息。
利息付多付少都有依據
少付其利息的銀行解釋,這家銀行是按照《條例》規定,《條例》施行前的定期存款,在原定存期內依照《章程》辦法計息。而王伯原定存期是三年,三年存款到期後,王伯並沒支取,也沒約定繼續轉存定期存款,而當時《條例》已實施,銀行將其超過原定存期部分以活期利率計息,符合人行規定。
多付給王伯利息的那家銀行表示,雖然人行有新規定出台,但是基於對儲戶有利的原則,這家銀行內部有規定,對於儲戶沒有事先約定的定期存款到期不支取的情形,會視同儲戶已約定自動轉存定期,超過原定存期的部分,同樣按原存期連本帶息按同檔次定期存款利率計息。
多數銀行沿用舊規定
一位銀行從業人員表示,1993年《條例》正式實施,不少銀行仍沿用1980年《章程》規定的習慣做法,凡到期不取的存款均視同已事先約定。只有個別銀行按照《條例》操作,除非客戶事先申請,否則超過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活期計算。
不過,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儲戶定期存款如果過期不取,超過原定期部分,隨時面臨著定期變活期,利息損失一大截的風險。而這一點,鮮有儲戶知曉。
據了解,當儲戶到銀行開立定期存款時,銀行會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在開立賬戶的存摺或存單上有選擇,客戶可以選擇「自動轉存」,銀行在存款到期後會為儲戶繼續按原定期轉存,或者「約定存期」,存款到期後按事先約定的期限轉存;二是儲戶無須填單選擇,凡是定期存款到期不取,都視同約定自動轉存定期。最後一種是「約定轉存」,是一項單獨的業務,客戶在開立定期存款時,必須同時申請這項業務,才能享受到期轉存為定期的服務,否則到期後的部分按活期存款計息。
法律專家陳曉波律師表示,除非儲戶與銀行有明文約定,定期存款到期後不支取,銀行將以何種利率計息、轉存期限和次數是多少、如何辦理等具體的要素必須列明,否則,銀行工作人員的口頭承諾,甚至存單上僅提供自動轉存的選項,這些都無法保障儲戶的利益。他表示,目前銀行對沒有事先約定存款到期可自動轉存的做法,只是銀行的內部規定,由於人行已出台新規定,銀行就算隨時變更習慣做法,改為按《條例》操作,事先沒有約定的儲戶就會吃虧。
外資行做法值得借鑒
據悉,就算儲戶在開立定期存款賬戶時,已選擇了自動轉存,但由於沒有約定自動轉存的具體次數,一旦銀行改為按《條例》操作,同樣對儲戶不利。例如,儲戶2005年1月存入定期存款1萬元,選擇自動轉存,到了2006年1月未到銀行支取,銀行為其辦理自動轉存,但到2007年1月,銀行也可能會以已為客戶辦理過一次自動轉存為由,從當年起開始存款按活期存款計息。
陳律師表示,長期以來,銀行辦理許多金融業務都是按照內部規定來做,大多數儲戶以為銀行的規定都是差不多。其實,一樣的存款業務,不同的銀行在不同的時期計息方法有著許多不同,而對於這些,儲戶本來應有的知情權卻被剝奪。
定期存款到期不取,外資銀行又是怎樣處理的呢?記者昨天撥通了渣打銀行的電話,聽完記者有關定期存款到期不支取如何處理的咨詢後,工作人員表示,在渣打銀行存定期,需要事先提出到期不取自動轉存的服務。不過,她同時表示,定期存款即將到期,銀行會以信件通知儲戶。
C. 1993年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現在是否有效,如無效有新規定嗎
十幾年了肯定補充了很多新規定了吧,你上網搜搜吧。
D. 中國郵政管理條例
中國郵政儲蓄業務制度
在網路文庫里有
下載地址:http://wenku..com/view/a0c632687e21af45b307a884.html
其他:
郵電部關於貫徹執行《儲蓄管理條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1993年1月27日)
為貫徹執行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以及「周正慶同志在全國儲蓄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儲蓄管理條例》宣傳提綱」,現轉發給你們,並就有關事項作如下通知,請盡快傳達到所有儲蓄業務人員,做好各項准備工作和宣傳工作,確保《條例》按期實施。
一、《條例》自1993年3月1日起施行,我部1986年3月10日頒發的《郵政儲蓄章程》同時廢止。
郵政企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必須同時嚴格執行《條例》的各項條款,做好儲蓄工作,並協調好與人民銀行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關系,對儲戶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以保證儲蓄業務健康發展。
二、《條例》實施後,定期儲蓄自動轉存業務,全國暫不統一開辦;有條件的省(區、市)局,可先制定具體辦法進行試點,總結經驗。部將根據試點情況在適當時候推廣。各局在制定具體辦法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一)自動轉存業務僅限於整存整取定期儲蓄,並以一次為限。
(二)自動轉存必須在開戶時約定,到期時本利一並轉存,轉存存期與原存期相同。轉存期滿,轉存部分利息以轉存日掛牌利率為標准計付。
(三)轉存部分若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其提前支取或逾期部分利息均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付。
三、《條例》改變了現行活期儲蓄存款計息的規定,具體計息辦法必須作相應變更。為簡化核算手續,便於營業和事後監督人員操作,活期儲蓄分戶帳格式暫不變動,仍採用利息查算表方法查算利息,但利息查算表和計息辦法略作變更。具體辦法如下:
自1993年7月1日起,將現行活期利息查算表改為以月息三厘(3‰)為標準的查算表。查算表的編制、使用辦法與原來相同,即每年360張,每天一張,發生業務時按存取金額查表後增加或減少利息余額。但這時的「利息余額」已不是真正的利息余額,而是以三厘為標準的利息基數。因此,結息日須將分戶帳上的利息余額(基數)乘以當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與三厘的倍數後,再轉入本金。如:
假設某戶1994年6月30日分戶帳上利息余額(基數)為3.50元,當日活期存款利率為月息2.4‰,結息時應轉入本金的利息為:
2.4
3.50×---=2.80(元)
3.0
清戶日,須將分戶帳上的利息余額(基數)減去按本金從當日表中查得利息基數後,再乘以當日利率與三厘的倍數,所得的積才是應付儲戶的利息。如:
假設某戶1993年7月1日存入100元,當年8月1日全部支取,當日分戶帳上利息余額(基數)為3.60元,掛牌利率為1.5‰。從8月1日查算表中查得100元利息基數為330元,應付儲戶利息為:
1.5
(3.60-3.30)×---=0.15(元)
3.0
為便於計算,可編制三厘倍數表備用。
四、《條例》生效後,計算規定的變更涉及到計提應付利息的核算,考慮到《條例》實施准備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為確保儲蓄業務按《條例》規定順利開展,內部核算辦法暫不改變,日後再予研究。
五、為便於儲蓄業務人員學習、執行《條例》,做好服務和宣傳解釋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已將《條例》、執行《條例》的規定、宣傳提綱等編印成冊,並印製了營業廳宣傳畫,部已統一訂購,分別由中國金融出版社、長城圖片社(河南)逕發各省,請按所附清單數量驗收,在3月1日前發至各儲蓄點。對外宣傳工作,請按宣傳提綱統一口徑進行。
發布部門:信息產業部(含郵電部) 發布日期:1993年01月27日 實施日期:1993年01月27日 (中央法規)
原「郵政儲蓄章程」已失效,網上還可以找到。
E. 我國現行的《儲蓄管理條例》是哪一年頒布的,至今是否修訂過,最新修訂時間是什麼時候
儲蓄管理條例1992年12月11日由國務院頒布,至今沒有修訂過。
人民銀行在1993年1月12日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對一些條款進行了細化說明。
F. 連續3年收公款沒有存賬戶上是什麼罪
[最佳答案] 根據《商業銀行法》第48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單位的資金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人民幣單位存款管理辦法》(銀發[1997]485號)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將公款轉為儲蓄存款"。公款私存的法律解釋為"單位或個人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的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不準將單位收入的現金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因此,任何企業、單位把公款存在財務人員或者其他個人的私人賬戶上,都是違反規定的。對於公款私存的問題,按照《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條(十三)款規定:"將單位的現金收入以個人儲存方式存入銀行的,按存入金額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處罰。"
G. 對2005年10月1日前的教育儲蓄的規定
教育儲蓄管理辦法
第一條 根據《儲蓄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為了鼓勵城鄉居民以儲蓄存款方式,為其子女接受非義務教育(指九年義務教育之外的全日制高中、大中專、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積蓄資金,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特開辦教育儲蓄。
第三條 辦理儲蓄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不含郵政儲蓄機構)均可開辦教育儲蓄。
第四條 教育儲蓄具有儲戶特定、存期靈活、總額控制、利率優惠、利息免稅的特點。
第五條 教育儲蓄的對象(儲戶)為在校小學四年級(含四年級)以上學生。
第六條 教育儲蓄採用實名制。辦理開戶時,須憑儲戶本人戶口簿或居民身份證到儲蓄機構以儲戶本人的姓名開立存款帳戶,金融機構根據儲戶提供的上述證明,登記證件名稱及號碼等事項。
第七條 教育儲蓄為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和六年。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開戶時儲戶應與金融機構約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額,分月存入,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八條 教育儲蓄實行利率優惠。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六年期按開戶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第九條 教育儲蓄在存款期內遇利率調整,仍按開戶日利率計息。
第十條 教育儲蓄到期支取時按實存金額和實際存期計算利息。教育儲蓄到期支取時應遵循以下規定:
(一)儲戶憑存摺和學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以下簡稱"證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儲戶憑"證明"可以享受利率優惠,並免徵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金融機構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後,應在"證明"原件上加蓋"已享受教育儲蓄優惠"等字樣的印章,每份"證明"只享受一次優惠。
(二)儲戶不能提供"證明"的,其教育儲蓄不享受利率優惠,即一年期、三年期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六年期按開戶日五年期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同時,應按有關規定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十一條 教育儲蓄逾期支取,其超過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並按有關規定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十二條 教育儲蓄提前支取時必須全額支取。提前支取時,儲戶能提供"證明"的,按實際存期和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並免徵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儲戶未能提供"證明"的,按實際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並按有關規定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十三條 儲戶辦理掛失,應按《儲蓄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凡因戶口遷移辦理教育儲蓄異地托收的,必須在存款到期後方可辦理。儲戶須向委託行提供戶口遷移證明及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身份證明。不能提供證明的,不享受利率優惠,並應按有關規定征稅個人存款利息所得稅。
第十五條 參加教育儲蓄的儲戶,如申請助學貸款,在同等條件下,金融機構應優先解決。
第十六條 學校應從嚴管理"證明",對開具的"證明"必須建立備案存查制度。其教育主管部門應定期檢查,嚴禁濫開、濫用"證明"。
第十七條 各金融機構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修改和解釋。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H. 定期到期轉存是什麼意思
就是定期存款到期後,不用取出來,銀行系統自動按原來存期,自動存為定期存款。
比如,存了一筆4月1日存了一筆1年期的定期存款,並在存單上約定了到期自動轉存業務。明年4月1日到期後,不用存款人任何操作,此筆存款本金加利息,自動合計又存為一筆期限為一年的定期存款。
按照我國《儲蓄管理條例》的規定,逾期支取的定期儲蓄存款,其超過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而提前辦理自動轉存手續後,逾期不取的存款,還是按定期存款的利率計息,這樣就避免存款人因遺忘沒有支取,或者是因工作太忙、不在本地等原因不能及時提取定期存款,而帶來的利息損失。
(8)2014年儲蓄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轉存相關方式:
1、到期即轉方式
即每逢賬戶到期,自動地將利息扣除利息稅(如果有)計入本金。
2、賬戶銷戶結算
賬戶銷戶時計算最終的利息。
3、兩種方式對比
第一種方式到期即轉:你存一年定期存款到期產生50快錢利息,你到期不支取,簽約的時候是定期續存,你產生的那50的利息,轉入本金,第二年也是算利息的
第二種方式就沒有這部分復息了,但是前提是你簽約了定期續存,如果沒有簽約到期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算,第一年的到期利息也不做本金在計息
賬戶銷戶結算優點:可以減輕系統的壓力,減少日終的時間,減少垃圾數據量
賬戶銷戶結算缺點:銷戶時需要特殊對此產品處理,查明細的時候需要做特殊處理,計提的時候,同時也要特殊處理,對賬單的時候需要做特殊處理,需要對利息清單做特殊處理
I. 儲蓄管理條例中對未成年人的要求
沒有針對未成年人的特殊規定
本條例於1992年12月11日由國務院令第107號發布,自1993年3月1日起施行回。2010年12月29日國務院第答138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對本條例部分條款予以修正,於2011年1月8日經國務院令第588號發布施行。
J. 《儲蓄管理條例》於哪一年起施行
《儲蓄管理條例》由國務院於1992年12月11日頒布,於1993年3月1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