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兒童保健門診科室規章制度
A. 診所規章制度都有哪些
診所規章制度
一、注射室工作職責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護士應掌握常用注射葯的葯理作用,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2、對病人要熱情、體貼,注射前應向病人作好解釋,取得合作,並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史,禁止使用該葯。
3、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4、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如發生過敏反應或其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理並通告醫生。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後應洗手,操作時應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換,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6、准備搶救葯品、器械,專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7、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定期細菌培養。
8、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葯械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證》的合格產品。
2、根據消毒目的選擇適宜的消毒葯械和處理方法。
3、注意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應保持密閉,保證消毒葯品的有效質量(濃度)。
5、加強消毒效果監測。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體表面按規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濕式清掃,用「84」消毒液拖地。
三、醫師工作職責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執行門診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細致詢問病情、病史、用葯情況及葯物過敏史等,並對病人做認真仔細的檢查。
4、醫師必須認證填寫門診病歷,做好門診登記,向患者交代治療方面的注意事項,對需要轉診的患者及時提出處理意見。
5、醫師應根據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症、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據處方。
6、根據社區疾病發生、流行的特點,負責社區健康狀況調查和社區健康診斷,做好社區居民的衛生宣傳工作。
7、負責疫情登記、報告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8、負責社區的健康咨詢門診工作。
9、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規范
(一)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學習,牢記宗旨,熱愛本職。
2、工作認真、負責、細致,責任心強。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1、平等對待患者,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三)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無「生、冷、硬、頂、推、拖」現象。
2、著裝整潔,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規范。
3、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自覺接受監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四)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
2、堅持廉潔行醫,自覺抵制各種形式的商業賄賂,嚴格執行《十不準》規定。
3、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不隱匿、偽造或違反規定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4、遵守規定,不私自外出行醫。
(五)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1、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
2、認真落實有關控制醫葯費用的制度措施。
3、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
(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和諧共事
1、服從指揮、調配,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醫療活動。
2、團結同志,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共同進取,無鬧糾紛現象。
(七)嚴謹求實,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防範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
五、傳染病報告制度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執業醫師有義務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授權他人瞞報、遲報、謊報。
1、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專卡和轉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詳細,不得有缺項、漏項。
2、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3、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診醫生須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4、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誌進行一次檢查核對。
5、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6、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並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六、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加強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2、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後經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物品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離地面≥20cm,距牆壁≥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
4、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無可疑現象方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5、使用後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後,塑料類盛於專用回收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於(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他醫療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蠅,並注意防火。
6、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隔離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8、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B. 兒童保健手冊發放管理制度
你需要的是這個東西嗎?
http://wenku..com/link?url=NI7VLiYn8o46r8OGGfzFa-HdW_oDVg7ARzPpj9FvELL_ZTcXu0tXkgp_kPpRn_nrSOesKBfl5PNECPu9ALO_T-lGHvCKtiU2BY0iLEha95e
C. 幼兒園保健室管理各規章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1)保健人員工作職責
(2)管理目標
(3)消毒制度
D. 醫院規章制度包括那些
一、"燙火爐"原則與醫院制度建設:
制度規范是醫院的"法",是"燙火爐"。"燙火爐"的主要原則體現在:不碰不燙、一碰即燙、誰碰燙誰、哪碰燙哪這四個方面。
1、不碰不燙:不容忍一點點的疏忽,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2、一碰即燙:違背了規章制度,及時進行處罰。(降職、降薪、開除)
3、誰碰燙誰:絕對一視同仁,制度規范無差別對待。
4、哪碰燙哪:制度不搞誅連、遷怒、對事不對人、懲罰適度。
二、規章制度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行政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醫療工作制度
第三部分:崗位責任制
第一部分 行政管理制度(共19章)
第一章 工作人員行為准則
第二章 醫德規范要求
第三章 會議制度
第四章 請示報告制度
第五章 文書檔案、管理制度
第六章 硬體的使用管理
第七章 辦公用品的管理
第八章 微機、復印機、傳真機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第九章 葯品采購制度
第十章 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物資、庫房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 員工的住宿、交通制度
第十三章 食堂的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車輛服務制度
第十五章 維修組的工作制度
第十六章 安全、保衛制度
第十七章 衛生、清潔制度
第十八章 洗衣房的管理制度
第十九章 咨詢中心的管理制度
工作人員的行為准則:
1、服務理念:患者的滿意是我們最大的追求,患者的健康是我們共同的心願,用親情服務,用愛心施術。
2、儀表、儀容:美觀、整潔、大方、得體。
3、服務語言:
(1)稱謂:按職業、職位、統稱。
(2)要尊重患者和患者家屬;吐字准確(講普通話);要有情感性,快慢適中;要有保護性(注意患者的隱私、缺點)。
(3)常用的謙語。
(4)禁忌的語言:推理性的語言,頂撞性語言,傷害性語言。
4、行為規范:
(1)服從領導,聽從指揮。
(2)嚴於職守,認真工作。
(3)優質服務,禮貌待人。
(4)打電話時,要時間適宜,一般不得超過3分鍾,語言簡練。
5、勞動紀律:按時上崗,工作時不準干私活,不能串崗、換崗、離崗、聊天。
6、職業紀律:醫務人員書寫要符合要求,不能亂開證明文件,不能開展特殊醫療服務,不能隨便評價他人的醫療技術,不能私收財物,不能私自轉院,不能推薦葯品、生活用品、保健品、辦公用品等。
7、安全守則: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
第二部分 醫療工作制度(共44章)
第一章 行政總值班制度
第二章 病例書寫制度
第三章 查房制度
第四章 查對制度
第五章 醫囑制度
第六章 會診制度
第七章 轉院、轉科制度
第八章 病例討論制度
第九章 病房管理制度
第十章 護理工作制度
第十一章 分級護理制度
第十二章 護理文件書寫
第十三章 護理差錯事故登記
第十四章 值班、交接班制度
第十五章 消毒、隔離制度
第十六章 處方制度
第十七章 病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差錯事故登記報告糾紛制度
第十九章 醫療登記統計制度
第二十章 探視陪伴制度
第二十一章 病人出入院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章 賠償制度
第二十三章 抗生素使用制度
第二十四章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醫院感染登記報告制度
2、監控示意圖
第二十五章 門診工作制度
第二十六章 治療室工作制度
第二十七章 注射室工作制度
第二十八章 換葯室工作制度
第二十九章 腹瀉病門診工作制度
第三十章 掛號室收費工作制度
第三十一章 急診科工作制度
第三十二章 搶救室工作制度
第三十三章 麻醉科工作制度
第三十四章 理療科工作制度
第三十五章 檢驗科工作制度
第三十六章 功能檢查科工作制度
第三十七章 住院處工作制度
第三十八章 手術室工作制度
第三十九章 葯劑科工作制度
第四十章 供應室工作制度
第四十一章 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管理制度
第四十二章 放射科工作制度
第四十三章 麻醉葯品的管理工作制度
第四十四章 精神葯品的管理工作制度
第三部分 崗位責任制(共52章)
第一章 院長的崗位職責
第二章 業務副院長的崗位職責
第三章 辦公室主任的崗位職責
第四章 首診醫師負責制
第五章 三級醫師責任制
第六章 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
第七章 掛號員、收費員崗位職責
第八章 臨床科主任崗位職責
第九章 臨床主任或副主任醫師崗位職責
第十章 臨床主治醫師崗位職責
第十一章 葯劑科主任崗位職責
第十二章 中葯師崗位職責
第十三章 葯劑士崗位職責
第十四章 檢驗科主任崗位職責
第十五章 主管檢驗師、士崗位職責
第十六章 放射科主任崗位職責
第十七章 放射科醫師、士崗位職責
第十八章 理療科醫師、士崗位職責
第十九章 功能檢查科醫師、士崗位職責
第二十章 麻醉醫師崗位職責
第二十一章 住院醫師崗位職責
第二十二章 門診部護士長崗位職責
第二十三章 門診護理人員崗位職責
第二十四章 門診注射室護理人員崗位職責
第二十五章 手術室護士崗位職責
第二十六章 治療室醫護人員崗位職責
第二十七章 病房護士長崗位職責
第二十八章 病房護士崗位職責
第二十九章 供應室護士崗位職責
第三十章 急診室護士崗位職責
第三十一章 巡迴護士崗位職責
第三十二章 洗手護士崗位職責
第三十三章 器械護士崗位職責
第三十四章 病案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第三十五章 計算機室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第三十六章 後勤保障部人員崗位職責
第三十七章 汽車駕駛員崗位職責
第三十八章 廚師崗位職責
第三十九章 洗衣工崗位職責
第四十章 維修人員崗位職責
第四十一章 保安人員崗位職責
第四十二章 導醫崗位職責
第四十三章 庫管人員崗位職責
第四十四章 醫療統計人員崗位職責
第四十五章 人事科科長崗位職責
第四十六章 人事科幹事崗位職責
第四十七章 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崗位職責
第四十八章 醫院感染管理兼職人員崗位職責
第四十九章 醫院質量管理小組崗位職責
第五十章 醫院醫療事故簽定小組崗位職責
第五十一章 咨詢中心工作人員守則
第五十二章 咨詢中心工作人員職責
E. 兒童保健護士工作職責
1、在護士長領導下,開展兒童保健、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做好有關資料的積累、保管、統計、分析、總結。
2、學習與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提高保健質量。
3、了解當地兒童保健工作情況,協助領導制定當地兒童保健工作計劃,定期下基層指導或實施兒童保健工作
對病員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開寫處方,並做一些必要的檢驗和其它檢查。
4、書寫病歷、實行首診負責制,做好各種疾病治療前後的登記工作。
5 、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嚴防差錯事故。
6、幫助門診護士做好特殊檢查和治療工作,必要時親自操作。
7 、及時向上級一是報告診斷和治療上的困難,由上級醫師幫助和知道疑難疾病的診療工作。
F. 兒童五官保健門診工作制度
五官科工作職責
1、負責職業健康體檢五官科檢查;
2、掌握五官科知識和檢查技術,熟悉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程序,詳細詢問既往史,進行五官科相關項目的檢查,將結果填寫在《職業健康檢查表》中的相應檢查欄內,並簽全名;
3、建立陽性結果登記本,列出陽性結果,盡快報職業衛生科;
4、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儀器定期保養、維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體檢室清潔,提供良好體檢環境;
5、積極做好用眼衛生、牙病防治等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
6、對待受檢者應親切、耐心、仔細,服務應主動。
G. 診所規章制度如何下載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護士應 掌握常用注射葯的葯理作用,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 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2、對病人要熱情、體貼,注射前應向病人作 好解釋,取得合作,並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如有 過敏史,禁止使用該葯。 3、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4、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如發生過敏反應 或其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理並通告醫生。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後應 洗手,操作時應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 換,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 一管。 6、准備搶救葯品、器械,專人保管、定位放 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7、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 定期細菌培養。 8、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葯械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 行政部門《衛生許可證》的合格產品。 2、根據消毒目的選擇適宜的消毒葯械和處理 方法。 3、注意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應保持密閉,保證消毒葯品的有 效質量(濃度) 。 5、加強消毒效果監測。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體表面按規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濕式 清掃,用「84」消毒液拖地。
醫師工作職責 醫師工作職責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 程。 2、嚴格執行門診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細致詢問病情、病史、 用葯情況及葯物過敏史等,並對病人做認真仔細的檢查。 4、醫師必須認證填寫門診病歷,做好門診登記,向患者 交代治療方面的注意事項, 對需要轉診的患者及時提出處理意 見。 5、 醫師應根據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症、 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據處 方。 6、根據社區疾病發生、流行的特點,負責社區健康狀況 調查和社區健康診斷,做好社區居民的衛生宣傳工作。 7、負責疫情登記、報告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8、負責社區的健康咨詢門診工作。 9、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 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規范
(一)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學習,牢記宗旨,熱愛本職。 2、工作認真、負責、細致,責任心強。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1、平等對待患者,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三)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無「生、冷、硬、頂、推、拖」現象。 2、著裝整潔,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規范。 3、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自覺接受監督,構建 和諧醫患關系。 (四)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 2、堅持廉潔行醫,自覺抵制各種形式的商業賄賂,嚴格執行《十不準》規 定。 3、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 不隱匿、偽造或違反規定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4、遵守規定,不私自外出行醫。 (五)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1、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 2、認真落實有關控制醫葯費用的制度措施。 3、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 (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和諧共事 1、服從指揮、調配,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 扶貧、義診、助殘、支農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醫療活動。 2、團結同志,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 長補短,共同進取,無鬧糾紛現象。 (七)嚴謹求實,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 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防範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
傳染病報告制度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執業醫師有 義務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瞞報、遲 報、謊報或授權他人瞞報、遲報、謊報。 1、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 專卡和轉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詳細,不得有缺項、 漏項。 2、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 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3、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 診醫生須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4、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誌進行一次檢查 核對。 5、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 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6、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 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 經濟處罰,並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 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加強對一次性使 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2、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後經 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號) 。必須取得省級 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 、 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取 、 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物品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離地面≥20cm,距牆壁≥ 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 4、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無可疑現象方 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5、使用後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後,塑料類盛於專用回收 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於(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他醫療 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 到夏、秋防蚊、蠅,並注意防火。 6、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隔離帽及 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 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8、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 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